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专业学科导论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244902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专业学科导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电子信息专业学科导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电子信息专业学科导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电子信息专业学科导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电子信息专业学科导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专业学科导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专业学科导论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9月12日,主讲 张丽英,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学科导论,CHANG CHUN UNIVERSITY,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内涵与作用 三、目前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就业分析 四、本专业培养目标 五、我校的专业培养方案简介 六、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情况简介 七、如何把握自己,顺利、充实的渡过四年大学生活,主要内容,三、目前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就业方向,(一)存在的问题: 工程性缺失: 在教育环节上实践性薄弱,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全世界的工程教育都在反思这一问题。,创新性缺失: 知识的传授不符合工程创新的特色。当代工程创新在知识上表现为专业性、交

2、叉性相结合。 1,要有宽博性,既要有科学的理论,还要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还要有经验; 2,要有专业性,需要明确专业; 3,要有交叉性,需要多种专业知识交叉使用才能解决问题。 多样性缺失: 应该吸取欧苏和北美人才培养模式的所长,并根据自己的国情,培养出特色的人才来推动中国进步.,工程师不等于科学家,既基于自然科学,又基于社会科学,还要基于所积累的实践经验。 在重视加强科学基础的前提下,更重点强调的是:工程实践能力;表达交流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终生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社会人文和经济管理和环境保护等知识。,工科院校不可推卸历史责任,目前合格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奇缺,特别在中国。工程技术人

3、才远不能满足当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高等工科教育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应该置于重要的位置。 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数量足够,并且能够面向生产一线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是中国工科院校不可推卸历史责任。,工科院校不可推卸历史责任,(二)就业分析,2011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中 北京大学(第100名)、清华大学(第109名)、浙江大学(第110名)、上海交通大学(第158名)、复旦大学(第214名)、南京大学(第242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279名);前600名中,中国大陆有28所,占总量的4.7%。中国台湾进入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的前三名分别为

4、:台湾大学(第81名)、台湾成功大学(第221名)和台湾清华大学(第347名);中国香港进入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的前三名分别为:香港大学(第121名)、香港中文大学(第176名)和香港科技大学(第276名)。,专业技术型人才(仿苏)= 理论学习+技术实践,培养能解决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 研究导向型人才(仿美)= 理论学习+发展新技术,主要培养能发表科研成果的工程科学人才。 技术交叉型人才 = 理论学习+技术实践+多种主要知识人才。应用技术集成创新。 新产品开发型人才 = 理论学习+技术实践+创新设计。 工程管理与经营人才 = 理论学习+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经营能力。,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5、多样性,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1)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多面手; (2)应具有更好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商业和行政领导能力; (3)懂得如何去设计和开发复杂的技术系统; (4)了解工程与社会间的复杂关系; (5)能胜任跨学科的合作; (6)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以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 *信息行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进步的需要。 *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的需要。 *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 *开发自有知识产权信息技术的需要。 *提升国际合作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需要。,高需求不等于高(一次)就业社会影响 *电信和

6、IT行业由过热到趋于理性发展。 *毕业生素质和能力与其待遇企求的差距。 *艰苦地方和国家重要岗位的人才政策不到位。 *社会价值标准简单化的影响。 *扩招造成的毕业生人数增加的影响。,人才市场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仍具有很大的吸纳能力。 * 供需比和一次就业率在各专业中仍名列前茅。 * 较宽的专业口径提供了较广的就业门路。 * 实际就业情况和待遇都比较好。 应适当地控制招生规模增长速度。,四、本专业培养目标,1本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远大理想和良好思想道德、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的应用高

7、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 (1)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3)掌握电子信息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信息检测与控制等技术或信息处理与传输等技术;,(5)具有规划、设计、开发、调测、维护与管理通信系统的基本能力; (6)了解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8)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的阅读专业书刊。,五、我校的专业培养方案简介,完,2009年9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