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管理}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实战攻略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223278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X 页数:79 大小:1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危机管理}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实战攻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企业危机管理}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实战攻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企业危机管理}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实战攻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企业危机管理}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实战攻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企业危机管理}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实战攻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危机管理}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实战攻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危机管理}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实战攻略(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实战攻略,何元庆,当一切顺利 生命像一首甜美的歌曲 露出笑容是轻而易举的 难的是 当事情一败涂地 却依然微笑 -心理危机干预你准备好了吗?,何元庆简介,新时代教师标准,上得了课堂,做得了会场。 写得了文章,看的住水塘。 学得好法律,访得了家长。 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 解得了焦虑,破得了迷惘。 Hold得住鄙视,控得住轻狂。 忍得了奇葩,护得住自闭。 查得了案件,打得过嚣张。 看得出抑郁,辨得出躁狂。 懂得了精分,救得了自杀。,三个问题,你帮助过有自杀危险的学生吗?怎么帮的,你的感受是? 你是否觉得自杀是不道德的或是不负责任的? 你觉得自己具备帮助自杀者的能力了吗?,小测验,

2、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性格外向的学生往往比内向的更不容易自杀。 一个有自杀倾向的人开始恢复正常学习时,通常是危险已经结束的信号。 与有自杀倾向的人讨论自杀的问题可能会引发他下决心自杀。,讲座内容,危机中:预警与干预,危机后:追踪与支持,危机前:识别与评估,识别心理危机征兆 评估心理危机性质 确定是否需要干预,心理治疗+药物,心理咨询,社会支持,自我调节,药物治疗,心理疾病急性期,长期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亲友、师长帮助,学生靠自己渡过危机,药物缓解症状,配合药物治疗,个体、团体咨询,辅导员谈心、解决困难,渡过心理危机的方式,反思、读书、宣泄,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

3、状态下的学生或群体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具体包括: 1保证安全 2确定问题 3情感支持 4寻找资源 5制订计划 6执行计划,10多年心理危机干预的体会,心理危机的深层问题大部分是家庭中带过来的。 高自杀风险的很少。 中、低自杀风险的多。 精神分裂、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和神经症能导致心理危机和自杀、伤人风险。 教师有时不敢、不会评估,有侥幸心理。,评估学生是否存在生命危险,即自杀、他杀、自伤,冲动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评估学生是否已经丧失社会角色能力,是否与周围环境疏远或隔离,或者离开所处环境? 自杀是对学生心理危机评估中不能放松的心理防线。,正常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是否

4、需要干预?,心理危机与自杀风险,心理危机,有心理危机 不一定有自杀风险,有自杀风险一定有 心理危机,危机一般不持久且为自限性,如果未得到及时解决,可导致精神疾病、物质依赖、自杀、攻击他人等不幸结局。,危机干预的原则,(1)保障安全:危机干预的首要目标是保证被干预者的安全。 (2)聚焦问题:干预聚焦于个案的情绪冲突和情绪调节问题。个案的人格问题和其他深层问题不是干预的主要目标。 (3)激活资源:危机干预的主要途径是发掘和激活个案的内在资源,以应对生命中突如其来的危机和困境。,自 杀,自杀(suicide)一词源自拉丁文sui(意思是自己)和cidium(意思是杀死),自杀一词的最浅显的理解为刻意

5、杀害自己的行动。 凡由受害者本人积极或消极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受害者本人也知道必然会产生这种后果的死亡。,自杀的三个层次,特殊障碍的自杀风险(APA,2003),先前自杀经历38.40.54927.5 进食障碍23.1 双相障碍 21.70.31015.5 抑郁症20.40.29214.6 混合药物滥用19.20.27514.7 心境恶劣 12.1 0.173 8.6 强迫症11.5 0.143 8.2 恐惧症10.0 0.160 7.2 精神分裂症8.45 0.121 6.0 人格障碍7.080.101 5.1 酒精滥用5.86 0.084 4.2 癌症1.800.026 1.3 一般人

