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谈古典诗歌分析基础:意脉·意境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120847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绍振谈古典诗歌分析基础:意脉·意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孙绍振谈古典诗歌分析基础:意脉·意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孙绍振谈古典诗歌分析基础:意脉·意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孙绍振谈古典诗歌分析基础:意脉·意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孙绍振谈古典诗歌分析基础:意脉·意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绍振谈古典诗歌分析基础:意脉·意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绍振谈古典诗歌分析基础:意脉·意境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孙绍振谈古典诗歌分析基础:意脉意境篇我们都知道在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是单独的,而是群落性的、整体性的。意象的整体之美,并不是意象的总和,而是意象群落之间的有机构成。有机结构的功能大于要素之和,故意象之美不等于意境之美。光是某个意象内涵精致,只是局部的美,并不一定能够保证整体和谐。意象之美离开了整体,不但可能支离破碎,而且可能破坏整体和谐。苦吟派,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其失在于满足于个别句子精彩,与其它诗句缺乏内在融通。贾岛著名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 ,固然精致,但是,和接下去的“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就显得不够统一。原因在于,前后意象在情致上不统一。 “过桥分

2、野色”中的“过桥”是动态,视野很广阔,与“鸟宿池树,僧推月门”之宁静归来不但缺乏联系,而且相互矛盾。至于“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则完全是不准备付诸实践的直白,与此前个体的宁静默会的意味也不一致。经典诗作,往往在这方面经得起推敲,原因在于,在意象群落之间,表面上意象若断若续,实质上有潜在的“意脉” ,故象断意连,高度统一,构成中国古典诗论所津津乐道的“意境” 。意境美的特点就是:第一,整体的美;第二,含蓄的美,意在境中,情景交融,融情入景,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如司空图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 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象外之象” 、

3、“景外之景”就是潜在的隐性的言外之意,意境的精彩往往存在于语言不可穷尽的空白中。意脉是隐性的,意境是潜在的,风格是婉约的,直接抒发出来的豪情壮志不属于意境。不管是离骚那样的直接抒情,还是政治抒情,像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还有像唐诗中的歌行体,大量的直接抒情,都与西方浪漫主义诗歌“强烈的感情的自然流泻”同调,不以意境的潜在性取胜,不属于意境范畴。意境以潜隐、和谐统一为特点,其表现形态是多样的,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至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最常见的,有统一的情感脉络贯穿其间。有了统一的意脉,意象群落就成为一种有机的结构,意脉贯穿首尾,意象与意象具有某种线性的相关性,在性质和量

4、度上精密地相应,以开合、正反、因果的逻辑构成完整的统一体。意象与意象之间内在情致的脉络,隐秘而深邃,古典诗歌分析之所以有难度,就因为其潜隐性。绝句最擅长于表现诗人情绪的瞬间转换,但是,这种转换的意脉乃是在文字以外的,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凭直觉判断,一望而知,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最精彩,因为这个比喻出奇制胜,属于朱自清先生所提出的“远取譬” 。远取,相对于近取,这里是双重的远。第一,是叶子比花红,第二,是秋叶比春花艳,都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远,而且是心理上的远。从心理上来说,越远越新颖,双重的远取,构成双重的新异,触动读者的审美惊异。

5、但是,光是分析到此,还只是意象之美。其分析的难度在于,以局部为索引,总括整体。如果没有前面三句的铺垫,则此首诗还是构不成整体的意境。开头两句:“远上寒山,白云生处” ,意象都是大远景,情感随目光向远处延伸,越是遥远,越是有凝神观照之美,而后面两句,恰恰相反。转折点在第三句,本来是一边行车一边从容观赏,突然车子停了下来,也就是停止了远方白云深处的凝神,转向近处车边、身边的枫林。视线的转移,显示枫林之美超过了远方白云深处之美,心灵触发了一种震惊,而震惊的原因又是色彩之鲜艳,超过春花。意象的前后对比,情致的前后转换,完成于一瞬间。 “霜叶红于二月花”正是这个意脉的高潮,使得意境在前后对比中完成统一。

6、在唐诗绝句中,关键就在于这种瞬间的情致转换的潜隐性。在情致转换上不够潜隐,就会影响意境的圆融。王昌龄的绝句,后代对其评论甚高,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七言绝以太白、江宁为主。 ”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崇其出塞(其一)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赞成此说的评点著作不在 少数,但是也有人“不服” 。说出道理来的是胡震亨唐音癸签:“发端虽奇,而后劲尚属中驷。 ”意思是后面两句是发议论,不如前面两句圆融,只能是中等水平。 (明)孙鑛唐诗品 ,都为“后二句不太直乎?但使 、 不教四字,既露且率,无高致。 ”批评王昌龄这两句集中在直露上,直露与意境的蕴藉、含蓄不相容。前面两句还是比较蕴藉的,意味是婉约的,而后面两

7、句则太过直白,直白的豪迈很难与意境的潜隐相容。王昌龄出塞有两首,这是第一首,备受称道。其第二首在意境上不但大大高出这一首,就是拿到历代诗评家推崇的“压卷”之作中去,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不解的是,千年来,诗话家却从未论及,这不能不给人以咄咄怪事的感觉。因而,特别有必要提出来探究一下。原诗是这样的: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此首诗以四句之短而能正面着笔写战事,红马、玉鞍、沙场、月寒、金刀、鲜血、城头、鼓声,不过是八个意象,写浴血英雄豪情,却以无声微妙之意脉,构成统一的意境,功力在于:第一,情绪上高度集中,虽然正面写战争,但把焦点放在血战之将结束尚未完全结束之

