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国际贸易措施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220827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国际贸易措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第5章国际贸易措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5章国际贸易措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5章国际贸易措施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5章国际贸易措施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国际贸易措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国际贸易措施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国际贸易措施,第一节 关税措施 第二节 非关税措施 第三节 出口贸易措施,第一节 关税措施,一、概述 1、涵义:是进出口货物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特点: 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关税的税收主体和客体是进出口商和进出口货物 关税具有涉外性。,3、作用: A、增加本国财政收入 B、调节进出口贸易 a、出口方面 b、进口方面 c、贸易差额方面,二、 关税的主要种类,1. 据征收对象的流向分 (1)进口税(Import Duties):海关对本国进口商征收的税。 最惠国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进口的商

2、品。 普通税:与该国未签订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进口的商品。 如:美国公布金银最惠国税27%,普通税110% 二战后,多数国家加入GATT或签订了双边的贸易条约或协定,相互提供最惠国待遇,故最惠国税称正常关税。关税垒壁即高额进口税。,(2)出口税(Export Duties):出口国海关向出口商征收的关税。 多数国家不征收,否则削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征收目的:财政收入,此种税率低;保证本国生产或本国市场供应。如瑞典对木材征税,保证国内纸浆业。 (3)过境税(Transit Duties):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税称为过境税。 最早产生于欧洲各国,但目前很少征收,多数国家

3、只征收少量的准许费、印花费、登记费等。,2.按征税目的划分 (1)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即收入关税。财政关税不是主要的,在财政收入中比例很少。征收的三个条件: 国内不能生产或无代用品而必须进口的商品; 在国内有大量消费; 税率适中,过高则阻碍进口。 (2)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以保护本国工业或农业为目的而征收的。分为: 工业保护关税(幼稚工业,垄断工业) 农业保护关税(美国大量农产品输出后,多国征收农业保护关税)。,3.接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划分 (1)进口附加税(Import Surtaxes):除一般关税以外额外征收的关税,称特别关税。一般

4、为特定的临时性措施,目的: a.应付国际收支危机,维持进出口平衡。b.防止外国商品倾销。c.对某国实行报复、歧视。 主要有: (a)反贴补税(Counter-Vailling Duty):对于直接或间接接受任何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反贴补税不大于补贴额)。 (b)反倾销税(Anti-Dumping Duty):对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2)差价税(Variable Duty):差额税。 当某种国内生产的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的价格时,为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力,保护国内生产和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 有两种征收方式:(1)直接征

5、收差价税;(2)征收一般关税外再加国内外差价税。 欧共体对农畜产品统一市场、统一价格,对进口农畜产品统一征差价税。有两种情况:(1)成员国:目的是实现统一价格;(2)非成员国:目的是排挤他国农畜产品大量进入西欧市场。 举例:欧共体征收差价税的方法(Target Price)。,例:欧共体征收差价税的方法(Target Price),TP=2元/kg, Ct=0.5元/kg, Tsp=TP-Ct =1.5元/kg Tax=Tsp-Pm=1.5-1=0.5元/kg,中心市场 TP=2,Ct=0.5,Tsp.=Tp-Ct=1.5,Tax=Tsp-Pm =1.5-1=0.5,口岸线 (关境线),某国1

6、,某国2,某国3,Pm=1 (C.I.F到岸价格),例:欧共体征收差价税的方法(Target Price),(1)制定目标价格(指标价格):共同市场内生产效率最低、成本最高的内地中心市场的价格。一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 TP=2元/kg (2)确定入门价格(门槛价格:Threshold Price)=目标价格-进口港到内地中心市场的运费等一切开支。 Tsp=TP-Ct=2-0.5=1.5 (3)差价税额=入门价格-进口价格 Tax=Tsp-Pm=1.5-1=0.5元/kg,(3)特惠税(Preferential Duties):优惠税。对某国(地区)进口的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

7、4)普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待遇。 目的:增加发展中国家外汇收入,加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目前有30多个发达国家实行了普惠制(欧、日、美、加、澳、德等),170多个发展中国家接受普惠制。,提供普惠税的规定: 对受惠国或地区的规定。(美国:社会主义) 对受惠商品的规定。(制成品、半制成品) 对受惠商品的减税幅度的规定.(普惠制税率-最惠国税率) 对给惠国的保护措施的规定。如:免责条款,预定限额,竞争需要标准)。 对原产地的规定。(包括:原产地

8、标准、直接运输规则、原产地证明),4 按征税的方法分类 (1)从量税(Specific Duties):按商品的重量、数量、容 量、长度和面积等标准征收的税。 多数按重量计:毛重, 半毛重(=毛重-外包装), 净重 (2)从价税(Ad Valorem Duties):按商品的价格为标准征收的税。优点: a.在价格波动的情况下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b.比较简单;c. 税负公平(高质量、高价格、高税收),关键:确定“完税价格” C.I.F : 到岸价格,等于成本+保险费+运费。(cost+Insurance+freight) F.O.B: 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格。(Free On Board) 法定

