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国际投资理论培训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250371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国际投资理论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二讲国际投资理论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二讲国际投资理论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二讲国际投资理论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二讲国际投资理论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国际投资理论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国际投资理论培训教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国际投资理论,主讲人:丁宝根,本章主要学习内容,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什么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国际经济理论的重要分支,它是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理论,即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会发生的理论,因此,也可以称为国际直接投资动因理论。,垄断优势理论,理论核心观点: 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是在厂商具有垄断或寡占优势的条件下形成的。 这种垄断或寡占优势被称为“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或厂商特有优势。 这种厂商特有优势可以源于厂商的物质资本,比如大规模的资本优势,但更主要的是源于厂商所掌握的先进技术、高效率管理知识等无形资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理论来源:1966

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教授在厂商垄断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研究而提出的的。 理论基础: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即新产品从产生到退出市场经历四个阶段,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理论核心观点: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是产品生命周期四阶段更迭的必然结果。假设世界上存在三种类型的国家,第一类是新产品的创新国,通常指发达国家,如美国;第二类是较发达国家,如欧洲各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第三类是发展中国家。该理论认为新产品依次经历导入、增长、成熟和衰退四阶段,其生产将依次在上述三类国家之间转移。因此,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动态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理论核心观点:,内部化理论,理

3、论来源:“科斯定理”,即交易成本学说。 寻找和确定合适的贸易价格的活动成本; 确定合同签约人责任的成本; 接受这种合同有关的风险成本; 对从事市场贸易所支付的交易成本。 理论假设前提:由于交易成本过高,外部市场失效,主要是知识产品市场。知识产品市场机制失效,是指产权知识产品价格及产权知识传播价格不能被有效确定,产品知识的模仿者可以以比产权知识的创造者较低的成本获得和运用该知识。,内部化理论,理论核心观点: 厂商所具有的知识资产优势,不是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厂商特有优势是在国内形成的,必须以低成本的方式转移到国外,因转移而发生的成本必须低于由转移而带来的收益。 跨国企业为降低转移成本,或

4、者说是交易成本,倾向于构造一个内部化市场以替代通常的外部化市场。所谓内部化是指“建立由公司内部调拨价格起作用的内部市场,使之像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 。 为了建立这样的内部化组织,企业在向国外扩张的过程中,国际直接投资就成为当然的选择,而不是国际贸易等其他方式。,比较优势理论,理论来源: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根据国际贸易比较成本理论,以日本厂商对外直接投资情况为背景提出的。 理论基础:采用正统国际贸易理论22模型,即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进行分析。,比较优势理论,理论观点: 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趋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又称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些

5、边际产业是对方国家(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边际产业开始进行投资,可以使对方国家因为缺少资本、技术、经营技能等而未能显现或未能充分显现出来的比较优势,显现出来或增强起来,可以扩大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实现数量更多、获益更大的贸易。属于贸易创造型投资,可以增进双方国家的福利。 以垄断优势原理为指导的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不符合边际产业原理,是贸易替代型。,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理论来源:邓宁1977年的发表一篇题为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一种折衷主义方法的探索的论文。 理论内容:从产业组织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各学说中选择了被认为是最关键的三个解释变量,即厂商特定资产所有权优势O

6、,内部化优势I,国家区位优势L,根据这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性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活动。该理论认为,只有当O、I、L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投资厂商才愿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理论内容: 厂商特定资产所有权优势,是指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的优越于其他国家厂商的特定优势。它主要包括:技术优势、厂商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和金融货币优势等。 内部化优势,是指厂商将其特定资产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能力。 国家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现存厂商以内部化方式将其特定资产与当地某些资源要素结合使用的一组条件。,理论应用:国际经济活动方式的选择,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

7、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关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优势与动机。60年代后,一些经济学家从国际发展援助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引进国外直奔问题。80年代后,很多发展中国家企业走向开始走向国际经营,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此后,一些经济学家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以求更全面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行为。,技术地方化理论,理论来源: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的。 理论内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同样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特有优势”,以下几个条件起到积极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中,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下进行的。 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于他们自身的经济和需求。 在产品特征上,发展中国家企业仍然能够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国内市场较大,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小规模技术理论,理论来源: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提出的。 理论内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来自三个方面: 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 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 低价产品营销战略。,The end,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