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户验收楼地面验收标准教学幻灯片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220996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户验收楼地面验收标准教学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分户验收楼地面验收标准教学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分户验收楼地面验收标准教学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分户验收楼地面验收标准教学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分户验收楼地面验收标准教学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户验收楼地面验收标准教学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户验收楼地面验收标准教学幻灯片(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02 2002-04-01 发布 2002-06-01 实施,规范编制的原则和依据,以原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为主,与原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中有关检验项目内容合并后修定为强制性标准,并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相符合,同时与国家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中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相对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等14本标准组成系列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9-2002 总则 术语 基

2、本规定 基层铺设 整体面层铺设 板块面层铺设 木、竹面层铺设 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主要特点,建筑地面面层由于其材料品种较多,涉及到的工艺也日新月异,因此,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吸收了多年来地面施工的成熟经验,采纳了各地提出的建议性意见,考虑到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以及质量通病的防治,既体现了质量验收的结果,又能反映过程控制的阶段;既能与相应标准衔接,使用者很快适应,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又可以指导施工工艺的验收。,删除与增加内容,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对一些落后的工艺或难得使用的分项工程予以取消,如取消了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及硬质纤维板面层;对一些子分项工程进行了调整,如将变形缝和镶边的设置的内容

3、分别列人基本规定和基层铺设中,将木板面层和拼花木板面层两节调整为实木地板面层、实木复合地板面层和中密度(强化)复合地板面层3节;对目前流行的新材料予以增加,如增加了地毯面层、竹地板面层。,质量通病的防治,本规范虽是质量验收规范,但不仅仅是对结果的验收,其中对影响地面施工质量的通病,特别是对过程控制也提出了要求,如针对厕浴间地面防水,本规范第4.10.8条规定:“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O;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Omm。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

4、并明确了这是一条强制性条文。,质量通病的防治(续),针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容易产生板缝的问题,本规范第4.9.4条规定: 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铺设找平层前,板缝填嵌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相邻缝底宽不应小于2Omm; (2)填嵌时,板缝内应清理干净,保持湿润; (3)填缝采用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0。填缝高度应低于板面102Omm,且振捣密实,表面不应压光,填缝后应养护; (4)当板缝底宽大于4Omm时,应按设计要求配置钢筋。,质量通病的防治(续),第4.9.5条规定: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铺设找平层时,其板端间应按设计要求做防裂的构造捐施。,突出以人为本的要求,

5、本规范对涉及到人身安全和健康,以及室内环境保护等方面均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如第3.0.4条规定: 建筑地面采用的大理石、花岗石等天然石核必须符合建材行业标准天然石材产品放射防护分类控制标准中相关材料有害物质的限量规定。进场应具有检测报告。”这条规定主要是针对有的天然大理石、花岗石等石材放射性指标超标,对人身健庸构成影响而制定的。,突出以人为本的要求(续),又如第305条规定: 胶粘剂、沥青胶结料和涂料等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定。这条规定主要是针对胶粘剂、涂料等材料中所含有害气体,如苯对人身健康构成影响而制定的。,突出以人为本的要求(续),第3.

6、0.6条规定: 厕浴间和有防滑要求的建筑地面的板块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这是一条强制性条文,主要是针对在潮湿或有水的环境下,必须选用有防滑功能的建筑地面板块材料,以防人滑倒跌伤。特别是公共场所,如宾馆、浴池、桑拿等地方在设计与施工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质量验收,本规范质量验收应按照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的顺序来验收。 各类建筑地面的面层、垫层的检查应按照一般规定、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3部分进行。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应在各类面层子分部工程的面层铺设与其相应的基层铺设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全部合格的基础上验收评定。,质量验收组织形式,建筑地面工程完工后,施工质量验收应在建筑施工企业(

7、或承包商)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进行抽查评定。,检验规定,(1)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作为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可按每3层(不足3层按3层计)作为检验批。 (2)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所划分的分项工程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少于3间;不足3间,按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以10延长米为1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2个轴线为1间计算。 (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

8、不少于4间,不足4间按全数检查。,一般规定,本规范各章、节均有一般规定。一般规定是指同类型面层、垫层具有共性的要求,如适用范围、原材料、配合比、设计要求等。一般规定应原则掌握。,主控项目,主控项目通常是指定性的要求,其规定必须严格执行。 建筑地面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均必须达到本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认定为合格;凡达不到质量标准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处理。,一般项目,一般项目通常是指定量的要求,其指标应按规定执行。 建筑地面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一般项目80%以上的检查点符合本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时方为合格。同时,一般项目

9、80%以上的检查点符合本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他检查点(处)不得有明显影响装饰效果,并不得大于允许偏差值的50%为合格。凡达不到质量标准时,应按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处理。,强制性条文,本规范以黑体字标识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共8条。 本规范针对影响到人身安全和健康,室内环境保护,以及使用功能等方面均设置了强制性条文。按照建设部81号令的规定,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如第498条规定:“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的立管、套管、地漏处严禁渗漏,坡向应正确、无积水。”第4.10.10条规定:防水隔离层严禁渗漏,坡向正确、排水通畅。这2条规定主要是考虑到由于

10、楼地面渗漏引起纠纷而设置的。,资料,在验收建筑地面工程时,应检查下列工程质量文件和记录: 地面工程设计图纸和变更文件等; 原材料的出厂检验报告和质量合格保证文件,材料进场检(试)验报告(含抽样报告); 各层的强度等级、密实度等试验报告和测定记录; 各类地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文件; 各构造层的隐蔽验收及其他有关验收文件。,观感检查,建筑地面工程观感质量综合评价如下: 1.变形缝的位置和宽度以及填缝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抽查后作出评价; 2.室内建筑地面工程按各子分部工程抽查后分别作出评价; 3.楼梯、踏步等工程项目归类抽查分别作出评价。 以上3条是对应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11、50300-2001中观感质量综合评价而设定的。,1 总则,1.掌握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2.熟悉本规范是施工质量验收的最低标准; 3.了解本规范指定的目的以及与其他规范的关系。,3 基本规定,1.熟悉地面工程子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 2.掌握地面工程施工的材料要求; 3.熟悉地面工程施工工序和质量控制措施; 4.掌握地面工程水泥混凝土和水泥砂浆试块留置的要求; 5.掌握检验批的划分及检验方法; 6.了解地面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成品保护的要求。,4 基层铺设,1.了解基层的分类; 2.熟悉基层铺设材料质量、密实度、厚度和强度的要求; 3.熟悉水泥混凝土垫层分格缝留置的要求; 4.了解预制装配楼面结

12、构层板缝的处理; 5. 掌握隔离层施工的质量要求以及蓄水、泼水试验的要求; 6.了解填充层的施工要求。,5 整体面层铺设,1.熟悉整体面层的分类; 2.掌握各种整体面层施工材料质量、强度和厚度的要求; 3.熟悉整体面层的质量检查要求; 4.了解面层施工成品保护要求;,6 板块面层铺设,1.熟悉板块面层的分类; 2.掌握各种板块面层铺设材料质量要求; 3.熟悉板块面层表面质量检查要求。,7 木竹面层铺设,1.熟悉木、竹面层的分类; 2.掌握木、竹面层铺设时材料质量要求; 3.熟悉木、竹面层表面质量检查要求。,8 子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1.了解质量验收的条件; 2.掌握验收时文件要求; 3.熟悉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验收安全和功能要求; 4.熟悉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验收观感质量综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