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财政学》第七版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培训教材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217762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财政学》第七版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财政学》第七版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财政学》第七版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财政学》第七版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财政学》第七版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财政学》第七版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财政学》第七版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培训教材(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 政 学,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LOGO,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之二,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第三节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Chapter 5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The purchases of the government II,5.1 Analysis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general 5.2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s 5.3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agricu

2、lture 5.4 Fiscal investment and loan program (FILP),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笔政府支出所能引起的国民收入由三部分构成: (1)t时期的政府支出,直接增加当期总需求gt (2)该笔支出转化为国民收入,按边际消费倾向转化为下一期的消费 Ct=Bgt-1 (3)由个人消费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投资,称为引致投资,v表示加速数(资本-产量比率) it=v(Ct- Ct-1),LOGO,政府投资的增加可以通过增加需求来增加国民收入,但增加的收入会转化为消费,为满足增加的消费而进行的引致投资要求足够的储蓄才能实现均衡增长。,LOGO,研究与安排投资规模必须

3、考虑的三个问题:,(一)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特点: (1)政府投资可以微利或不盈利,但能极大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2)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可靠,多为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政府投资集中于“外部效应”较大的基础产业和设施 范围:由于政府投资侧重于社会效应,具有开发性和战略性的特点,一般投资于社会公益性、公共服务领域和基础投资领域,因而主要服务于弥补市场失效,维护市场配置功能,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目的。如具有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功能,二、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二)政府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

4、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直接调控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结合非政府投资的状态,安排政府自身投资的方向、规模与结构,使全社会的投资达到优化状态。,间接调控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并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折旧政策等,来制约非政府投资的条件,调控非政府投资的方向。,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功能,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方式:,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 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表5-1 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表5-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LOGO,(三)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就业创

5、造标准,标准,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的投资项目 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这种标准是强调政府应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 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的项目,LOGO,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LOGO,基础设施,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同生产条件。

6、基础设施是处在上游的产业部门,基础设施投资是一种社会先行资本。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构成其他部门(也包括本部门)必需的投入品和服务,如供电、供水、道路和交通等等,1基础设施生产的规模经济性 2资本成本比维护成本和经营成本大得多 3项目建成之前有很大一部分成本须投入(沉没成本高) 4行业的进入和退出成本很高 5建设和回收期长,基础产业与一般产业的关系产出模型图,日本、韩国 : Q1A Q2B Q3,LOGO,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的特点,可以由市场提供、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混合提供,LOGO,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5私人出资、定

7、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 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2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4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三峡工程多渠道筹集建设资 三峡工程开工以来,通过国外出口信贷及国际银团贷款、企业债券、国内商业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资,比原筹资方案减少支出23.5亿元。这套既适应市场机制又符合巨型工程实际的筹资体系,不仅保证了三峡工程建设资金及时到位,而且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的资金管理和概算控制探索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小案例,三峡工程预计总投资不超过1800亿元,到目前为止,三峡工程已累计筹集到位资金926亿

8、元,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其中,国家投入的资本金,即通过全国电网征收的三峡建设基金和葛洲坝电厂发电收入,占工程投资总额的60%。这笔稳定的三峡资金来源,不仅解决了工程建设初期的建设风险与资金需求两者间的矛盾,而且减轻了三峡工程的财务压力。,小案例,除运用国家政策筹资外,三峡总公司还积极利用国内金融机构贷款。如国家开发银行从1994年至2003年每年为三峡工程提供贷款30亿元,总额300亿元,贷款期限15年。三峡工程还使用了部分中短期商业银行贷款和商业承兑汇票,满足中短期资金需要,改善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1998年分别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签订了总额为40亿元、30亿元、30亿元

9、的三年期贷款协议。,小案例,国家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贷款约占三峡工程投资总需求的20%。三峡总公司还尝试资本市场融资。1997年,三峡总公司首次进入国内资本市场,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第一期企业债券(96三峡债),募集资金10亿元,期限3年。此后,又分别于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发行98三峡债、99三峡债、01三峡债、02三峡债。,小案例,到目前为止,三峡总公司累计已发行五期企业债券,募集资金160亿元,按期兑付到期债券本金20亿元,债券余额140亿元,有力地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企业债券募集资金最终约占三峡投资总需求的10%到12%。,旷乾(商学院),小案例,1997年,又委

