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浅谈老子哲学之人生观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121564 上传时间:2017-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8.1浅谈老子哲学之人生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08.1浅谈老子哲学之人生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08.1浅谈老子哲学之人生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08.1浅谈老子哲学之人生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08.1浅谈老子哲学之人生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8.1浅谈老子哲学之人生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1浅谈老子哲学之人生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老子人生观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正是因为在某些方面有其不同凡响之处。无论六韬三略还是世说新语不仅在各自的领域独树一帜,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笔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与精神盛宴。如今,一股视听冲击正从千年前的李耳笔下冉冉升起。总体来说, 道德经包括宇宙、人生、政治三大内容。宇宙观即天道是人生观、政治观的基础,而人生观应是老子思想中最值得咀嚼品味的瑰宝。“道”字的古字字形与今相近:左边从“走” ,右边从“首” 。走者,运动也;首者,乾也。所以, “道”即为运动的天,或者叫做天的运动规律。 “德”者,一心为多人也。 道德经者,即讲述德与道的关系也,也就是一本告诉人们一心为众就是符合道的著作。“大成若缺,

2、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这是老子提倡的一种人生境界:最完美的东西,要留有一点空缺;非常充盈的东西,要留一点空档,这样就有一种人生的张力,生命的抬力,有一个后劲儿。“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一切都在辨证统一的大道之下变得明朗清爽,说道是万物之源虽无科学考证,但却是可以担当世间万物的纽带。有道,便有大彻大悟的安定,便有万众一心,便有大同世界。2“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夫惟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故大国以下小国,

3、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我们且不讨论老子的另一些令人伤感消极的乌托邦式理想,单从这三句,便足以肯定这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政治家。在当下反战思潮一浪接一浪的背景下,看到这些透彻如理的反战思想及国家之间关系的正确处理,怎能不使人震惊。一个个国家在这片土地上组成了庞大的社会体系,就像人一样,只有妥善安排好各方关系,才能使自己尽享人生清凉意境。“道”中所体现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讲究珍惜身体;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主张柔而不争。这样的哲学势必终生受益。季羡林先生在三论人生一文中,谈到伦理道德时,季先生说:“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本性的

4、,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先生警示我们:“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的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且,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3私。 “私念,人生来俱有。收敛的好,便被称为大公无私;显露的多,便成了见利忘义。在镰刀旗帜感召下,共产主义,小康社会须有更多无私的人挺身而出去创造一个崭新的时代,去开辟一个

5、光明的未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这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则润万物而不争名利,甘愿居于众人厌恶之地,这就获得了接近于道的处世方式了。崇尚善良要像水之向下流一样,自觉而行,不需外力;处世要像水一样,融万物而不争,不弃卑微,不辞涓流,广采博纳,融汇百川;做人要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坦诚无伪,洁身自好,如际遇污秽要尽快过滤沉淀以鉴分清浊;做事要像水一样,不偏不倾,公平公正,不管遇到多少挫折,都要在蜿蜒曲折中奔流到海;对境遇要像水一样,不择不剔,随遇而安,既有随方就圆的灵活性,又有秉性不移的原则性。“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

6、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善与和本就是一家。用水的性格来歌颂上善之人的品质是再贴切不过了。水,一柔,二畅,三滋润万物而不争。水,静水流深;静,是生命的内涵;流,是生命的体现;深,是生命的慰籍。老子也要求我们强化自我修养,排除私欲,不露锋芒,超脱纷争,混同尘世,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颇的心态对待一切人和物,这也是“和”对人的要求。世事都怀4抱着一颗平和的心去应对,相信“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没有任何两个人走过的道路是一模一样的,就像世界上的叶子没有两片呈现完全相同的脉路。因此,不必担心自己所走着的这条

7、 “和善”的道路旁边会有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先哲已向我们道明一切,抛去了浮华与堂皇的厚重外衣的心灵是澄澈纯洁的,是不濯淤泥的,是永远不会理睬世俗鄙陋的目光的。这确乎有些余秋雨对成熟所下定义的味道,心有多大,世界便有多大。信然。“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矢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智慧人生,从自我反省发端。一个人倘若能不断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和饱满的精神风貌。反省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查漏补缺,更给予人们一次重新

