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及发展战略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204804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讲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及发展战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4讲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及发展战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4讲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及发展战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讲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及发展战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4讲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及发展战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讲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及发展战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讲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及发展战略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经济学,曾友中,第四讲 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及发展战略,作为30年来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民营经济可以说是汇聚了中国社会制度变迁中的各种矛盾,各种新旧思想、新旧规则、新旧利益在此发生着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激烈的碰撞与交锋。通过对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的解读,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特点,(一)、民营企业成长的背景,准确把握什么是“民营经济”或“民营企业”,需要把我们的思考放到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中。 1978年之前,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公有制之外的经济形式被当做异己力量、被称做“资本主义尾巴”,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在人口政策上的失误,很多新增就业人口无法在体制

2、内找到工作机会,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文革”10年中下乡的大约2400万名知识青年,“文革”过后,这些知识青年陆续返城,城镇的就业压力再次凸显。迫于生计,城镇的一些待业青年开始自发地采取个体经营的方式来进行自救。在这种背景下,党和政府默许了城镇待业人员这种自发的经商行为,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步放宽对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管制。在中国政府的官方文本中,这种“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包括如下几种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成分。,第一,民营企业是相对于官营企业而言。 第二,民营企业是指以企业形式存在的民营经济。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是民营经济中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两种基本形式。1988年6月,国

3、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从雇工人数上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进行了区分。该条例规定,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而个体工商户则指雇工人数不超过8人、资产属于私人所有的盈利性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包括着私营企业,而不包括个体工商户。,第三,民营企业中还包括一部分公有制企业。 例如联想公司就一直被人们看做是国有民营企业的代表。 民营企业是一种从经营权而非所有权的角度来定义的经济形式。从内容上讲,民营企业是指一切以盈利为目的、且经营权不直接受行政权力干预的经济实体,它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国有民营企业、私人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其中,私营企业是它

4、的代表形式。,(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特点,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总结为混沌、激情与理性三个阶段: 1.民营企业的混沌年代(19781992年):在争论中发展 从1978年到1992年,以民营企业为主要内容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政策上是以对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的形式出现。而所谓“补充”,就是指次要的或不重要的,是一种拾遗补缺。这在具体政策上体现为“两个限制”:一是,限制民营企业使用包括银行贷款、石油、矿藏、钢材、煤炭等重要物资在内的体制内资源;,二是,限制民营企业进入一些被认为重要的行业。一些民营企业成功地利用价格上的“双轨制”和体制上的“挂靠”这两种具有渐

5、进性质的措施,来绕开这两大限制。“挂靠”是指民营企业以某一公有制单位的名义注册登记、定期向公有制单位交纳一定的管理费用,而成为一个形式上的集体企业的做法。这种民营企业也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戴红帽子”企业,它也算得上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一种最早的“借壳”。但由于其自身机制的优势和社会上所存在的“两大空白”(市场空白和法律空白),使得它在这种充满争论、又充满机遇的混沌的环境中,一直快速地向前发展着。,两个关键词 (1)农民企业家 第一,当时民营企业老板主要来自于农民。据估计,这一数字大概占了70%,一是因为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民率先有了自己的积累,二是

6、因为,选择经商就意味着放弃,而放弃是有代价的,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作为“机会成本”。 第二,民营企业老板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70%的老板还只有小学文化程度。,(2)暴发户 对最近几年福布斯杂志上榜的我国亿万富翁的发家史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这些亿万富翁用了平均不到10年左右时间就完成其财富的这种积累!而在新加坡、日本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积聚起百万美元的家产,平均需要几十年时间,而西方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多数都经历了三代人以上。这些经营者的致富速度,社会不能不惊奇,很多人便不自觉地在这些企业家的头上冠上一顶“暴发户”的帽子。,2.民营企业的激情年代(19921997年):在肯定中发展 199

7、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之后,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要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前景开始变得明朗起来,政治风险大大地降低。民营企业的又一个春天来了!神州大地到处都掀起一股股经商的热潮,到处都飞扬着人们创业的激情。 “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 伴随着创业激情而来的是财富的迅速涌现。这既是一个激情的年代,也是一个浮躁的年代。,两个关键词 (1)知识分子 为什么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经商人数会急剧增加?收入增长缓慢的知识分子感觉到继续留在现有工作单位的机会成本在迅速上升,于是心理上就越来越不平衡起来。例如,当时社会上流行着诸如“脑体倒挂”、“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

8、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之类的说辞,由于缺乏“用手投票”的机制,知识分子选择了“用脚投票”,即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转向通过办企业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例如,北京的中关村地区在1992年以后,一大批高科技民营企业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陆续创办起来的。,(2)下海 “下海”里的“海”指的是商场、商海,“下”表示从地位高到地位低的一种转变。它折射了传统价值观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他们去经商被认为是“委屈”了,是“降低”了身份,所以才谓之为“下”。,3.民营企业的理性年代(1997年至今):在竞争中发展 1997年是中国宏观经济从总体上的“短缺”到“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分水岭。与此同时,1997年

