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第13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上课用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248764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管理}第13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上课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战略管理}第13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上课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战略管理}第13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上课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战略管理}第13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上课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战略管理}第13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上课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略管理}第13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上课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管理}第13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上课用(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春学院/政法学院/2013年上半年,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提高的分析,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重点掌握当今时代主题的转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深入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

2、道路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1974年2月,毛泽东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谈话时第一次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他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20世纪80至90年代,邓小平多次指出,和平与发展不仅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而且是国际社会今后相当一个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占据主导地位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理论的科学内涵主要有:,(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最突出的矛盾,(2)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世界发展的主流,(3) 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

3、都没有解决。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特点,(4)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和平离不开发展,发展需要和平,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3.十八大对国际局势的新判断:,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

4、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一超多强,多种力量和谐并存和共同发展,有利于世界安全和稳定。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继续加深,综合国力的竞争更为激烈。,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其实质是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

5、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同时,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为什

6、么?,(1)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 (2)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我们将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措施:,(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2,3,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同旧中国丧权辱国外交一刀两断,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清除它们在华的特权和影响。,废除一切

7、不平等条约,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再与这些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一边倒,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的阵营一边。,1954年,同印度、缅甸共同确立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已成为举世公认的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有力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依靠第一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

8、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即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反帝、反修”统一战线的国际战略。,在反帝反殖民斗争中日益崛起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第三世界,处在两者之间的一批发达国家为第二世界,企图主宰世界的美国和苏联,为第一世界,“一条线”是指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到美国都在这条线上; “一大片”是指这条线周围的所有的国家,对付苏联霸权主义的挑战,为我国赢得了安定的国际环境。,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 作出了中国不参加任何集团,不同任何大国结盟的决策。 主张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邓小平,提

9、出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确立对外开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 至198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达131个。,邓 小 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施加极大压力的险恶形势下,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抓住机遇、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方针,其核心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1)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

10、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2)在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3)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

11、力。我们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5)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4)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中国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

12、力。中国将加强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协商妥善解决经贸摩擦。中国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独立自主,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一)多项选择题 1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A“一边倒” B“反霸权主义”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另起炉灶”(ACD,2008年),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3、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最后,请同学们结合本章的教学内容,自学教材上列出的部分阅读书目,认真思考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谢谢大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