8、认识自身的机会,当我们了解了不足与前进的目标,便会乘着前进的动力风雨无阻。于是,想起汪国真的一句话:“我从来不想是否会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风雨兼程。”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远方遥远的呼唤罢。自我反省的目的便是铸造完美的人格,它不看重外在表露,而珍视内在生命的含藏精微与款款流淌的溪流般从容。正如大智若愚般聪颖的人格,若缺、若冲、若拙、若讷“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故贵以贱为本,交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为孤、寡、不谷,此解以贱5为本邪?解手?故至数舆无舆。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天下之主柔,驰聘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人生在世,自有各种利益矛盾在每天不

9、停的上演。不争则无忧,不怨则无恨,不贪则无失,不流则无动。这四句是对上文最好的诠释,也是辨证唯物的真正体现。内心然起的欲望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猩红诡异,不知几时会灼烧了自己的心房。让水的柔情淹没它的锋芒,让水的刚阿洗涤它的污浊。欲望在左,道法在右,一切尽在自然之中。“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谍,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从小,我们就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中领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10、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深长意味。直到后来,我看到美轮美奂的蒙古腾格里草原变得狼籍遍野,荒漠横行;我听到呼啸的沙尘暴从耳边咆哮着扫荡而过,席卷着藏羚羊的哀鸣,幽幽的,抽干了谁的心泉。高原红柳的嘶心裂肺的哭喊,无家可归的蒙古狼无可奈何的狼嚎;我感受到水,生命之水,正从周遭缓缓蒸发,她宁可回归苍穹母亲甜蜜而稳妥的束缚,她不愿自己原本清冽的身体变得腐臭浊黑,她想再欣赏那些灭绝物种曾经欢畅淋漓的身影荡然无存。或许,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人类的进化罢,还有更好的解释吗?我们还有一颗心,一双手,去尽全力挽救这个硕大无边的垂危病人,也还我们的子孙一片蔚蓝的天,千6里之行,始于足下。左传里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

11、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立德,不为不朽,为活得更快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去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纵观全书,仅有第十六章较详细地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这是一切存在的本性,因此,不必多说,一切尽在虚静的掌握之中。孔明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又说:解宁静无以致远,解淡泊无以明志。清静、冷静、宁静、安静、笃静、平静、镇静、恬静、淡静、明静云云,这些稍举出的词语便可切实张显出人生的唯美境界,静了才会虚,虚了就会空,空了就能明,明了可以聪,聪了将有慧,绘就大智人生。世间万物起源于一个静点,一潭奇幻莫测的渊,一柱香的亮灭,一串纯真的想法。若想评判一个人的内在德行与品质,

12、就去观察他(她)静坐、静思、静想时的神态吧,那便是人类最真实的表情。看过一副画,尼德兰的帕提尼尔的作品。解释这样说:“天堂和地狱,并没有这么远。也许隔一层纸,烟蒂轻轻一吻,便润开了生死之门。门槛便是那缕轻烟,眨眼你就飘远。你赤裸裸来时是初秋,十月的金光披一身金氅;你厚重的素装预告了世俗的寒冷,九鹤山上翔舞着磷火。你用血和肉添一把柴薪,天堂一个寒冷的春,地狱一个温暖的冬。 ”辨证既是道的本源,也在我们的心中。在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中,有一段溢美老子之辞,是这般赞美的:太清宝诰,至心皈命礼。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7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气。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毋庸置疑,老聃留下的不仅仅是几本著作,一幅画像,无数子弟门生,还有后人的一簇温热的心和一捧敬仰之情。人生观与我们脚下走过的路都是我们自己的,边走边寻觅着,希图在历史的丰碑上刻些什么,其实,我们在探询一位哲人思想轨迹的光阴罅隙,历史终究是动了的。经贸学院 金融学专业 080309243 尹璐139490597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