10、托国家开发银行同国外银行签订左岸机组招标利用外资协议,总金额11.2亿美元,主要为出口信贷和商业贷款。由德国、法国、加拿大、瑞士、西班牙、巴西、挪威七个国家提供的出口信贷约占60%,期限19年到21年;以德累斯顿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与香港汇丰银行为牵头行的银团提供的商业贷款约占40%,期限15年到17年,参与提供贷款的银行达到26家。,小案例,1999年,三峡总公司通过左岸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的国际招标采购,再次成功引进外资1.8亿美元。三峡工程还利用国家外汇储备贷款1亿美元用于进口大型施工设备。据统计,出口信贷约占三峡总投资的6%到8%。截止去年底,三峡工程比原总体筹资方案的资金流少支付23.5亿

11、元。节约成本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发行企业债券,逐步加大直接融资的比例。,小案例,三峡总公司累计发行5期共160亿元企业债券,有效地降低了融资成本,截止去年12月31日,与各年银行长期贷款成本比较,实际利率指标下降1%以上,共计节约利息支出3.58亿元。争取国家财政贴息政策。从1994年开始,国家对三峡工程使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实行财政贴息政策,截止去年底,累计贴息19.56亿元。短期资金与中长期资金搭配使用,调整债务结构。,小案例,为满足中短期资金需要,改善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1998年分别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签定了总额为110亿元的三年期贷款协议,通过借新还旧,蓄短为长,

12、替代部分长期资金,其利率比长期贷款低一个档次。与企业债券发行相配合,每年有计划地使用部分临时周转贷款,期限在半年以内,债券资金集中到位后立即归还。,小案例,采取公开询价等市场手段,降低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去年初,首先对商业银行贷款条件进行公开询价,各商业银行均承诺在人民银行政策范围内给予最大的利率优惠,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随后,国家开发银行也对未提取使用的贷款额度给予10%的利率优惠。通过对上述筹资手段的不断优化,近年来,筹资成本一直呈下降趋势。,小案例,2002年三峡工程各类负债加权平均综合利率5.59%,比2001年降低了0.30%。三峡工程整个建设资金成本合理,资本

13、结构良好。根据一、二期工程建设进展情况,预计三峡工程总投资可以控制在1800亿元以内。去年,三峡总公司以原葛洲坝电厂发电资产为基础发起设立了中国长江电力股份公司,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上市。,小案例,股份公司上市所募集的资金及今后持续融资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三峡电站已投产的机组,三峡总公司出让机组可提前获得大量资金,也可解决三期工程资金缺口。 阅读思考:分析我国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式,讨论如何提高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小案例,第三节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一、 财政对“三农”投入的重要意义,二、 政府(财政)必须介入“三农”投入的理由,三、财政加大“三农”措施和力度,一、 财政对“三农”投入的重

14、要意义,(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协调发展 (三)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属重要产业。我国人口众多,13亿人口吃饭,部分穿衣的问题都是由农业或绝大部分由农业提供原料来解决。我国在建国之初就把农业定在基础的地位,随着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的产值呈下降的趋势,这是历史的必然。但它的基础性却凸现出来了。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自1994、1995以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尖锐地问道: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作为一个小国,农业出现了问题,可以由进口来解决,但作为向中国这样的大国,倘若农业大面积出现问题,即使能由进口来解决也会引起世界粮食市场的巨大

15、动荡,这就难怪国际上有了中国“人口威胁论”了。可见,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喻其为“政治商品”是不过分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二、政府(财政)必须介入“三农”投入的理由 (一)农田基础设施属于局部范围内的公共物品即公共池塘物品,对分散经营的农户来说,它无力也不愿投资与农田基本建设,这必须由(地方)政府来投资,进行资源配置。 (二)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靠自身难以实现自身发展的积累。、 (三)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三、 财政加大“三农”措施和力度 (一)全面取消农业税。 (二)财政补贴。 (三)支持农业综合开发。 (四)大力推进农业

16、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各项支出及其比例,农业在GDP中的地位,在WTO农业协议执行以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大幅度削减了价格支持力度,而以更大幅度增加了直接收入补贴和其他高额的、名目繁多的保护和支持。美国、欧盟、日本的农业补贴2002年高达3000亿美元,占世界各国农业补贴的80%。目前这些发达国家农场主的收入有40%左右来源于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尤其是美国,2002年5月布什政府签署了农业安全和农村投资法,宣布大幅度提高农业补贴,决定在2012年前将联邦补贴提高67%,总计达1900亿美元。这一法案违背了美国自乌拉圭谈判以来削减农业补贴的国际承诺,一出台就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但布什政府坚持强权主义,导致2003年坎昆会议的失败,使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实行抽农补工的政策,农民已为国家工业化进程贡献了50年的积累。国家对农业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