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资料判断题汇编附全答案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141242708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资料判断题汇编附全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资料判断题汇编附全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资料判断题汇编附全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资料判断题汇编附全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资料判断题汇编附全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资料判断题汇编附全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资料判断题汇编附全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资料判断题汇编附全答案判断题1、政治是对公共权利的争取与运用。 (对)2、国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错)3、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是国体。(错)4、政治制度是一国各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错)5、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封建社会】的农耕社会。(对)6、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是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与儒学同处于官方正统地位。 (错)7、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对)8、

2、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 (对)9、传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一般走的是传统史学的治学之路,以写“信史”为原则,注重考据和实录。 (对)10、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 (错)11、尚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政书体的文献。 (对)12、春秋时代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历史上出现了所谓春秋五霸,奴隶制走向瓦解。 (对)13、先秦时期,这是奴隶制生产方式和奴隶制上层建筑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对)14、外服官指商王和周天子直接管辖的中央地区(王畿地区)的行政官员。 (错)15、礼是为了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目的是使君臣有位、贵贱有别、尊卑有等、长幼有序

3、。 (对)16、商和西周时期,宗教官和史职官有严格的划分。史职名称的太史、史、御史、作册、内史等负责管文书册命,宗教官负责记录祭祀、占卜的事务。 (错)17、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 即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错)18、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母系大家长制演变而来,至西周是趋于完善。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小宗的区别与划分。 (错)19、中国奴隶制时代的世袭贵族,与王侯同姓的称为公族,异姓的称为卿族,统称世族。 (对)20、春秋这一时代名,因孔子所修鲁国史书春秋而得名。 (对)21、夏、商、周实行等级君主专制的国家结构,其王朝实际是一种复合制。(错)22、夏商

4、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这三个历史时期年代学的项目。 (对)23、中国古代君主独裁下的封建官僚行政体制萌芽于秦朝时期,初步形成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开始在全国统一确立。 (错)24、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错)25、汉武帝末年,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后,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者往往为掌军国大政的实际丞相。 (对)26、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对)27、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错)28、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

5、、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错)29、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错)30、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错)31、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对)32、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 (对)33、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 (对)34、宋朝的翰林学士院,设翰林学士、直学士若干人,专门负责为皇

6、帝起草各种诏命,其中资格最老的称翰林学士称士。 (错)35、元朝重宗教,宣政院的权力很大。 (对)36、明代中央官制的一个特点是中央主要官僚机构有三套系统。 (错)37、明代掌学校教育的是国子监。(对)38、明代东厂设于成祖时期,西厂设于宪宗时期,人员和权利超过东厂。 (对)39、清朝各部中有一批属于雇员性质的,专门负责处理文书事务的书吏,称部办或承差。 (对)40、笔帖式是清代在各主要衙门中设立的,专门负责翻译满汉奏章文书的高级官员。 (错)41、清代理藩院地位很高,官员均由汉、满、蒙贵族担任。 (错)42、非进士者不入翰林,非翰林者不入内阁说明清代翰林院的地位重要。 (对)43、六部位次在

7、武则天时期依照周礼定为:吏、户、礼、兵、刑、工,这种位次编排一直沿袭到清朝. (对)44、秦汉时的少府掌供皇室所需的山海池泽之税和手工业制造等,类似宫廷总务处。 (对)45、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置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一郡)。以守、尉、监类从中央的三公,郡尉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郡守掌军事。 (错)46、东汉迁都郑州后,京师地区的长官称河南尹。 (错)47、汉代县以下的乡里基层组织沿秦制,为乡、亭、里三级,设有乡官。(对)48、隋和唐前期是州(府)、县二级制,安史之乱以后是郡、州(府)、县三级制。 (错)49、唐朝州的最高长官称太守,府的最高长官称刺史。 (错)50、唐朝在边地军事要地或其他紧要地

8、区又设有都督府,设都督掌若干州所在区域的军队。 (对)51、唐高宗永微以后,都督带使持节,始称为节度使。 (对)52、节度使、刺史这些官名,宋代仍有,但都属于官一类,俱为虚衔,不领实事,多作为加于武将、宗室、勋戚的荣誉性称号. (对)53、王安石变法,推行保甲法。保为征收赋税方便而设,以税户三十家为一保。 (错)54、明朝州有二种类型,一种称直隶州,另一种称府属州。 (对)55、清代属正式官职,由府主供养。 (错)56、西周的选士制度是我国奴隶制时代最为完备、典型的推选中下级官员的选官制度。 (对)57、西周的选拔人才注重德与能的结合,而以能为重。 (错)58、封建性的选官制度按照选贤任能、论

