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毛概精选复习资料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141249760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毛概精选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0年毛概精选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20年毛概精选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20年毛概精选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20年毛概精选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毛概精选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毛概精选复习资料(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毛概精选复习资料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党的一大到四大,形成了初步成果;1935,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这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8,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七大(1945),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

2、在要求。(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把握中国社会的性质,状况,特点和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传承优秀的历史传统,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完整的,统一的,深入的”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即:毛

3、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四项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A.毛泽东思想所含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基本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B.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社

4、会主义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准备;(毛泽东思想既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正确思想,也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两大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等。)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5、“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6、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始形成)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中共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初级探索时期(理论成果成为其重要组成)7、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熟的主要标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指导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

6、宗旨。)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为中共的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9、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A.邓小平理论: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1982,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1987,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

7、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构成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1992,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7,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B.“三个代表”(江泽民): 2002,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C.科学发展观(胡锦涛):2012,十八大,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坚定不移的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

9、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总布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1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

10、本主义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关系;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解放思想。1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5、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国情: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

11、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由国情决定):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性质:鸦片战争1940辛亥革命1911-五四运动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2、1939,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1948,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革命对象:帝国主义(首要对象),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革命动力:无产阶级(最基本,领导力

12、量),农民阶级(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时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

13、命道路: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内容:土地革命:基本内容武装斗争:主要形式,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战略阵地,革命依托5、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三大法宝统一战线: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建设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

14、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人民军队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坚持这一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加强人民军队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南,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三大优良作风),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6、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7、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共成立(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三大提出建立国共合作,四大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八七会议“枪杆子理出政权”)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抗战胜利-解放战争胜利,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