6、群1.000.014 0.72,障碍标准风险比%/年%终生,Adapted from A.P.A. Guidelines, part A, p. 16,据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和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自杀研究及预防中心的研究,中国自杀的预测指标依次为(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 (1)死前两周抑郁症状分很高; (2)曾经自杀幸存; (3)自杀时有急性应激事件; (4)死前一个月以上的时期内生活质量差; (5)死前两天有严重的人际冲突; (6)严重的慢性刺激; (7)朋友或有关的人曾经有自杀行为; (8)血亲曾有自杀行为; (9)死前一个月以上的时期内社交水平差。,同时存在有多种自杀危险因素使自杀的可能

7、性明显增加: 具有2个因素以下的只有1%死于自杀; 具有2个或3个危险因素的人中,32%死于自杀; 具有4个或5个危险因素的人中,82%死于自杀; 具有6个以上危险因素的人中,96%死于自杀。 在所有的自杀危险因素中,抑郁症居于首位。 在美国,一个普通人自杀致死的终身盛行率1.4%;曾企图自杀的机会率7%;曾患精神分裂症的机会率10%;而曾有抑郁症的机会率则为15%。,因素越多越危险,自杀风险的四个级别,20,危险警示:行为上,1威胁要自杀 2无法控制冲动 3暴躁 4有可用的致命方式 5之前曾有过自杀行为、自杀意图 6结束行为,如:撰写遗嘱,分送有价值的财物,预作死亡准备 7突然的行为改变。比

8、如做超出原本性格的事、情绪不稳等等,COPYRIGHT 徐凯文,21,自杀评估,1计划的特性计划内容是什么,计划得多详细 2方式的杀伤力选择的方法危险性多高 3选用来完成计划的方法的可行性 4在计划中帮助个案的可能性 5个案的自杀史 6心理疾病病史,谈话原则与识别自杀意念,直接询问法 不理想 你不想伤害自己,对吗? 理想 你想伤害自己,对吗? 最佳 当人们处在你的状态时通常都会有自杀的想法,你是否也有类似的想法?,原则:面对、正常化、具体化、支持、评估、积极关注。,自杀评估过程中的的注意事项,决不排斥或试图否认任何自杀念头的“合理性”。当有学生谈到自杀时,决不能把这一问题看作是“操纵性的”或并

9、不是真的想自杀。对每一次报告,不管是真是假,都要当“真”来看待; 倾听。处于危机中的学生,迫切地需要有人能倾听他所表达的信息,接受他(或她)所有的抱怨和情感; 直接面对危机。处于危机中的学生一般喜欢直接问及自杀问题,并能公开对此进行讨论。根据经验,在适当的时候直接询问这一问题并不能产生不良的后果。 及时与专家商讨。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及时与有关专家联系。任何事情都由自己一个人去处理是不明智的;,精神分裂症(一)定义,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

10、愈或基本痊愈状态。,(二)临床表现,感知觉障碍 思维及联想障碍 情感障碍 意志与行为障碍,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 幻听最常见:争论性的、评论性的、命令性的等。 幻视 幻触,Back,思维及联想障碍,情感障碍,妄想: 关系妄想、 被害妄想、 罪恶妄想、 夸大妄想、 物理影响妄想、 嫉妒妄想、 钟情妄想、 非血统妄想等。,情感迟钝或平淡,Back,意志与行为障碍,被害妄想可能导致的自杀与杀人,患者近半年来觉得路上有好几个人装扮为便衣警察跟踪自己,说:“我乘公共汽车他们就跟着上车,我换乘地铁,他们也乘地铁,我提前下车,他们也下车”,并认为这些人在自己的宿舍和家中装有微型摄像机监视自己

