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五篇

上传人:艺*** 文档编号:141249799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说课稿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语文说课稿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语文说课稿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语文说课稿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语文说课稿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说课稿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说课稿五篇(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说课稿五篇【篇一】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站姿礼仪下面我将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本框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本框知识是个人形象礼仪中的核心部分,是四种基本文明礼仪中的基础,掌握好站姿礼仪,对延续学好坐姿、走资、蹲姿礼仪具有奠定良好基础的作用。2、教学目的和要求a、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职业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确立的认知标是:掌握站姿的基本要求,掌握男女手位、脚位的正确放法,b、依据新课“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理念并结合职业高中学生能力的实际,确立的能力目标是:掌握男女三中基本的站姿。c、依据新课程“以生为本”的理念,结合职业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立的情感、态度和

2、价值观目标是:认识到正确的站姿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重要体现和优雅仪态的展示,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和展现个人良好形象的最佳表现方式。3、本框的重点是:站姿的基本要求 依据是: 男女三种基本站姿的正确掌握首先必须建立在熟练对站姿的基本要求的掌握本框的难点是:站姿的基本要求 依据是:站姿的基本即要求对站姿的整体掌握,又必须对整体站姿分解动作有效的联合。二、说教法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认为: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依据此理念。我在本框教学中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三自一导法:即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则发挥导思、导读、导学、导疑的主导功能

3、,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2、角色体验法:即通过情景表演,再观重难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好动和渴望表现的心理,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3、多媒体直观演示法:即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演示案例,图片资料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三、说学法新课程理念认为:应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形成,基于此,本课采取以下学法指导。1、团体协作、互助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即生成互动,彼此合作,共同探究,共同尝试解决问题。2、三抓学习法:即抓标题,宏观把握教材;抓框题,感知教材内容中心;抓问题,力求知己知彼。四、说流程第一板块我把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成四大板块创设情境-使学生“乐

4、学”采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案例、资料)1、多媒体展示正确站姿的影像动作示范。2、社交礼仪场合良好站姿的个人魅力感受,比如走红地毯时明星的静态站姿表现和奥运会迎宾小姐的站姿体现。第二板块此板块设计意图是:利用直观的多媒体导入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教师则水到渠成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学生自主学习,并提出疑难问题-使学生“会学”该板块分三步走。第一步:播背景轻音乐,同时多媒体展示学法指导中的“三抓学习法”。第二步:在轻松悠扬的音乐中,各组自习,由小组长负责,记录本组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第三步:学生模仿表现。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并尝试

5、互助纠正动作。教师则做好巡回指导工作。对有共性的疑难问题,教师可在设下悬疑,以便在下一板块中共同解决。此板块的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善于质疑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尝试互助协作解决问题,充分体现新课程关于: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明理,通过明理达到导行的目的。第三板块团体协作、互助、探究式学习,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善思”这是全流移的主板块,根据学生在第二板块中所形成的知识基础。相信学生对正确站姿基本知识已有所认识,但对于有疑惑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功能,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结合本课教材,我准备通过此下-个步骤突破重难点。第一步:各小组组员相互展示自己对正确站姿动作的理解和表现。由其他组员提出异议,教师

6、注意收集有共性的问题。第二步:教师示范并讲解学生所发现的共性问题并加以引导和分析。第三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第四步:学生统一示范,教师最后指正。第四板块此板块设计意图是: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寄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并构建学科知识和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的结合,通过学生的互助合作学习。帮助他们在分析探讨中实现:从认识到领悟,从领悟到养成,从养成到践行的转化。角色体验,实践运用-使学“能用”,并进行相应的德育渗透。第一:学生分组比赛。第二:表现良好的学生上台示范表演。本板块的设计意图:1、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2、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理论运用实践。总

7、之,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准备采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点拔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理念,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乐学”“会学”“善思”“能用”的学习品质。锻炼学生的自习,互助协作,辩析表达等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和求知欲。基本上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上就是我的教学构想,最后敬请各位尊敬的评委指正,谢谢大家。【篇二】一、紧扣特点说教材1.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之门外。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拆除了围墙,与孩子

8、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文与学词结合,通过对比朗读感受本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学会多元交流,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大家交流阅读感受。3.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童话中不同人物的言行描写细细品味。难点:在悟读中初步体会本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二、促进发展说教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将围绕“对比”展开教学。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9、让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三、培养能力说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了读中悟,悟中读的学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领略文章内涵;运用想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实现文本、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四、循序渐进说程序第一环节:精彩回顾,继续学文。上课伊始,我这样问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这篇童话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咱们来玩个跟童话有关的小游戏看图片,猜猜看,它们来自于哪篇童话?”我会在屏幕上出示几位童话主人公,很自然地导入课文的学

10、习。第二环节:精读课文,突破重点。(一)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读1.提示说话,接触对比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想巨人的花园原来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是怎样的?并在相关的语句下画上记号。稍后,适时请学生交流。并在屏幕上出示相关的语句。2.对比朗读,感受对比以对比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先读读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再读读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和花园后来又富有春意的语句,最后再读读描写花园变成了冬天的语句。(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1.巨人的性格(1)我这样引导学生:“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2)“当巨

11、人面对孩子们一次又一次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我让学生再次认真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3)当学生交流完后,我适时出示相关语句:“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喂!你赶快滚出去!”在研读巨人斥责孩子们这三句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请你们读一读这三句话,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2.孩子们的性格让学生试着上面的方法,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并随机理解重点句: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让学生通过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让学生在想

12、象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1.让学生再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的句子。2.再让学生找出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重点句:“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再次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第三环节:巧设练笔,升华情感设计有创造性的小练笔:“巨人赶走了小孩,你觉得他赶走的仅仅是小孩吗?还有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学生在练笔中,再次升华学生的情感。第四环节:广泛阅读,超越文本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收集更多的童话故事读一读,并开展一次讲童话、演童话的比赛。【篇三】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荷花淀。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

13、、过程四个方面对这篇文章加以分析和说明。一、说教材1、荷花淀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昨日的战争”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虽为战争的主题,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这篇文章是孙李先生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草纸和墨水写成的。他用诗意的笔触,描写了在残酷激烈的抗日战争里,在一个关系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烟水淼淼风光无限的白洋淀里温柔多情而又坚贞勇敢的青年农村妇女群像,赞美了人民群众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操。作为高一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现代小说,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既能了解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又能体会“白洋淀派”小说的艺术特色,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因此其

14、作用与地位是十分重要的。2、根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说明,我设置以下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根据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确定了解作者孙犁及“诗体小说的特点”,并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根据审美鉴赏与创造,确定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3、根据文化的传承和理解,确定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小说三要素,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欣赏人物形象和语言,所以把通过分析简介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是重点。荷花淀与一般意义上的战争题

15、材小说有着截然的区别。它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景物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因此,赏析本文如诗如画的环境描写,体会“白洋淀派”小说的艺术特色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二、说教法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使用激发兴趣法、朗读法、指导归纳法等,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通过PPT,多媒体视频展示,投影仪等教学辅助设施与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特色,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三、说学法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设计了诵读法、欣赏法、小组讨论法、质疑反馈法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精力集中,身临其境,能细心体会小说对话描写和景物描写的妙处,合作交流分析人物形象。四、说教学过程为了让教法学法充分运用,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导入战争是残忍的、恐怖的。作家在描写战争时,往往不惜笔墨叙写硝烟弥漫、尸陈荒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