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技术要求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41209777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技术要求(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43.020T 40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XXXXXXXXX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gas tightness detection and subsititution of onboard hydrogen system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7/T XXXXXXXXX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检测平台及仪器仪表要求15技术要求26检测方法47检测报告4附录A(资料性附录)出厂前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报告6附录B(资

2、料性附录)装车后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报告7附录C(资料性附录)置换报告8参考文献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科泰克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潍坊公共交通总公司、山东国创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凤文、王钦普、衣粟、赵强、王昕雨、李力军、王宏亮、何彬、亓永、张安文、刘雷、王文博、高华兴、张小鹏。本标准为首次发布。9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技术要

3、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的检测平台及仪器仪表要求、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工作压力不超过70MPa、贮存介质为压缩氢气、工作温度不低于40且不高于85的储氢气瓶及其附件组成的车载氢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6990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GB/T 3487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氢系统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2699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气密性

4、检测gas tightness dection用于检验容器及各零部件连接部位是否有泄漏现象的试验。3.2置换subsititution用置换气体给容器增压,然后保留一段时间,再排出气体,以此将杂质气体含量降低到技术标准要求内。3.3涂液法soap bubble test在充有规定压力气体的受试系统的待查部位上涂以气体检漏液,以检查该处气密性的试验方法。3.4保压时间hold up time系统在某一温度范围内、特定压力下保持的时间。4 检测平台及仪器仪表要求4.1 检测平台主要检测设备包括以下单元:a) 增压单元:对待检车载氢系统输入气体进行压力增幅;b) 检漏单元:对车载氢系统进行泄漏检测;

5、c) 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并记录试验参数及测量数据。4.2 检测仪表准确度要求检测仪表准确度要求见表1。表1 检测仪表准确度要求检测项目单位准确度要求备注压力MPa1氦气漏率Pam3/s510-13最低检测漏率5 技术要求5.1 安全要求5.1.1 一般要求进行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时应严格遵循国家消防法律法规相关要求。检测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保证人身安全。5.1.2 气密性检测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应具备以下条件:a) 检测应在通风场所进行;b) 系统装车前检测应在专用检测区域内进行,并与检测人员隔离;c) 系统装车后检测应确认出厂气密性检测报告;d) 检测人员应经过相关专业培训。5.1

6、.3 置换车载氢系统置换应具备以下条件:a) 置换应在空旷、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禁止有任何火源及其他安全隐患;b) 置换前明确系统内气体种类及压力,禁止不明气体的置换;c) 禁止在雷雨等恶劣天气进行置换;d) 置换场地应有安全照明,同时保证地面的整洁干燥;e) 尽量减少夜间进行置换操作;f) 置换过程中要求可靠接地;g) 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专业培训。5.2 合格要求5.2.1 气密性检测5.2.1.1 装车前氢系统根据6.1中要求的检测方法,采用氦质谱检漏仪或涂液法来进行异常检查。根据GB/T 34872的要求,对储氢容器、焊接处、法兰、垫片、阀门及连接处使用氦质谱检漏仪或中性发泡液检漏。数据

7、采集单元记录系统压力。最终压力应不低于公称工作压力的1.1倍。气密性检测过程中同时符合以下要求的,可判定为气密性检测合格:a) 若使用氦质谱检漏仪检测,氦气漏率应小于110-5Pam3/s。若使用涂液法检测,检测区域不能产生可见气泡或者泡沫; b) 系统压力保持不变(排除温度因素影响)。排除温度因素影响可参照式(1)将现有压力转换为15下标准压力:P=288.15P273.15+T(1)式中:P 系统当前压力,MPa;T 系统当前温度,;P系统15下标准压力,MPa。5.2.1.2 装车后氢系统根据6.1中要求的检测方法,过程使用涂液法及观察压力读数来进行异常检查。根据GB/T 34872的要

8、求,对储氢容器、焊接处、法兰、垫片、阀门及连接处使用中性发泡液检漏,并对系统保压前后压力值进行记录。最终压力应不低于公称工作压力的1.1倍。气密性检测过程中同时符合以下要求的,可判定为气密性检测合格:a) 检测区域不能产生可见气泡或者泡沫;b) 系统压力保持不变(排除温度因素影响)。排除温度因素影响可参照5.2.1.1中式(1)。5.2.2 置换根据6.2中要求的操作方法,置换后系统内气体浓度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并达到所需要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气纯度应符合GB/T 34872要求。置换后气体浓度计算方法:第一次置换后容器内气体杂质体积分数按式(2)计算:x1=p0p1x0+1-p0p1y0