11、的行为,说:“他们怀疑我是特务,盗窃国家机密,吓得我不敢外出。”,Back,某学生,认为对方对自己有好感,主动表示自己爱慕之心,但遭到拒绝,患者认为是在考验他,且已默认。一天这位穿了一件红色外套,患者认为对方向自己表露一颗赤诚的心,觉得其他同学都很羡慕他们。当同学告诉患者,“对方已有男朋友,他根本不喜欢你”,但患者坚信这事不是真的。,Back,钟情妄想,阴性症状与早期识别,精神分裂症的三早:早识别、早诊断、早干预。 认知上的阴性症状:注意力减退、思维减缓。 情绪上的阴性症状:情感淡漠。 行为上的阴性症状:对自己的前途毫不关心、没有任何打算忽视自己的仪表,不知料理个人卫生。,(四)精神分裂症的干

12、预,药物治疗 早期、足量、足疗程,不能突然停药。 第一次发作治疗1-2年,第二次发作时间更长甚至终生服药。 1/3病人可获临床痊愈。 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50%的病人曾试图自杀,10%的病人最终死于自杀。,抑郁症,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近2倍 在分类学上,抑郁症属于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的特点: 以情感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一类障碍 情感障碍的种类: 抑郁障碍 躁狂障碍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核心症状 抑郁心境,对个体来讲肯定异常,存在于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里,且几乎每天如此,基本不受环境影响,持续至少2周; 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或愉快感; 精力不足或过度疲劳;,附加症状 自卑 自责、罪

13、恶感; 自杀(10%-15%) 思维或注意能力降低 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睡眠障碍 食欲改变伴有体重变化,三低症状,1. Simon GE, et al. N Engl J Med 1999;341:1329-1335. 2. Kirmayer LJ, et al. Am J Psychiatry 1993;150:734-741.,抑郁症患者可能仅有躯体主诉,一项国际性研究显示,1146例抑郁症患者中,躯体症状是 69% 患者自诉的唯一就诊原因 1 另一项研究显示,76% 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具有“躯体表现” (躯体主诉)2,69%,仅有躯体症状,31%,兼有心理和躯体症状,抑郁患者自诉的主要

14、就诊原因 1,总结:抑郁症,抑郁症属情感障碍 诊断标准包括情绪和躯体症状 抑郁症经常漏诊,经常治疗不足 抑郁症未加治疗,可造成患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活动性的自杀现象 必须急诊处理 必须住院 扩大性自杀要警惕,心境障碍之躁狂发作,一、躁狂发作: 特点: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言语行为)增强; 症状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语量增多; 思维奔逸、联想加快; 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三高症状,情感障碍都有伤人伤己风险, 精力充沛、活动增多、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鲁莽行为; 睡眠需要减少; 性欲亢进。 发作形式:轻型躁狂、无精神病症状躁狂、有精神病症状躁狂、复发性躁狂; 治疗原则:抗躁狂药物

15、、抗精神病药物。 双相障碍:抑郁与躁狂交替发作。 扩大性自杀要警惕,神经症 Synopsis,一组临床表现为情绪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强迫以及神经衰弱或疑病症状为主的轻性精神障碍。症状没有可查实的病理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简 介 Synopsis,神经症有很多种, 那么, 它们的共同特点 ?,共同特征 common point,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病程大多持续迁延,症状主要表现为脑功能失调症状、情绪症状、强迫症状、疑病症状、分离或转换症状、多种躯体不适感等,分 类 classification,恐怖症,躯体形式障

16、碍,强迫性障碍,神经衰弱,焦虑症,症 状 symptom,关于神经症,强调两点: 一. 可配合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与痛苦; 二. 危险性:有! 均伴有抑郁情绪.,人格障碍,人格障碍 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是待人接物方面),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人格障碍,偏执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表演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自:不知道我是谁? 行:冲动的行为与攻击性 关:很少有稳定的关系 情:剧烈的两极化情绪,心理危机工作对象的分类,危机中:预警与干预,报告领导 通知中心 预警家长 疑似确诊 报警处置,自杀干预原则,安全第一 团队工作 建立联结 共情理解 聚焦资源 跟踪随访,1.看护相关学生或指定相关人员看护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