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系统各岗位安全规程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41208635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热炉系统各岗位安全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加热炉系统各岗位安全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加热炉系统各岗位安全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加热炉系统各岗位安全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加热炉系统各岗位安全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热炉系统各岗位安全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热炉系统各岗位安全规程(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热炉系统各岗位安全规程1.1 加热炉看火岗位安全规程1.1.1 加热炉煤气设备必须保持安全压力操作,其压力不得低于1600Pa,若低于此值,应及时关闭煤气烧嘴或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氮气吹扫煤气烧嘴管路,查明原因。1.1.2 吹扫和置换煤气设施内部的煤气,应用蒸汽、氮气为置换介质。吹扫或引气过程中,不应在煤气设施上栓、拉电焊线,煤气设施周围40m内严禁明火火源。1.1.3 送煤气前,必须用蒸汽或氮气吹扫煤气管道,吹扫时间视管道长度、直径而定,待管道内的残余气体吹扫干净,经三次爆发试验合格后方可点火。1.1.4 炉子点火时,炉膛内应保持负压,点火程序必须是先点火后送煤气。正在烘炉的炉子,炉膛温度

2、达到800以上时,可以直接送煤气。1.1.5 点火成功后,要及时关闭各段放散阀门,撤掉氮气吹扫管,并调整煤气烧嘴的空燃比、炉内压力和排烟温度,使其正常燃烧。1.1.6 送煤气时不着火或者着火后又熄灭,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排净炉内煤气,查明原因,重新按点炉程序进行操作。1.1.7 凡强制送风的炉子,点火前先开鼓风机,待点燃煤气着火后,再依次调整供风量,使其正常燃烧。停煤气时,应先关闭所有煤气烧嘴,吹扫完毕后,方可停送鼓风机。1.1.8 送煤气后,应检查所有连接部位和隔断装置是否有煤气泄漏。1.1.9 当遇停煤气、停电、停软水、停风机突发性故障时,应按照SBHBC煤气安全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条款进行处

3、置。1.1.10 当班值班人员必须对煤气监测探头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需要进入煤气区域必须两人一同前往,并携带煤气检测仪。1.1.11 加热炉点、停炉时,必须到调度室办理加热炉点、停炉工作票,经厂分管领导和调度值班人员审查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操作。点炉前还应对炉子周围进行检测,确认无煤气泄漏时,按点火程序进行点火。1.1.12 煤气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空气呼吸器是否处于正常的备用状态,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当呼吸器压力低于正常使用值时应及时到煤气防护站进行充装。1.1.13 停炉时眼镜阀的切换操作程序:a)停炉切换手动或电动眼镜阀作业前,先关闭眼镜阀前手动或电动蝶阀,然后打开炉子末端煤气放散阀。b

4、) 关闭蝶阀后,通入氮气吹扫煤气管道至少20分钟。c) 切换手动或电动眼镜阀时,先关闭氮气吹扫阀,检查周围应无闲杂人员、明火作业(包括吸烟),并设立警戒人员进行监护,随后切换眼镜阀。d) 眼镜阀切换完成后,再打开氮气阀门吹扫煤气管道并保持。1.1.14 点炉时眼镜阀的切换程序:a) 首先检查确认眼镜阀前手动或电动蝶阀处于关严状态。b) 然后关闭氮气吹扫阀门,并将氮气软连接管解开。c) 切换眼镜阀时,必须清理眼镜阀周围无关人员和明火作业(包括吸烟),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手动或电动眼镜阀的切换操作。d) 眼镜阀切换完毕后,应用便携式煤气检测仪检查有无煤气泄露,无误后方可进行点炉操作。1.1.16 煤

5、气区域工作环境中允许CO含量及工作时间的规定。(见附表)工作区域中CO浓度允许工作时间CO含量不超过24ppm可较长时间工作CO含量不超过40ppm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CO含量不超过80ppm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CO含量不超过160ppm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注: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1.1.17 加热看火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空气呼吸器的佩戴使用和人员中毒后的急救方法。1.2 加热炉原料验收岗位安全规程1.2.1 验收汽车运送钢坯时,要认真观察料车装料情况和天车运行情况,查看周围是否存在着不安全因素,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验收。1.2.2 严禁在吊起的钢坯下进行验料和行走,

