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工程管理}采暖通风与空调3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249605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工程管理}采暖通风与空调3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暖通工程管理}采暖通风与空调3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暖通工程管理}采暖通风与空调3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暖通工程管理}采暖通风与空调3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暖通工程管理}采暖通风与空调3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暖通工程管理}采暖通风与空调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工程管理}采暖通风与空调3(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此处仅涉及与HVAC设计、运行控制标准相关的t、 W、v等参数。 确定原则:满足人体热舒适舒适性环控参数; 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特定需求工艺性环控参数; 当地具体条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节能政策等。,1.热舒适环境控制参数,(2)人体舒适感,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人体附近的空气流速,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其它物体表面温度,人体自身因素,(1)人体热平衡,S = MWERC,(3)有效温度图 和舒适区,(3)有效温度图和舒适区,(4)人体热舒适方程和评价指标,即:热舒适条件与PMVPPD指标,Fanger教授依据人体热平衡建立起热舒适方程,进而确定预

2、期平均价(PMV)指标。 PMV指标综合考虑到影响人体热舒适地6个因素:活动量、着衣、t、v、tr。 PMVPPD指标则计及人之间的生理差别,使热环境评价得以完善。(1984年后引入ISO7730) 国际标准给出推荐值:PPD10%,相应有-0.5PPV+0.5。,(4)人体热舒适方程和评价指标,Fanger教授依据人体热平衡建立起热舒适方程,进而确定预期平均价(PMV)指标。 即:热舒适条件与PMVPPD指标 PMV指标综合考虑到影响人体热舒适地6个因素:活动量、着衣、t、v、tr。 PMVPPD指标则计及人之间的生理差别,使热环境评价得以完善。(1984年后引入ISO7730) 国际标准给

3、出推荐值:PPD10%,相应有 -0.5PPV+0.5。,(2)实用数据,2.工艺性环境控制参数,工艺性环境控制要求千差万别,可能包括:一般降温、恒温恒湿及空气净化等类型。环控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工艺需要并考虑必要的卫生条件来确定。,2.3 建筑供暖设计负荷计算,2.3.1基本概念,房间得热量与失热量(耗热量) 、房间热负荷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指在室外设计计算温度下,为达到一定室内得设计温度值,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得热量,它是系统设计最基本得依据。 本节重点解决冬季具有普遍、稳定得失热量且属连续、全面供暖房间得热负荷计算。,2.3.2围护结构得耗热量,可按:基本耗热量附加(修正)耗热

4、量。 当室内温度tn要求并不严格时,可近似按稳定传热过程来处理。,1、围护结构得基本耗热量:,地板板传热系数K值分带选取:,传热面积F的尺寸丈量方法:,注意:地下室面积丈量中,位于室外地面以下的外墙视为地面的延伸,并从上至下按地板相同规则进行传热地带划分。 温差修正系数考虑围护物并直接接触大气,传热温差有所削减地修正。,2.围护结构地附加(修正)耗热量,朝向修正:考虑日射有利作用各向不同。 风力附加:考虑室外风速超常规范围。 高度附加:考虑房高(温度梯度大)过大而使耗热量增加。 其他修正方法: 房间具两面以上外墙之修正。 高层建筑在不同高度、风速下外窗K值附加率修正。 间歇供暖房间或系统之修正

5、。,2.3.3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渗透机理:由风力和热压造成地室内外综合压差作用。 冷风渗透耗热量影响因素:室外风向、风速,室内外温差,门窗朝向、构造,建筑物高低等。,1.缝隙法,2.换气次数法,3.百分率附加法,对房屋较高、热压较大的工业建筑,可按房高、玻窗层数查表2.7的附加率,直接对围护结构总耗热量考虑附加。,2.3.4 冷风侵入耗热量,计及风压、热压作用下,由开启外门冲入冷风所致耗热量。 通常在外门基本耗热量基础上考虑附加百分率的经验方法来计算。 注: 长时开启外门(多设热风幕)、热风采暖和AC供暖房间以及阳台门不考虑此项耗热量。,2.3.5房间供暖设计负荷计算例,要求:熟悉并掌握具体

6、计算方法与步骤。,2.3.6通风耗热量与建筑供暖设计负荷,房间通风的目的: (1)卫生与换气; (2)补偿室内局部或全面排风。,2.3.6通风耗热量与建筑供暖设计负荷,伴随通风过程(假定通风量Gw已经确定)所产生的耗热量:,此项耗热量仅适用有组织通风房间,包括: 采暖(含热风供暖(进、排)通风; 空调或热风供暖。,建筑物供暖设计负荷:系综合各房间、各系统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并考虑适当用热设备、输热管道等热量损耗所获得的总供暖负荷。 注意:房间供暖设计负荷系统供暖设计负荷建筑物供暖设计负荷(热源设计装机容量),2.3.7 建筑供暖设计负荷概算,负荷概算方法适用于方案设计与初步设计阶段。,1.单位面积指标法,2.单位体积指标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