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产业化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241042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13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产业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产业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产业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产业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产业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产业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产业化(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产业化,农牧科技局杨小刚,一、农业产业化概念,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

2、,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三、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传统封闭的农业生产经营相比,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一是市场化。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式状态,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 二是区域化。即农业产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以防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

3、。 三是专业化。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等,这些只有通过专业化才能实现。特别是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的农副产品生产,要求把小而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保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基础上,扩大农户外部规模,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要求的适度规模之间的矛盾。 四是规模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其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只有达到相当的规模,才能达到产业化的标准。农业产业化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五是一体化。即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4、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龙”型产业链,使各环节参与主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处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所在。 六是集约化。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七是社会化。即服务体系社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对一体化的各组成部分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资金、物资、经营、管理等的全程服务,促进各生产经营要素直接、紧密、有效的结合和运行。 八是企业化。即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化。不仅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应是规范的企业化运作,而且其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了适应龙头企业的工商业运

5、行的计划性、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应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企业化经营与管理。 上述特点说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且从这些丰富的内涵中,还可以引伸出其他许多外延作用和意义。例如对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作用,对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等等。,二、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山东省潍坊市是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诞生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1992至1993年间,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新路子的

6、必然结果。从潍坊的情况看,当时市场取向的农村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阶段性成果,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前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农民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多了砍、少了赶、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大贵大贱、大起大落的情况多次反复出现;农民生产规模小,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履约率低,很难进入大市场、大流通。 二是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不协调,农业比较效益低,与其他产业利益分配不合理的矛盾更加尖锐。农民务农积极性不高,投入严重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农业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三是农业领域市场法规不配套、不完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7、的矛盾日趋明显。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农产品加工经营者或者抢收抢购,或者拒收拒购,农民或者待价而沽,或者有货难售,各方之间缺少利益连接机制,经济行为随意性很大,影响了农业稳定发展。 这些矛盾和问题,说明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还比较脆弱,缺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原有的农业运行机制和生产经营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要求,需要探索一种更高层次、更加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党的十四大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决策,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子的要求就显得更加迫切。,根据上述情况,潍坊市认真总结了诸城市贸工农一体化、寿光市依靠市

8、场带动发展农村经济、寒亭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高密市实行区域种养等做法和经验,组织力量出国考察学习了日本农协、法国农业联合体、美国垂直一体化农业公司等管理现代化农业的先进经验。通过总结、对比、借鉴,全市上下形成了共识:要克服和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摆脱农业困境,就必须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来组织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尽快形成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的产业化、系列化生产经营体系。于1992年明确提出了“农业产业化”,1993年初正式做出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其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围绕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

9、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于一体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思路是: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确立主导产业,就是充分发挥当地优势,按照市场需求,选择那些市场容量大、单位产出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开发重点,把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融为一体,形成产业优势。实行区域布局,就是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多种专业生产区和各类专业乡镇、专业村、户,建立各具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依靠龙头带动,就是组建和扶持外联市场,内联千家万户,集信

10、息、科研、加工、运销、服务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和龙头企业集团,带动广大农民将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发展规模经营,就是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大规模、大批量地组织生产和经营,形成规模优势,实现最佳效益。,三、农业产业化是怎么提出来的,农业产业化发源于山东省潍坊,那么,农业产业化的是怎样发源于潍坊,又是怎样进入中央决策,逐步推广全国的呢?这需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开始。,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后,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姜春云、省长赵志浩于11月20日至12月1日,到潍坊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和省委五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行调研,调研结束时向陪同其调研的时任潍坊市委书记的赵长风,市委副书记、市长齐乃贵,等领导同志交待了一项任务,即在潍坊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做法的基础上,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探索新的更高层次的农业发展机制。这是潍坊农业产业化诞生的直接背景。,1993年初,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的统一部署,齐乃贵等领导同志组织办公室、研究室、市农委等部门的同志,在广泛调查研究、全面总结潍坊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产业化”这个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历史性重大影响的概念。 这个概念的具体内涵,进行了长时间的反

12、复推敲和提炼,最初概括为“发展主导产业,坚持区域布局,突出龙头带动,实现规模效益”。后又修改为“立足主导产业,形成区域发展,发挥龙头作用,发展规模经营”。最后确定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至此,据查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史上还未发现“农业产业化”这一名词概念。,1993年3月中旬开始,齐乃贵等领导同志组织市委办公室、研究室、市农委的同志着手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文件起草工作。文件起草过程中,齐乃贵等领导同志先后深入昌邑市(因该市上世纪七、八年代乡镇企业发展较快,曾把乡镇企业称作龙型经济,实际是后来的农业龙头企业的雏型)、寿光市(因该市市场带动农来

13、农村经济发展比较快,具有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良好基础)、寒亭区(因该区以双羊镇全镇发展猪鬃刷子为代表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的形式的典型)、诸城市(因该市是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已初具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也是最易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地方)、安丘市(因该市当时的大姜、大蒜、大葱等主导产业已形成规模经营),还有昌乐、高密等县市广泛调查研究,并且一方面调查研究,另一方面与这些县市区的党政主要领导深入交谈,对农业产业化进行广泛发动。至1993年5月20日,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进一步加强地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导的意见的文件稿初步形成,齐乃贵等领导与

14、起草文件的同志们进行了5次重大修改。5月23日,此件提交市委常委会议讨论研究定稿,5月25日正式印发。经查实,这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史上第一个以一级党委、政府名义出台的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文件。,这个文件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巨大轰动,也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省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先后多次来潍坊指导、总结和推广农业产业化,省农委组成专门调查组,赴潍坊深入调查,形成的关于按产业化组织发展农业的初步设想与建议的调查报告,省政府办公厅于6月中旬在参阅件上转发。,1993年10月11日和12日,农民日报分两次在显著位置发表了记者张德修、李占祥采写的长篇通讯轻舟正过万重山-山东各

15、级领导抓住产业化带领农民闯市场思路考上篇和下篇,这是我国关于农业产业化的第一篇报道。报纸在编者按中指出:“通讯轻舟正过万重山写的是山东省各级领导在带领农民闯市场中形成的思路、办法和措施,值得正在领导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的各级参考。”这是对农业产业化经验具有普遍意义的第一个说法。其下篇中用黑体显明标题“潍坊:农业产业化发源地”。这是国家级媒体第一次也是最早界定潍坊是农业产业化发源地。以此为发端,各新闻媒介纷纷编发一系列产业化的典型报道评介文章。,1994年,山东省委印发1号文件,号召全省推广潍坊农业产业化经验,并要求按照产业化组织农业生产,山东省农业产业化战略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1994年

16、11月初,山东省领导带领农委及潍坊市的负责同志专程向时任国务委员的陈俊生同志作了汇报,陈俊生同志当即表示,山东又对全国农业做出了一大贡献,并批示将汇报提纲在国务院参阅件上予以转发。国家财政部、中国农业银行负责同志也对山东提出的思路和方案表示赞赏,并在资金上给予了很大支持。,1995年3月22日,农民日报发表产业化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在全国大报上第一次提出“产业化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产业化是农村改革自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又一次飞跃”。同年5月2日,农民日报一版头条发表评论员文章积极稳妥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全国大报中第一篇正面肯定农业产业化的评论员文章。,1995年下半年,温家宝同志来山东视察农村工作,对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995年11月初,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领导意见,人民日报派出时任经济部主任的艾丰同志和记者潘承凡同志,专程赴潍坊就农业产业化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至12月11日,人民日报以大社论的规格、超常规的篇幅发表社论论农业产业化,并配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