第三章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培训课件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251062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第三章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第三章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第三章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第三章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培训课件(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本章提要,第一节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概论,第二节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第三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第四节 外国政府预算制度简介,(一)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预算资金分配关系,确定各级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职责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核心,第一节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概论一、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与遵循的原则,(二)预算管理体制遵循的原则,遵循的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财政理论界对财政管理体制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和行政事业

2、财务管理体制 狭义: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确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三)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确定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讲,建立政府预算管理体制要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外,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确定的基本原则还有: 1.公开性原则 2.均衡性原则 3.效率性原则,(四)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特征 2.规范性特征 3.稳定性特征,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一)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基本内容的概括: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各自应承担的职责;政府作为一个整体,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范围、规模及相应的成本费用在各级政府之间进行合理界定、划分和分摊的依据及标准

3、;为履行政府职能及相应的支出责任所需要的政府财政收入在各级政府间进行分配的制度及办法;中央政府或上级地方政府,对地区间的财政能力与财政支出需要之间的纵向不均衡和横向不均衡的协调制度和措施等。,一般来讲,一国的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构成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1.政府预算管理级次 中央、省、市、县、乡 2.预算管理权的划分 人大、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各单位 3.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 划分依据、划分方法 4预算调节制度,(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在制度设计上要处理好的内容,1履行各级政府职能的财权、财力保障功能。 2对财政能力差异的调节功能。 3公平与效率的促进和保证功能。 4对统一市场体系形成的促进功能。

4、,三、政府间预算收支划分的原则与依据,1.保证各级政府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2.保证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3.适当调动地方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一)预算收支划分的原则,例如:,在主要西方国家,地方税在全国税收收入总额中的比重一般不高,而且通常由一些收入零星且不稳定的税种组成。美国的州和地方政府享有相对独立的征税权,销售税和财产税是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主要地方税种,地方税的比重约占40;英法两国的地方税征管权更小,地方税比重仅占20左右。,(二)政府间事权划分的通行规则,什么是“事权”? 什么是“财权”?,(二)政府间事权划分的通行规则,1稳定职能主要由中央政府履行。 2收入分配职能主要由中央政

5、府履行。 3与公共服务对象直接相关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由地方政府履行。,现阶段我国政府间事权安排的基本现状与主要特点:,(1) 事权安排的基本现状。 我国政府规模庞大, 政府越位与缺位并存。各级政府事权目前缺乏明确而正式的划分 。 (2) 事权安排的主要特点。 一是现行政府事权界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内外不清”问题, 市场与政府职能的界定不明确, 政府“越位”与“缺位”同时存在。 二是各级政府事权分配不合理, 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上下不清”问题,事权长期层层下移,造成中央与地方事权错位、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相互错位。,(三)政府间事权划分的一般模式,1全国性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 2地方性公共产品应

6、由地方政府来承担。 3对具有跨地区“外部效应”的公共项目和工程,中央政府应在一定程度上参与。 4调节地区间和居民间的收入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如社会保障、社会福利项目等。,四、政府间预算收支划分方法,我国预算收支划分曾采用过以下几种方法:,大包 干,统收 统支,分类 分成,总额 分成,分税 制,第二节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一、分税制的内涵与特征,(二)分税制的基本特征:,1、规范性,2、层次性,(一)分税制的内涵 分税制,是指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责和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预算收入,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权财力分配关系的一种财政体制。,3、法制性,(三)

7、我国推行分税制的现实意义,第一、分税制可以规范和稳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减少相互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使中央和地方各得其所,有效配置各自的财力。 第二、分税制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控制能力,确保中央财政在对公共财力的划分占有主导地位,使宏观政策实施有必要财力保证。 第三、分税制有利于打破地区分割,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避免地方政府画地为牢、重复建设,促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第四、分税制能改变企业隶属于某一级政府的状况,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致力于提高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水平。,二、我国分税制的基本内容,(一)我国实行分税制以前的

8、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我国在实行分税制以前(即1994年以前)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可用下表3-1勾勒:,表3-1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年表(19501993年),二、我国分税制的基本内容,(二)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 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 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组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三)我国分税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两个阶段和改革内容,我国分税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1994年的初期改革阶段, 二是1995年以后的陆续完善阶段, 参见下表3-2:,表3-2 分税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内容简表,“两税”即增值税和

