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培训讲学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188249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第二章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二章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二章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二章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培训讲学(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防灾科技学院 于汐,第二章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主讲内容 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概述 第二节 地震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概述 第三节 国内外地震预测研究现状 第四节 地震致灾因子评估指标与方法,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概述,主讲内容 一、灾害风险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二、灾害风险形成要素与形成机制 三、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方法,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概述,一、灾害风险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二)分类: 依据政府管理部门分类: .自然灾害:民政部(包括地震局、气象局、国土 资源部、国家海洋局等) .安全生产灾害: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

2、.公共卫生:卫生部 .公共安全:公安部(安全部),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概述,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在2006年1月8日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2007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分为四大类,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概述,一、灾害风险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三)内涵: 1.灾害风险识别:面对潜在灾害风险加以识别、归类和鉴定的过程。(时、空、强) 2.灾害风险分析(核心):历史资料风险量 化;致灾机理的科学技术分析。,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概述,一、灾害风险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三)内涵: 3.灾害风险评价:面对灾害风险分析基础 上

3、,建立一系列评估模型,根据风险区域特 征和防灾减灾能力,预估可能发生的经济、 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损失。 4.灾害风险管理: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决 策风险规避方案和风险控制措施的过程。,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概述,一、灾害风险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四)特征(请同学举例): 1.客观性 2.随机性: 3. 必然性与不可避免性: 4.区域性: 5.社会性: 6.可预测性与可控制性(一定层度上): 7.多样性与差异性: 8.迁移性、滞后性与重现性:,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概述,二、灾害风险形成要素与形成机制 要素: 1.承灾背景:自然、经济和社会,也被理解为风 险载体对破坏或损害的敏感

4、性。 2.致灾因子(风险源):主要反映灾害本身的危 险性程度,包括灾害种类、规模、强度、频率、 影响范围、等级等,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概述,二、灾害风险形成要素与形成机制 要素: 3.承灾体特征要素:即脆弱性、抗灾能力和恢复 力。包括承灾体的种类、范围、数量、密度、价 值等。,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概述,二、灾害风险形成要素与形成机制 要素: 4. 风险损失要素: 风险损失要素主要反映承灾体的期望水平,主要 包括损失构成,即受灾种类、损毁数量、损毁程 度、价值、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生态环境损失 5.工程与非工程风险预防要素: 包括工程与非工程防范灾害风险的措施、工程 量、

5、资金投入、防治效果和预期收益。,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概述,二、灾害风险形成要素与形成机制 形成机制: 灾害风险度=危险性暴露性承灾体脆弱性抗灾能力 危险性:致灾因子的时空强 暴露性:可能受到致灾因子威胁的所有人员、财产、 生态环境等。 脆弱性:给定区域人员、财产与生态环境由于致灾因子影响造成损失的程度,综合反映了灾害损失程度。,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概述,一、频率统计法 (一)发生频率(次)法 理论基础: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1.分别计算灾害各强度的频率(次), 其计算公式:,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为第i等级某种致灾因子出现频率(次/ 年), 当一般

6、采用多少年遇来表示; Y为统计年限(年),一般30年以上; 为统计年限Y内第i等级的某种致灾因子出现 的次数(次)。,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2.对不同强度灾害发生频次进行加权求和(气象应用) 其中:N为致灾因子的频次 d为权重(例如风速比值),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3.基于复杂函数关系概率评估法 (1)旱涝灾害的马尔科夫随即过程 理论评估发生概率:其步骤如下 采用x2统计检验方法,检验待分析的时间序列是否具有马尔科夫性质,即后序无效性; 以历史实测资料,统计各个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Pij,得到转移概率Pij,得到转移概率矩阵(Pij)n*n;计算各状态的极限分

7、布P,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1)旱涝灾害的马尔科夫随即过程 计算状态i和状态j之间的置换系数Lij,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式中: 分别表示由状态i和j转移到状态k 的概率 越接近于1,状态i和j在序列中的地位的 相似性越高;因此, 是考虑状态i和j动态 变化相似性程度的指标 用相关系数统计检验的方法检验各状态之间 相互转换性的显著性,并据此对各状态加以分 类,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3.基于复杂函数关系概率评估法 (2)信息扩散理论和模糊数学 理论基础:将一个观测值变成一个模糊集,通过 优化利用样本模糊信息来弥补小样本导致的信息 不足,从而

8、得出小区域小概率的致险程度。 其步骤如下:,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2)信息扩散理论和模糊数学 收集历史资料,建立致灾强度指标序列(Yj) 设定致灾因子强度(Y)的论域(U),即致灾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可能的取值 ;,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2)信息扩散理论和模糊数学 将Yj的信息扩散至论域U中的每一个成员,并求得Yj的归一化信息分布 Yj的信息扩散方程为,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3.基于复杂函数关系概率评估法 (2)信息扩散理论和模糊数学 式中, h称为扩散系数,可根据样本集合中样本的最大 集b和最小a及样本个数m来确定,其计算公式:,第