9、7月泰国爆发了金融危机,加速了一批出口导向型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的破产。,两个关键词 (1)失败 这一时期我国民营企业的失败呈现出一种“集中”的特点:一是时间上的集中,在19971998年这两年时间突然飙升,称作为 “破产年”。二是出现问题的形式也比较集中,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而急转直下的。大浪淘沙,民营企业的失败有利于提高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民营企业从浮躁中走向成熟。,(2)企业家 由于治理结构的不健全,老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量民营企业失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与老板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企业家”这个曾被人们不屑一顾的概念开始在我国变得

10、炙手可热起来,国内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也开始受到媒体的热捧。现在,人们至少都已经认识到,企业家是一种素质,是企业家才能和企业家精神的统一体,而不是一种位置。,二、中国民营经济的历史性变化,进入21世纪,我国的民营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取得了三大历史性变化: 一是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是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根本性提高; 三是民营经济的政策和制度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成为对外贸易的生力军。,(一)民营经济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第一、民营经济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

11、明显提高,已经接近三分之二。 2000年,中国内资民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所占比重约为428%,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的比重约为126 %,二者之和约占GDP的55%。到2005年,内资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约为5O%,外商和港澳台经济比重约为15%,两者相加占65%左右。,2民营经济投资大幅度增长,已占全社会投资的60%。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内资民营投资总量由2000年的13 80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3 193亿元,5年间增长了29倍,平均每年增长291%,明显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的增长水平,更高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增长水平。,3民营工业高速增长,

12、 已占据全国工业的半壁江山 (1)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 民营工业企业个数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00年497%,提高到2005年的683%。 (2)资产规模迅速扩大。 内资民营工业资产总值从2000年的I6 48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9226亿元,5年增长了259倍,年均增长292 。 (3)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 内资民营工业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19 40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1625亿元,5年间增长了321倍,年均增长333%。,(4)工业增加值大幅度增长。内资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从2000年的5 52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1 385亿元,5年间增长了287倍,年均

13、增长311%。 (5)工业利润大幅度增长。内资民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2000年的702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 948亿元,5年间增长了46倍,年均增长41%。民营经济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比重逐年提高,从2000年的16%,提高到2005年的275%。,第二、民营经济是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 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十五”期间,一方面,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日益增多,其中城镇就业增加了4180万人,年均增加836万人;另一方面,国有单位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5年减少了1614万人,年均减少323万人,就业问题对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挑战。同期,由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吸纳

14、了劳动力增量和存量转移的绝大部分,明显改善了就业结构,缓解了就业压力。,第三、民营经济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共同富裕的基本力量 进入21世纪以来,民营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税收大大快于全国税收增长速度。私营企业税收增长率5年来一直保持在40%以上。2005年私营企业税收为2 7159亿元,是2000年的65倍。 第四、民营经济是对外贸易的新兴主力,企业“走出去”的生力军 私营出口企业从2000年的1800家,猛增到2005年的56 000家,企业数量增长了30倍。,(二)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得到了根本性提高,第一、逐步进入重化工业和基础产业,产品技术质量档次大幅提高 越来越多的私人资本进入到资金密集和

15、技术密集的重化工业和基础产业中。“十五”期间私营企业在钢铁、化工、煤炭、电力、房地产等领域的投资、资产和收入规模均不断提高。近年来,民营企业质量意识日益提高,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十五”期间,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花色品种不断翻新,质量档次大幅度提高。 2004年全国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共64569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4792件,私营企业15790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6646件,外商投资企业11471件,所占比重分别为230%,245%,103%和178%,私营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已经超过国有企业。,第二、企业资本规模明显扩大,产权结构日益多元化 2005年注册私营企业430万户, 比2000年

16、增加了254万户,年均增长196%;注册资金总额61331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48023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3期元,年均增长357%;注册个体工商户2464万户,比2000年减少107万户,但比2004年增加了113万户,是1999年以来的首次增长;注册资金总额为5 809亿元, 比2000年增加了约2 500亿元,年均增长119 %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2004年进人“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资产总额在4亿元以上、从业人员在2000人及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行列的企业共有2154家企业。随着私营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大,私营企业产权结构日益多元化,从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向股权多元化的公司制发展。,第三、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治理结构走向规范 “十五” 期间,私营企业治理结构逐渐走向规范。许多私营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股权结构和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许多家族制企业聘请职业经理人参与企业管理和运作,使企业更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第四、诚信守法渐成趋势,劳动关系走向和谐 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