9、消费税,“两税”返还的计算公式为: 某年度中央对某地区“两税”返还数额 =上年度中央对某地区“两税”返还数额(1+某地区本年“两税”增长率0.3) 以上九个方面构成了我国分税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四)我国分税制的主要内容,我国分税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四)我国分税制的主要内容,1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表3-3 现行中央与地方税收划分基本情况(2006年),续表3-3 现行中央与地方税收划分基本情况(2006年),表脚注:,注1:铁路运输、国家邮政、工行、农行、中行

10、、建行、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交纳的部分归中央。 注2:根据财政体制规定,属地方税的还包括筵席税、遗产和赠与税、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但筵席税、遗产和赠与税实际未开征,农业等四项税收2001年以来均废除或者停征。,(三)分税制改革的成效,1分级财政体制的总体框架基本确立 中国分税制改革以原包干制为基础,按照“存量不动,增量调整,逐步提高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建立合理的财政分配机制”的原则设计,初步建立了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 按税种(中央税、共享税、地方税)划分收入,初步形成收入大头在中央的分配格局。分设中央、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实行分征

11、分管。 “两个比重”明显提高(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与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三)分税制改革的成效,2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己经逐步建立 现行财政体制初步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了各级政府理财的积极性,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通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使得中央财政再分配力度逐步加大,均衡地区间财力差异效果显著。,关于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有多种计算口径。,财政收入一般是指国家可直接支配的财力,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和其他收入两大类 。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财政收入是指某地区的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财政预算收入 一般预算财政收入 基金预算收入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财政总收入,

12、关于财力与人均财力,财力主要指政府可以自由支配、自主安排的一般预算资源。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财力构成包括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级政府的税收返还与体制性补助( 或减体制性上解)、财力性转移支付等。 人均财力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财力除以区域内总人口;另一种是财力除以区域内财政供养人口。 财政经常性收入是另外一个层面的概念,(三)分税制改革的成效,3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 4促进了财政资金供给范围合理调整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5中央对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初见成效 (1)一般转移支付 (2)专项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办法的完善:一是标准收支计算范围扩大;二是标准收支计算方法日臻完善;

13、,三、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思路,(一)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尚缺乏科学、合理的界定 2财权和收入划分不够科学、合理 3地方税收体系不健全,收入水平不高,自给率偏低 4省级以下预算管理体制不完善,(二)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思路,1进一步明确政府间事权划分 2以事权划分为基础,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范围 3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力分配体系 4逐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四、关于国外的分税制,第一类、管理权限分散的联邦制国家的分税制。 第二类、管理权限集中的单一制国家的分税制。 第三类、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分税制。,(一)美国的分税

14、制及其特点,1.美国的分税制的基本形式 美国的分税制是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都有其事权相对应的主体税种的三级税收体系 三级政府之间还存在复杂的税源共享关系 2.美国分税制的特点 (1)是一种分权式的分税制度 (2)主要税种在三级政府之间合理配置 (3)税收收入在三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呈倒梯形分布 (4)三级政府之间收入与职责划分清楚,各司其职 (5)依法治税,严格理财,(二)法国的分税制及其特点,1.法国分税制的基本形式 法国的税收分为中央、省、市镇三级管理,分税制采取完全划分税种的办法 2.法国分税制的特点 (1)中央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很大,而且税收管理权限也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 (2)地方政

15、府的税收管理权限比较小 (3)建立了相应的转移支付制度,重视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照顾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三)日本的分税制及其特点,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日本式分税制 1.日本分税制的基本形式 在税收征收管理上,日本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套系统,三级政府均有自己的征管机构,各自负责征收自己的税收。 日本的分税制按税种划分为国税和地方税。 2.日本分税制的特点 (1)国税在全国税收总额中处于主导地位,财权偏重于中央。 (2)在税制结构上采取双主体结构,即每一级政府都以两种税为主体税种。 (3)有一套健全、细致、独特的税收调整转移支付制度。,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及分类,(一)转移支付的概念,

16、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在一定的预算管理体制下,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或同级政府之间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包括下拨和上缴)。,第三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模式有两种: 一是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 二是地区间的横向转移,,表3-4 2005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情况表 单位:亿元,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及分类,(二)转移支付的分类,1、无条件转移支付,2、有条件转移支付,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目标,(一)实现公共资金的公平分配 (二)保持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必要控制力 (三)解决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外溢问题 (四)促进落后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一)一般均衡补助,一般均衡补助(标准支出需求标准税收能力)调整系数 1.标准支出需求的测算 2.标准税收能力的测算 (二)专项补助 1无限额配套补助 2有限额配套补助 3非配套补助,三、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方式,四、我国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计算方法,(一)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1.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目标 2.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基本原则 (1)力求公平、公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