6、防止钢坯散吊伤人。1.2.3 验收红送钢坯时,验料人员要注意过往车辆,并与红钢坯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不得穿着化纤服装防止灼烤。1.2.4 在料场钢坯垛间进行验收时,必须与挂吊人员联系确认,防止被吊具碰撞或钢坯倒垛造成人身伤害。1.2.5原料人员跑号时,应走安全桥和安全通道,途中不得疾走或快跑,并注意天车的运行情况,防止碰伤和摔伤。1.3 加热炉原料挂吊岗位安全规程1.3.1 工作前必须对所使用的专用吊具进行认真检查,禁止使用有缺陷的专用吊具,严禁超负荷使用吊具。1.3.2 指挥天车时,必须穿着天车指挥标志服,指挥手势和哨音应清晰、准确,并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指挥。1.3.3 挂吊人员进行司索挂吊作

7、业时,应防止碰撞和灼烫。吊装的钢坯重量不准超过天车的额定载荷。1.3.4 现场钢坯垛放要整齐牢固,不准偏斜,垛放高度不能超过2.5米。1.3.5 钢坯吊挂应牢固,严禁虚挂、歪拉斜拽、摇摆、上宽下窄,指挥天车时离开吊物3米以外,以防散吊伤人。1.3.6 吊卸红钢时,应佩戴防高温面罩,不准穿着化纤服装,防止高温辐射和灼伤面部。调整钢坯转向时必须使用长杆工具。1.3.7 汽车运送钢坯时,挂吊人员严禁在停车通道现场逗留和闲谈,要及时进行避让,防止倒车时造成人身伤害。1.3.8使用过跨平板车装运钢坯时,严禁超重、偏装、垛高不超过1米。开动过跨平板车时,人要站在安全位置,并防止轧断过跨平板车电源线。1.3

8、.9 严禁使用电磁吸盘吸挂散落的红钢。1.4 加热炉炉后排钢岗位安全规程1.4.1 接到送钢信号开动辊道排钢前,应注意观察辊道上无人时再进行操作。1.4.2 正常推钢过程中,推钢机运行超过一块钢距离仍不能正常出钢时,要立即停止出钢,并与炉头联系并进行察看,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送电推钢。1.4.3 向上料台垛放钢坯时,不得超高、超重,必要时可做分吊处理。1.4.4 严禁推钢机推过、倒过及碰撞推钢机头。1.4.5 在离开操作室时各控制手柄应回归“零”位,检修时应切断自动控制开关。1.4.6 应该经常检查钢坯在炉内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4.7 操作人员点检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挂好“有人检

9、修,禁止操作”的警示牌,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点检。1.4.8 利用推钢机向外拖拽排钢架时,现场操作人员不准站在辊道上,台上人员接到信号后应观察好操作开关,防止误操作。1.4.9 清挖地沟中氧化铁皮时,上方不得有人进行其它作业,并指派好负责人和安全监护人,穿戴好雨衣、雨裤和雨靴等防护用品,在保证空气充足的条件下方可进入地沟作业。1.5 加热炉炉头出钢岗位安全规程1.5.1 出钢操作人员在准备出钢时,应观察炉头辊道及托钢机上无人后方可进行出钢操作。1.5.2 在出钢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炉头情况,发现异常后立即发出停止出钢信号,并联系有关人员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1.5.3 当发出出钢信号后一定时间内仍无出

10、钢现象,应及时与炉后排钢联系,查明原因。1.5.4 送钢过程中严禁用钢坯碰撞炉体设施和冷却水管,以免损坏设备,影响生产。1.5.5 在吊回炉品时要与天车操作人员配合好,防止起重伤害。钢坯落放在平车上时不得有歪斜和倾倒现象。1.5.6 检查炉内排钢情况时,不准站在辊道和托钢机上进行观察。1.5.7 处理钢坯掉道或调整时,使用的拨钢工具应坚固结实,个人的站位应安全,不得用力过猛或配合不当,造成自身伤害。1.5.8 操作人员离开操作室时,各控制手柄应回归“零”位,长时间停机要断开操作控制电源开关,防止其他人员误动。1.5.9 在清挖地沟中氧化铁皮时,上方不得有人进行其它作业,并指派好负责人和安全监护