8、际。先写战前的准备:不直接写心情,写备马的意象。骝马,黑鬃黑尾的红马,配上的鞍, 质地是玉的,战争是血腥的。但是,毫无血腥的预期,却一味醉心于战马之美,潜在的意味是表现壮心之雄。接下去如果写战争过程,剩下的三行是不够用的。诗人巧妙地跳过正面搏击过程,把焦点放在火热的搏斗以后,写战后的回味,为什么呢?第二,与血腥的战事必须拉开距离,把情致放在回味中,一如王翰放在醉卧沙场预想之中,都是为了拉开时间距离,拉开空间距离,拉开人身距离(如放在妻子的梦中) ,都有利于超越实用价值(如死亡、伤痛) ,进入审美的想象,让情感获得自由,这是唐代诗人惯用的法门。但是,王昌龄的精致还在于;把血腥的搏斗放在回忆之中,

9、却不拉开太大的距离;把血腥放在战事基本结束,而又未完全结束之际。意脉聚焦在战罢而突然发现未罢的一念之中,立意的关键是猝然回味。在一刹那间凝聚多重体验。第三,从视觉来说,月色照耀沙场,不但提示从白天到夜晚战事持续之长,而且暗示战情之酣,酣到忘记了时间,战罢方才猛省。而这种省悟,又不仅仅因月之光,而且因月之“寒” ,因触觉之寒而注意到视觉之光,触觉感突然变为时间感。近身搏斗的酣热,转化为空旷寒冷,这就是元人杨载所谓的“反接” ,这就意味着,精神高度集中,忘记了生死,忽略了战场血腥的感知,甚至是自我的感知,这种“忘我”的境界,就是诗人用“寒”字暗示出来的。这个“寒”字的好处还在于,这是意脉突然的变化

10、,战斗方殷,生死存亡,无暇顾及,战事结束方才发现,这既是一种 刹那的自我召回,是瞬间的享受,也是意脉的转折。第四,在意脉的节奏上,与凶险的紧张相对照,这是轻松的缓和,隐含着胜利者的欣慰和自得。全诗的诗眼,就是“战罢”两个字。从情绪上讲,战罢沙场的缓和,不同于通常的缓和,是一种尚未完全缓和的缓和。以听觉提示,战鼓之声未绝,说明总体是“战罢”了,但是局部,战鼓还在激响。这种战事尾声之感,并不限于远方的城头,而且还能贴近到身边来:“匣里金刀血未干。 ”意脉进入回忆的唤醒,血腥就在瞬息之前。谁的血?当然是敌人的。对于胜利者,这是一种享受,其内心的享受是无声的,默默体悟的。当然城头的鼓是有声的,正是激发

11、享受的原因,有声与无声,喜悦是双重的,但是,都是独自的,甚至是秘密的。金刀在匣里,刚刚放进去,只有自己知道。喜悦只有自己知道才精彩,大叫大喊地欢呼,感叹:不管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还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壮,都不属于意境的范畴了。第五,诗人所用的意象可谓精雕细刻。骝马饰以白玉,红黑色马,配以白色,显其豪华壮美。但是,一般战马,大都是铁马,所谓铁马金戈。这里,可是玉马,是不是太贵重了?正是盛唐气象,立意之奇,还在于接下来是“铁鼓” 。这个字练得惊人。通常,诗化的战场上,大都是“金鼓” 。金鼓齐鸣,以金玉之质,表精神高贵,而铁鼓与玉鞍相配,则另有一番意味。超越了

12、金鼓,意气 风发中,带一点粗犷,甚至野性,与战事的凶险相关。更出奇的,是金刀。金,贵金属,代表荣华富贵,却让它带上鲜血。这些超越常规的意象组合,并不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所说的单个词语的陌生化效果,而是潜在于一系列的词语之间的错位。这种层层叠加的错位,构成豪迈意气或某种意脉,表现出刹那间的英雄心态。第六,诗人的全部意脉,集中在一个转折点:就外部世界来说,从不觉月寒而突感月寒,从以为战罢而感到尚未罢;就内部感受来说,从忘我到唤醒自我,从胜利的自豪到血腥的体悟,这些情感活动,都是隐秘的、微妙的、刹那交错的。而表现这种心灵瞬间的状态,正是绝句的特殊优长;表现刹那间的心灵震颤,恰恰是绝句不同于古风的地方。“

13、推敲”:以句为准还是以全诗为准?中国诗话传统讲究炼字,为一个字的优劣,打上近千年的笔墨官司,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中国这却是司空见惯寻常之事,最有名的要算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为了其中是“推”字还是“敲”字好,至今争论不休,不但成为一宗未了的公案,而且“推敲”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此事最早见于(唐)刘禹锡(772842) 刘宾客嘉话录: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 节,左右拥之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并辔

14、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自此名著。以后,五代何光远鉴诫录等书,转辗抄录:据陈一琴聚讼诗话词辑评此则,又见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一引录唐宋遗史 、黄朝英缃素杂记 、计有功(1126 年前后在世)唐诗纪事卷四十、黄彻石溪诗话卷四,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五,文字有增减,本事则同。一千多年来,推敲的典故,脍炙人口。韩愈当时,是京兆尹,也就是首都的行政长官,他又是大诗人、大散文家,他的说法很权威,日后几乎成了定论。但是为什么“敲”字就一定比“推”字好呢?至今没有人从理论上加以说明。但是,朱光潜在谈文学咬文嚼字中提出异议:认为从宁静的意境的和谐统一上看,倒应该是“推”字比较好一点。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