9、功赏爵的原则。! (对)59、春秋至汉初。军功地主作为一种身份性地主一直是当时官僚核心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60、汉代属于正式职官系统的称中朝官;属于非正式的职官系统的称内朝官。 (错)61、察举制是一种在独尊儒术方针指导下,以儒生为主要对象的选官制度。(对)62、曹操在东汉末年掌朝中大权时,为适应争雄天下的需要,曾提出唯才是举的选人原则。(对)63、,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是九品中正制度在考生录取上的原则。 (错)64、唐宋科举考生来源有两种途径,即生员和乡贡。 (对)65、唐代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对)66、明代的学校分中央国子监的国学和地方的府、州、县学、国学的学生称监生;府、州、县学

10、的学生称生员。(对)67、汉代司隶校尉权势很大,包括三公之内,皆可纠弹,与尚书令、御史、丞号称三独坐。 (错)68、我国古代直到东汉,都没有一个专掌监察的独立机构。(对)69、唐代在诸御史中,监察御史官品最高,职掌范围最广。 (错)70、宋代御史台有参与审理犯人的司法审判权并有专设监狱。 (对)71、明代都察院长官经常因皇帝的某项特旨出使巡按地方。其中,兼军务者称总督,兼民政行政者称巡抚、兼军务财政的称提督。(错)72、宋代台谏职权统一,均为监察百官臣僚,尤其以宰相为主要监察对象。(对)73、唐代的谏官均为规谏皇帝过失的谏官,这实际上是对皇帝个人的一种监察。 (对)74、我国古代监察制度是随着

11、秦统一全国后,适应统一的封建集权政治才形成起来的。 (对)75、御史台下属机构是台院、殿院和察院三个。(对)76、清朝监察制度袭明制,都察院是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与明都察院没有不同。 (错)77、唐后期,监察权力大大削弱,监察制度多有破坏。这是与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不相适应的一种必然现象。 (错)78、西周时期,法统入礼,刑与礼总属于周礼体系之中。 (对)79、中国古代司法在中央和地方系统都有形式上的独立机构。 (错)80、唐律疏议是留存至今,最早的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典。 (对)81、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对)8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法典正式儒家化的时期。 (对)83

12、、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篡的唐六典是我国最早的行政法典。 (对)84、元朝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书只有元典章。 (错)85、明朝的律书大诰由太祖朱元璋亲自编定。 (对)86、大清律案集解附例是一部以大明律为基础编订的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部完备法典。 (错)87、魏晋南北朝时期,司法制度的重大变化是行政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逐步分离。(错)88、明代司法制度总体特点是最大限度地保证皇帝的最高司法权。 (对)判断题国语楚语记载: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是谓重、黎绝地天通。颛顼的“绝地天通”的涵义,是指颛顼以政治权力拥有者的身份,垄断了沟通神、人的巫术权力。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13、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说明巫术活动在商代盛行。商代的青铜器除武器和部分器皿之外,绝大多数是用于生产活动。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1年12月2日正式颁布。是一部永久性的宪法文件。新约法,就是中华民国约法,是由临时约法增修而成的,形式上拼凑了西方国家的法律条款,实际上是确认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因而又称袁氏约法。对大总统实行一切有效的制约。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简称鄂州约法,它是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颁布的第一个有宪法性质的文献。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自始至终是一个办理外交的机构。1870年,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领成为定制后,南洋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也成为定制。1911年12月2日正式颁布的鄂州约法,虽然

14、并非永久宪法,却是选举临时大总统,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依据。按照清朝的政治体制,南洋大臣与北洋大臣名义上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以,两大臣实际上没有相当的独立处置事务的权力。八股文除了应付科举,还在公私文书、记事、抒情、说理等方面,使用这种文体。八股文的惟一作用就是应付科举,无论是公私文书、记事、抒情、说理等,都无法使用这种文体。北洋大臣的地位与权限与南洋大臣相同。北洋通商大臣依例由两江总督兼任。春秋时期,各国有总揽国家政务的执政大臣,名称和制度均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但是转型所带来的变化主要是在形式层面,因此,转型后的中国社会与西周时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面

15、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变化主要是在形式层面,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并且,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精神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在我国国家起源阶段出现如此之多的战争记载是偶然的。从现代政治学理念上看,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中国历史上,皇权等同于整个政治机构。从制度设置看,东汉的尚书台只是皇帝私人秘书班子,并无决定之权,但是,实际上尚书台分享了皇帝部分权力,起到了宰相作用。从中国历史上看,宦官乱政,以东汉、唐、明为最,其中又以明为甚。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隋炀帝定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