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第1课时 教案

上传人:Q** 文档编号:141240526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第1课时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第1课时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第1课时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第1课时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第1课时 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内容6.狼牙山五壮士第(1)课时备课日期月 日课型新授执教人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教学资源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激趣导入】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6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

2、定地区狼牙山区的一个真实故事。2.(板书课题并齐读)质疑:课题为什么用“五壮士”而不用“五战士”?【探究新知】 二、介绍作者和历史背景1.介绍作者:原名沈绍初,浙江吴兴县人,党员。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新张家口报社长,身体有残疾,一目失明。2. 写作背景:1941年秋,日军向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地区大举进犯,进行了残酷的“铁壁合围。晋察翼军区某部七连奉命抗击,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任务交给六班的五位战士。五位战士把敌人引到狼牙山顶峰,奋勇杀敌,扔完最后一颗手榴弹,他们纵身跳下绝壁,用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

3、舍身跳崖的事迹成了当时全国抗战军民的面旗帜,延安电台向全国做了广播。跳崖后幸存的战士是葛振林宋学义。 三、初读课文1、我会读、写生字词。生字:寇 副 榴 弹 抡 贯 棋 悬 沸 涧 雹 屹 悦 屈词语:日寇 奋战 险要 手榴弹 全神贯注 悬崖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攀登 居高临下 山涧 粉身 碎骨 雹子 屹立 眺望 喜悦壮烈 豪迈 不屈 惊天动地多音字:着 zhe(看着)zhu(穿着) zho(着凉)zho(着数)2、我会理解了其中一些词的意思,并会用之说话,如斩钉截铁、坚强不屈、昂首挺胸等。 崎岖:陡峭,不平坦。昂首挺胸:昂着头挺着胸,形容士气高昂。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悬

4、崖绝壁:形容高而陡峭不能攀缘的山崖。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3、我会较流利地读课文。(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师及时到学生中指导展示) 四、再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完成课后习题1的填空。 1.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

5、,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出示课件)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45)顶峰歼敌第五部分(69)壮烈跳崖。 3.讲讲这个故事 根据课文主要内容,按照叙述顺序,先自由讲讲故事,再小组内分享,指名全班交流讲这个故事。五、自读自悟(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五名战士无愧于“壮士”这一称号?用横线标出来。熟读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二)把自己画出来的内容大声地读一读,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三)小组内交流自读自悟的收获。【布置作业】字词:每个生字抄写6个写并写两个拼音,组一个词语。词语每个抄写5遍。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