9、(2)设每次置换充放气终止压力相同,置换n次后容器内气体杂质体积分数按式(3)计算:xn=p0p1p2p1n-1x0+1-p0p1p2p1n-1y0(3)置换n次后容器内气体浓度按式(4)计算:c=1-xn(4)式中:x0 容器内初始气体杂质体积分数,默认为1;xn 容器置换n次后气体杂质体积分数;p0 容器内初始气体压力(绝对压力),MPa;p1 置换充气终止时,容器内气体压力(绝对压力),MPa;p2 置换放气终止时,容器内气体压力(绝对压力),MPa;y0 置换用气体中气体杂质体积分数;c 置换n次后容器内的气体浓度。6 检测方法6.1 气密性检测6.1.1 气密性检测由增压阶段、保压阶

10、段构成,如图1所示。图1 气密性测试示意图6.1.2 根据GB/T 34872的要求,使用90%氮气+10%氦气的氦氮混合气作为试验介质。通过增压单元,首先将系统压力加至5MPa,检查无异常后将系统压力阶梯式增加,每增加5MPa后暂停,检查无异常后继续增压。最后将待测车载氢系统压力加至要求压力。增压完成后,保压时间不低于30min。6.2 置换置换操作由系统压力的充放构成,须有以下步骤:a) 在置换操作前,将车载氢系统与燃料电池之间的连接切断;b) 将系统压力泄放,最低应保证有可感受微弱气流。若至此状态,压力默认为0.2MPa;c) 使用待置换气体将系统升压,后进行泄放,泄放最低应保证有可感受

11、微弱气流。若至此状态,压力默认为0.2MPa;d) 重复上述操作数次,最低不得低于3次。具体次数按照5.2.2中计算方法进行确定。7 检测报告7.1 车载氢系统的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检测报告应包含以下信息:a) 车载氢系统型号参数及制造商名称;b) 详细的检测过程参数;c) 检测结论及检测方需注明的其他备注信息;d) 检测人员签字。7.2 装车前氢系统气密性检测检测报告还应包含测试过程压力变化曲线。编写格式可参照附录A。7.3 装车后氢系统气密性检测报告编写格式可参照附录B。7.4 氢系统置换报告还应包含:置换用介质,置换过程压力充放值。编写格式可参照附录C。AA附录A (资料性附录)出厂前车载氢

12、系统气密性检测报告出厂前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报告可参考表A.1进行编写。表A.1 出厂前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报告制造商名称:车载氢系统编号:制造时间: 年 月检测时间: 年 月 日引用标准编号: 检测参数公称工作压力(MPa)试验介质仪表量程单次增压压力(MPa)试验环境温度()仪表精度保压压力(MPa)保压时间(min)仪表有效日期检测结果氦气漏率(Pam3/s)最大压降(MPa)实际压力试验曲线检测结论本产品经_MPa气密性试验,气密性(是/否)符合XX标准相关要求,试验结论(不)合格试验人员BB附录B (资料性附录)装车后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报告装车后车载氢系统检测报告可参考表B.1进行

13、编写。表B.1 装车后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报告制造商名称:车载氢系统编号:制造时间: 年 月检测时间: 年 月 日引用标准编号: 检测参数公称工作压力(MPa)试验介质仪表量程单次增压压力(MPa)试验环境温度()仪表精度保压压力(MPa)保压时间(min)仪表有效日期检测结论本产品经_MPa气密性试验,气密性(是/否)符合XX标准相关要求,试验结论(不)合格试验人员CC附录C (资料性附录)置换报告置换报告可参考表C.1进行编写。表C.1 置换报告制造商名称:车载氢系统编号:制造时间: 年 月检测时间: 年 月 日引用标准编号:公称工作压力(MPa)原本介质更换介质仪表量程精度等级仪表有效日

14、期增压置换参数起始压力(MPa)充装后压力(MPa)放气后压力(MPa)置换次数置换结果容器内气体纯度经XX标准相关要求计算,达到_%。试验人员参考文献1GB/T 29126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2GB/T 35544车用压缩氢气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3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406/2010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氢能源动力汽车型式认证的第79/2009号法规的执行条例(Implementing Regulation (EC) No 79/2009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type-approval 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