9、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2)信息扩散理论和模糊数学 然后,令 得出相应的模糊子集隶属函数是:,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2)信息扩散理论和模糊数学 计算不同程度灾害的受灾风险,即超越ui的概率值P(ui) 在这一步骤中,首先令 其次,令,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2)信息扩散理论和模糊数学 Q事实上就是各ui点上的样本数总和,从理论上讲,必有Q=m,但在数值计算时因有四舍五入的误差,Q与m之间略有差别。 最后得出样本落在ui处的频率值,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通常,我们将自然灾害指标Y取为灾害指数论域U,显然,超越ui 的概率值为

10、: 对各种数学方法求算出的概率,可以按评 估要求分出3、5或7级,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二、 多指标综合评估法 方法原理:采取多个指标来综合反映致灾因子的强度。 工作思路: (1)确定指标体系组成; (2)对诸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量纲差异。消除方法常用指标分级法; (3)对诸指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神经网络法、熵权系数法等手段确立权重,并按照一定函数关系加以聚合,从而最终用一定数值来表示致灾因子强度大小; (4)对计算出的不同区域致灾因子强度数值,用聚类分析等数学方法确立等级。,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当前方法:利用RS和G

11、IS技术强大空间分析 和叠加功能支持下,很多研究把多指标致灾 因子风险程度移植到计算机平台上。,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三、灾害情景模拟法(机制模型法) 与第二节的多指标综合评估法比较: 相同:一定历史灾害数据为基础,多指标评估思想 不同:基于成因机制构造出来的灾害情景模型,从而用来评估灾害的不同致灾可能性和相伴生的灾害可能活动强度。,第一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四、专家评分法 适用:缺少历史灾害数据及地理背景资 料,或是评估区无高精度的定量化要求 缺点:由于完全依赖参评人员的灾害感知经验和知识能力,易受主观性因素制约,所以评估结果有时会较实际情况有一定误差。,第一

12、节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方法,五、邻域对比法 类比法:一种逻辑推理法,它应用于灾害主要为了解决某些评估地区缺乏必要评估数据、资料的问题。 工作思路: (1)通过联想把未有灾害评估的地区对比已有灾害评估地区 (2)根据自然环境上类似程度,从已有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地区中,选择出与未有灾害评估地区最为相似地区,并将该地区的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推及未有灾害评估地区 因果类比表现形式!,第二节 地震致灾因子风险 评估概述,一、成因及分类 定义:地震是伴随着地壳上的能量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面 的震动。能量释放来自突然断裂、火山爆发或人为原因而 引起的。 人为地震 (开山、采矿、核试验、爆破、注水和水库等)

13、 地震 构造地震(90%) 天然地震 火山地震(7%) 其他,第二节 地震致灾因子风险 评估概述,(一)地震按形成成因分类 1、构造地震:板块学说理论 亚欧、太平洋、美洲、非洲、印澳和南极; 板间地震(85%)和板内地震(15%); 构造地震是监测预报、防震减灾、工程地震是重点对象 2、火山地震:火山爆发或活动、源浅级小(7%) 3、陷落地震:溶洞或陷落(3%) 4、诱发地震:陨石坠落、水库蓄水、深井注水引起,第二节 地震致灾因子风险 评估概述,(二)地震按震源的深度分类 震源:断层形成、大量释放能量的地方、即地震波发源的地方称为震源。 震中:震源在地球表面的垂直投影为震中。 震源深度:震中到

14、震源的深度为震源深度。 极震区:强烈地震时,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为 极震区。,第二节 地震致灾因子风险 评估概述,(二)地震按震源的深度分类 1.浅源地震:小于70km地震,一般33km 即正常深度地震(72%),破坏性地震是浅 源地震 2.中源地震:70300km地震(24%) 3.深源地震:大于300km地震(最大720km,深源仅占4%),第二节 地震致灾因子风险 评估概述,(三)地震按震中距分类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个地方到震中的距 离。 1.地方震:小于100km地震 2.近震:大于100、小于1000km的地震 3.远震:大于1000km地震,第二节 地震致灾因子风险 评估概述,(四)

15、地震按地震级分类 地震级: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表征地震 大小或强弱的指标。 目前国际通用里氏震级是1935美国地震学家C. F.Richter给出的。每相差1级,释放能 量相差约30倍。 小震:4级以下地震 中强震:56级地震 强震:7级以上地震 特大地震:8级以上地震,第二节 地震致灾因子风险 评估概述,(五)地震按震害程度分类 灾害强度(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划分: (1)一般破坏性地震:数十人、直接损失1亿以下 (2)中等破坏性地震:数十数百人、直接损失1亿5亿 (3)严重破坏性地震:稠密地区7级,大中城市6级,或数百数千人、直接损失5亿30亿 (4)特大破坏性地震:大中城市7级或造成万人

16、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以上地震,第二节 地震致灾因子风险 评估概述,(六)地震按地震序列分类 相关概念: 主震:一系列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为主震;前震: 主震之前地震为前震;余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 (1)主震余震型地震(60%) (2)震群型或多发型地震(30%) (3)单发型或孤立型地震(10%),第二节 地震致灾因子风险 评估概述,二、地震分布特征 (一)地震时间分布特征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周期性,即一段时间发 生地震频次高、强度大称之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 时间内发生地震相对频次低、强度小称之为平静期。 地震学中把由一个平静期开始到下一个活跃期结束合 称为地震活动期。 看图2-5、2-6(p24),第二节 地震致灾因子风险 评估概述,(二)地震空间分布特征(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