9、价格: (3)混合税(Mixed Duties):复合税。从价从量同时征收。 如:日本对进口6000日元以下的手表,征收15%从价税,150日元从量税。 (4)选择税(Alternative Duties):从价从量两种税同时规定,选择其中最高者征收。,5 按关税保护的程度和有效性划分 (1)名义关税(Nominal Tariff): 某进口商品进入该国关境时,海关根据海关税则征收的关税。 名义保护率=关税额/完税商品价格 如:某进口商品的完税价格为20美元,加收进口关税2美元,实际进口价格为22美元,其中的2美元就是按10%计征的关税额。这10%的税率就是名义关税率,也叫名义保护率。,(2)

10、有效关税(Effective Tariff): 含义:用进口税率与某种加工产品的增加值之比来衡量的税,它是对工业品增加值部分的从价税。,公式: 1. E=T/V (T:名义税率; V:该行业最终产品增加值比例) 如进口一件羊毛衫,完税价格为100美元,其 中的原料成本为50美元,增值部分为50美元。 现在只对羊毛衫征收20的名义关税,结果进 口羊毛衫的销售价格为120美元。 其有效关税率为:205040。,2. E:有效关税保护率; T: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保护率 t: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保护率P:原材料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率 3.E=(W-V)/V E:有效关税保护率; W为国内加工增值;

11、V为国外加工增值 结论:Tt时,ET; T=t时,E=T; Tt时,ET,例:国际市场上自行车售价为200美元/辆,原材料成本为140美元/辆。如果, a)对自行车征收10%的进口关税,对原材料征收5%的进口关税, b)10%,12% c)10%,10% 则,有效关税保护率分别为多少?,D,d,O,g,三、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贸易小国的关税效应 1、价格效应:指征收关税对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 的影响 2、消费效应:指征收关税对进口商品消费的影响 消费者剩余减少了a+b+c+d 3、保护效应:又叫生产效应。对进口国进口替代品生产的影响. 国内厂商的利润增加了a 4、税收效应:对国家税收收入发生

12、的影响. 增加了c 5、再分配效应:指进口国国内各利益集团的收入发生转移. 消费者剩余a转化为生产者剩余,c转化为政府收入 6、净经济效应:征收关税造成了国民利益的净损失b+d,其中b为生产净损失,d为消费净损失。,第二节非关税壁垒措施,一、非关税壁垒的概述 1、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s-NTBS) 涵义:是指除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2、特点: 灵活性与针对性; 有效性和直接性; 隐蔽性和歧视性; 3、非关税壁垒的作用 对发达国家的作用:限制国外商品进口,保护本国“夕阳” 产业,保障垄断利润;作为国际贸易谈判法码,争夺国际 市场;进行贸易歧视的手段,作为实

13、现政治利益的工具 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限制非必需品进口,节省外汇; 保护本国民族工业和幼稚工业;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摆脱 发达国家对本国经济的控制和剥削,二、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一)进口配额制:,绝对配额,关税配额,全球配额,国别配额,自主配额,协议配额,进口商配额,进口配额制,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s System),又称进口限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半年和一年)以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更高的关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进口数量限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绝对配额

14、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进口。这种方式在实施中,有以下两种形式: 全球配额,即对于来自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直到配额用完为止; 国别或地区额配,即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商品分别规定不同的限额,超过配额的便不准进口。,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在一定时期内,对规定的关税配额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附加税和罚款 优惠性关税配额。即对关税配额内进口的商品给予较大幅度的关税减让,甚至免税;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征收原来的最惠国税。欧盟在普惠制实施中所采用的关税配额就属此类。 非优惠性关税配额。即对关税

15、配额内进口的商品征收原来正常的进口税,一般按最惠国税率征收;对超过关税配额的部分征收较高的进口附加税或罚款。例如,1974年12月,澳大利亚曾规定对除男衬衫、睡衣以外的各种服装,凡是超过配额的部分加征175%的进口附加税。,关税配额与绝对配额的区别,关税配额与绝对配额的主要区别在于: 绝对配额规定一个最高进口数额,不能超过, 关税配额则表现为,超过额度仍可进口,只是成本将增加。,(二)“自动”出口配额制 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规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 “自动”出口限制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日纺织品贸易中。

16、到了60、70年代,“自动”出口限制被广泛采用,范围已从纺织、钢铁、小汽车扩大到彩电、电子元件、和船舶等,甚至涉及到一些农产品如奶酪、苹果、肉类等。 它与绝对进口配额制有何不同?,区别: 第一、自动出口配额制由出口国直接控制出口商品数量; 进口配额制由进口国直接控制进口商品数量。 第二、自动出口配额制带有被迫强制性的特点;进口配额制具有自动强制性的特点。 共同点:对进口国来说,都起了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自动”出口限额制一般采取两种形式: 1)单方“自动”出口限制。即由出口国单方面自行规定出口到某国的限额,以限制商品的出口。 单方“自动”包括:政府规定配额并予以公布,出口商必须向有关机构申请配额,领取出口授权或出口许可证才能输出; 出口国的出口厂商和同业公会根据政府的意图规定额度控制出口。 单方“自动”形式上是出口国单方的自愿行为,但事实上总是受到进口国警告,或受到进口国的压力,才由出口国作出的。,2)协议“自动”出口限制。即由出口国与进口国通过谈判的方式签订“自限协定”(Self-restri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