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经济周期理论教材课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197219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经济周期理论教材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七章 经济周期理论教材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七章 经济周期理论教材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七章 经济周期理论教材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七章 经济周期理论教材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 经济周期理论教材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经济周期理论教材课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内容,经济周期的概述; 乘数加速数模型;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商业循环):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可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概说,熊彼特对经济周期类型的划分,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于1939年对经济周期理论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每一个长周期包括六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又包括三个短周期,其中,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为910年,长周期为5060年。 他以各个时期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 第一个周期是从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即产业革命

2、时期,以纺织工业的创新活动为主导; 第二个周期是从1842年到1897年,即以“蒸汽机和钢铁工业的创新活动为主导的时期”; 第三个周期是1897年以后,以“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的创新活动为主导的时期”。,第一个长波的繁荣周期(1790一1825年) 中心国:英国 产业:纺织业 第二个长波的繁荣时期(1850一1873年) 中心国:英国 产业:钢铁和采煤 第三个长波的繁荣周期(1890一1913年) 中心国: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 产业:电力、化学 第四个长波的繁荣周期(1945年一1973年) 中心国:美国、日本、“四小龙” 产业:原子能、电子计 算机、航天技术等新兴产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

3、中的四个长波,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三个经济周期,第一个周期:1982-1986年,持续五年,振幅6.7% 高峰:1984年,增长率15.2% 低谷:1982年,增长率5% 第二个周期:1987-1990年,持续四年,振幅7.8% 高峰:1987年,增长率11.6% 低谷:1990年,增长率3.8% 第三个周期:1991-1998年,持续八年,振幅6.4% 高峰:1992年,增长率14.2% 低谷:1998年,增长率7.8%,经济周期的原因,消费不足论:把萧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消费不足。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马尔萨斯、西斯蒙第、霍布森、凯恩斯等。 投资过度论:投资过度论可以分为货币投资过度论和非

4、货币投资过度论。前者的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密塞斯;后者的代表人物卡塞尔、威克塞尔等。 纯货币危机论:把经济周期看作一种货币现象,认为经济波动是银行货币和信用波动的结果。主要代表是弗里德曼。 创新周期论:由熊彼特提出。 心理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在于公众心理反应的周期变化。主要代表人物有庇古和凯恩斯。 太阳黑子论:由杰文斯于1875年首先提出。认为太阳黑子周期性地造成恶劣的气候,使农业收成不好,影响了工商业,从而使整个经济周期性地出现衰退。 政治周期理论:由卡列茨基提出。认为政府交替执行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的结果,造成了扩张和衰退的交替出现。,第二节 乘数加速数模型,乘数加速

5、数模型就是运用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交互作用的机制,分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理论模型。它由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森最先提出来的,因此这一理论模型在西方经济学界称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乘数原理用来说明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收入变化对投资的影响则用加速原理来进行说明。,一、加速原理,平均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本存量叫做加速数(Accelerator)。若用a表示加速数,则a等于资本增量和产出增量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如下:,总投资等于净投资与重置投资之和: 第t期的总投资=a(Yt-Yt-1)+第t期的折旧 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资本存量得到了充分利用;生产技术不变;加速系数a固定不变

6、。,二、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新发现 或新发明,投资增加,国民收入 成倍增加,乘数作用,加速数作用,投资增加,国民收入 再增加,经济扩张(顶峰),销售停止增长,投资下降,乘数作用,国民收入 成倍减少,加速数作用,投资减少,国民收入 再减少,经济衰退(谷地),部分企业必要 的更新投资,乘数和加速数 相互作用,收入和投资 不断增加,经济复苏,三、乘数加速数模型,第三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采用了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其理论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经济行为人的目的是在现行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个人效用或利益的最大化,从微观个体的理性行为推导出集体总量的行为方程; 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经济行为人掌握的信息是对称的,也是完全的,能够形成“理性预期”; 价格可以灵活地调整,能够确保市场持续出清; 把实际冲击(如技术创新、政策变动、战争和自然灾害等)看作是经济波动的根源,强调技术冲击而非货币冲击、供给冲击而非需求冲击、实际因素而非名义因素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 假定工作和闲暇时间具有高度替代性,就业波动反映了人们自愿工作时间的变化。 货币是中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