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学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2)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220835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寓言四则》学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寓言四则》学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寓言四则》学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寓言四则》学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寓言四则》学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寓言四则》学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寓言四则》学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 寓言四则知识目标了解几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和寓意。能力目标学习改写及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言,培养健全人格。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重点)2.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 在遥远的古希腊,生长着一颗枝繁叶茂的智慧之树,据说只要认真地品尝了它果子的人,都会学得一份聪明。你们想尝一尝它的果实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棵树,走进伊索寓言,品尝它的智慧之果。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 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2 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

2、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3 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赫耳墨斯是个妄自尊大,没有自知之明的人。4 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教学备注】教学提示在故事中,赫耳墨斯的表现是一笑、二想、三问 ,可引导学生抓住“笑”

3、字,品味赫尔墨斯的形象。目标导学二:学习蚊子和狮子 1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蚊子和狮子的战斗,战胜了狮子;但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粘住。2品析蚊子挑战狮子的动作描写,分析蚊子形象。 “吹着喇叭”进军前的号角,充满自信;“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冲”面对强敌,勇敢无畏,一往直前。3蚊子为什么战胜了狮子,却败给了蜘蛛? 狮子狂躁、乱了阵脚,蚊子用智谋战胜了狮子。战胜了狮子的蚊子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结果撞上了蜘蛛网。4这是一个古老的寓言,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可以联系生活,从不同角度分析。 寓意一:善于分析问题,要懂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扬长避短

4、。 寓意二:从蚊子出发,取得成绩不要得意忘形,要谨慎,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寓意三:人要有自信。 寓意四:狮子战败后,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可见,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寓意五: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失败者,也没有永远的胜利者。学法指导提取蚊子和狮子这一故事的寓意,可从以下角度入手:(1)从蚊子这个角度来考虑。(2)从狮子这个角度来考虑。(3)从蜘蛛这个角度来考虑。(4)联系蚊子、狮子、蜘蛛三者来考虑。目标导学三:对比方法探究比较蚊子和狮子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在结构和写法上的异同。(1)相同点:结构相同。都是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2)不同点:表现方法不同。赫把神当作人来写。蚊则用拟人手法,赋

5、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表达方式不同。赫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蚊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目标导学四:展开想像,续编情节如果蚊子将要送命的一刹那,一阵风吹破了蜘蛛网,蚊子幸运的逃出来,蚊子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经历呢?请续编寓言故事。故事续编一:蚊子幸运逃生后,变得更加狂妄自大,于是逢物便吹嘘自己将狮子打败的事迹,却隐藏了自己将丧生蛛网的情景,在它的海吹下,所有的动物都用崇拜的眼光看它。蚊子变得更加目中无人了,飞行都不看方向,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应该为自己让路,因为自己打败过狮子要成为百兽之王了。却没想到撞到了一棵大树,撞死了。 故事续编二:蚊子幸运逃生后,边飞边说:“哈哈!蜘蛛,怎么样,被我

6、逃脱了吧。我告诉你吧:没有一样动物可以战胜我的,我不仅强大,而且运气无人能比!”蚊子又再次吹起了喇叭,昂着头高傲地飞走了。这时,一只青蛙跃身而起,吐出了舌头,蚊子一下子被舌头卷住了,被青蛙吃进了肚子。故事续编三:蚊子幸运逃生后,心想:“哎,幸亏有这么一阵风,要不然我就会成为蜘蛛的盘中餐了。这都是我得意忘形的结果。我以后可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否则那后果就更严重了。”从此,我们看到的是一只谦虚的蚊子。 教学提示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三、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直译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2 加深对寓言的认识,尝试续编和创作寓言。3 培养学生对阅读文言文

7、的兴趣。教学难点对“祸福相倚”的认识,即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的哲学思想的理会。并能举出生活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例子来。教学重点1 学会查字典注音释词,学会用多种方式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2 掌握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文言文翻译方法。3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教学方法 1.力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 2.采用多种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用具 准备多媒体课件,内容切合实际,精简实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一、智子疑邻学习1、全班朗读智子疑邻2、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3

8、、再读寓言,教师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并解释加点的词。4、问题讨论: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试概括。二、塞翁失马学习1、说一个生活中的故事,引出淮南子里塞翁失马。2.讲解课文出处,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人编写的淮南子,故事精短,有较强的思想性,哲理性。3.教师范读课文。提出背诵要求。教师可亲自背诵课文,以作示范。以激励学生背诵课文的信心。4.学生分组研读课文,屏幕投影打出生字注音,重点词语的释义填空题。学生查字典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弄清字词音义,为下步分析和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屏幕上投出故事原文抽掉标点的塞翁失马,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样的

9、好处,叫同学用心记住课文的停顿,并学会文言文句读,感悟文言虚词作为停顿标志,揣摩句意。5.请一个同学上台来主持,全体同学做图配文活动。电脑屏幕打出十幅剪纸塞翁失马图片。每打出一幅,请一个同学根据原文和画面,配套写出有关解说词。时间10分钟。6学生在答出原文之后,主持人要学生口头翻译文言文语句。如果有困难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帮助之。要提醒同学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语句要通顺,字字落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要训练学生字字对译的能力。7.引导学生初步理清文意,概括塞翁失马的寓意。明确: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的祸与福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8、课文内容分析:这篇文章的主要线索是:失

10、马将马堕马保马(父子相保)情节一波三折,失马吊之此何遽不为福将马贺之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堕马吊之此何遽不为福乎?它表明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祸福可以转化的。明确:文章可以分为四层。分别在其父曰“此何遽乎?“之后,和最后。层意如线索而所归纳的,可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概括。下面请几个同学谈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塞翁失马”,可以放开来谈。不要局限于校园生活。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耳闻目睹的事。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活动。教师要尽量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充分享受发言的乐趣。不要把学生思维固定在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这一个思维模式上讨论后,叫学生写寓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概括学了寓言四则后

11、,寓言的特征。、提供几个参考题目:塞翁新传可以发挥同学们的想像,写出课文之外的故事来。塞翁之子可以塞翁儿子的身份,联想其后来跛腿之后的生活,他有没有继承塞翁的衣钵。也成为了一个“善术者”呢?他是不是也明白了生活中的祸福关系呢?也可以写其他的寓言故事.但是要求写出“祸福相倚”这样大致相当的主题。三、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思考和练习题,然后,课外阅读一本书中国寓言作品选可向学校图书馆借。收集学生作品归类整理,以便向学校推荐。教学反思可取之处点击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改编寓言让学生了解到原来寓言的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取决于作者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依照寓意来布置寓言故事情节。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不足之处在学习后两则寓言时,我采取的是和学生合作一起翻译课文,学生翻译有困难时,先互相帮助尝试着翻译,出现问题时,教师纠正。可是,在最后一点翻译时,还是陷入了教师为主这个泥潭,出现了失误。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