11、人,穿戴好雨衣、雨裤和雨靴等防护用品,在保证空气充足的条件下方可进入地沟作业。1.6 加热炉汽化岗位安全规程1.6.1 汽包压力应保持在0.35MP0.45MP之间运行,不得超低压操作。1.6.2 汽包水位要控制在600800,不得超过下限及满水位操作。汽包水位必须保持正负差,不得大于50mm。1.6.3 软水贮水箱贮水量不得低于1.5米。汽包安全阀和各种阀门要经常进行检查,确保其灵敏可靠。1.6.4 当突然停电超过30分钟时,应及时启用消防水或启动柴油发动机设备及时进行补水,保证汽包水位正常。1.6.5 应经常检查汽包和管道运行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1.6.6汽包平台和梯子通道照明应良好

12、,设备检查和修理上下走梯时脚要站稳、手要抓牢,1.6.7 到汽包平台进行检查或检修设备时,必须两人同往,严禁单人检查或检修,其中一人负责监护,防止发生煤气中毒。1.6.8 汽包放水阀禁止使用铸铁阀门,放水阀被污物堵塞打不开时,禁止用铁锤敲击。1.6.9备用设备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要经常检查、维护,随时投入使用。1.6.10 在清挖地沟中氧化铁皮时,上方不得有人进行其它作业,并指派好负责人和安全监护人,穿戴好雨衣、雨裤和雨靴等防护用品,在保证空气充足的条件下方可进入地沟作业。1.7 加热炉设备维修岗位安全规程1.7.1 工作前要对自己常用的工具进行认真的检查,严禁使用有缺陷的工具,经确认工具完好

13、后再进行工作。1.7.2在进行炉头、炉尾辊道维护时,应与操作人员联系好,经确认无误后,并对表面温度高的设备用水降温后再进行工作。1.7.3 在吊运设备、备件时,应由一人负责指挥,不准跟随天车一起行走。1.7.4 在点检或检查运行中的设备时,禁止用手触摸检查,要用视力和听力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需要处理时,必须和操作人员联系好,并严格执行安全确认制。1.7.5 在日常工作及检修、维修时,遇有电气故障不得自己擅自动手,应找电工处理。1.7.6 检查、维护液压设备时,应先对所检查、维护的液压设备进行卸压,经确认后方可进行维护。1.7.7 点检靠近煤气区域设备时,应随身携带便携式CO报警仪进行检测,防止发

14、生煤气中毒。1.7.8 检查或维护辊道、托钢机、推钢机等设备时,要与操作人员联系好,切断操作电源,挂好“有人检修,禁止操作”警示牌,并设置专人进行监护,确认无误后方可检修。1.7.9设备检修、维护进行安装螺栓时,禁止用手探摸螺栓孔。大型设备原地开盖检查时,禁止维修人员的头及肢体伸入到盖子的下面。1.7.10 在进行风机维修时,要和操作人员联系好,拉下电源开关,引风机要关闭进风口阀门,并用氮气吹扫后用CO报警仪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1.7.11 在对沉淀池、旋流池等地下泵站工作时,要保证两人以上并与操作人员联系好,泵房上方要设专门瞭望人员,需要电工配合时要找电工配合,确认安全后方可工作。

15、1.8 加热炉炉体维修岗位安全规程1.1.1 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管道内内部残余煤气吹净,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1.1.2 进炉子内部检修时,要确认煤气管道的眼镜阀、氮气吹扫阀门处于关闭、软连接管处于断开状态后,并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经检测炉内无煤气、氮气并进行强制通风后方可进行作业,作业过程中炉内通风不得停止。1.1.3 煤气区域设备设施动火时,应按有关规定提前办理煤气管网、设备动火许可证,经煤气防护站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1.1.4 经常检查、检测煤气系统有无泄漏现象,发现有泄漏时要尽快处理。检查作业时严格执行煤气安全管理办法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必须两人以上进行检查作业。1.1.5 在煤气设施上工作要严格执行GB/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和SAAH/446/01工业企业煤气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不准违章作业。1.1.6在煤气区域工作应注意风向,作业人员应站在上风处,并随时检测煤气浓度。1.1.7 在检查、维护带煤气设备设施过程中,严格禁止使用铁质或钢质物体敲打煤气设备,以免产生火花。可以使用铜质物体。1.1.8 冬季煤气管道放水应严格执行热轧车间煤气管道放水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1.1.9 应经常对煤气设备管道、阀门、法兰、蓄热箱体等连接处进行检查,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室内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