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规划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82588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安全规划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城市安全规划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城市安全规划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城市安全规划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城市安全规划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安全规划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安全规划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安全规划,2014级城市管理专业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课程,古人言“谋城者谋万世之太平也”。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什么是安全规划?,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就是在城市规划中通过调整灾害源、防护保卫目标、应急救援力量三者的合理布局, 减小灾害的影响范围, 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响应和处理能力, 进而达到降低风险提高安全性的目的。,城市安全规划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体现在对外军事防御方面 体现在自然灾害方面 体现在空间结构方面 体现在防控城市犯罪方面 系统综合思想,安全规划体现了系统思想?,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交叉科学,不仅涉及多种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交叉,

2、还包含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知识的交叉,也是综合考虑社会问题、生产问题、安全问题,以及经济问题的交叉学科。安全规划的制定要求掌握安全科学理论、系统科学、方法学,以及系统工程等知识,体现了系统思想。,城市安全规划的对象,城市防灾规划针对的是自然灾害,以及由于人类活动所引发的事故灾难,通常分为城市抗震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城市消防规划、城市人防规划等。而城市安全规划的内容要更为广泛,要涉及城市内的各种突发事件。也就是说城市安全规划的的对象,除了要以防灾规划的对象以外,还要涵盖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城市社会安全事件等。,城市安全规划的内容,城市安全规划考虑的不仅是防灾减灾的问题,还要考虑应急救援的规划

3、的问题,就是说不禁要涵盖防灾减灾规划,又要涵盖应急救援规划。,城市安全规划的基本原则,( 1) 容灾原则 从人类减灾的实践来看, 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灾害,但可以通过种种手段减轻灾害对人类的冲击,防止发生连锁复合式的灾害。 因此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其实是一种容灾规划。 ( 2) 系统整合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不仅体现在整合预防规划、响应规划和恢复规划等各个阶段的规划,而且要对现行体制中各个专业领域防灾规划进行整合。 ( 3) 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必须从传统规划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即从人类支配环境转向人类与环境相互依赖,从集中式布局转向分散式布局,从经济成本支配决策转向以社会、环境成本支

4、配决策。,安全规划的一般流程,安全规划的基础理论构成,安全规划的基础方法,城市安全规划的实施,包括在城市功能区改造、扩建和新建的过程当中,公共安全规划与功能区建设规划应该同时设计、同时验收、同时建设和实施: 在现有的老城区内,需要考虑功能区的类型与分布结构,来补充制定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确保城市区域安全体系的合理规划和设置。 在城市建设改造的过程当中,城市公共安全规划要作为城市改造的重要目标; 在城市新开发区内城市建设规划应与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同时论证、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和实施。当城市功能区建设规划与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有矛盾的时候,要统筹考虑,进行安全性能化的规划与设计,同时利用安全计算方法,优化拟

5、采取的各项措施,既可以满足城市功能,又可以满足城市安全。,首先了解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中,防救灾设施包含哪些类型? 城市的防救灾设施主要包括避难场所、道路网络、消防机构、医疗机构、物资场所、治安机构、废弃物设施等七大类。,以天津市为例,城市安全规划方面的探索(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提升规划),其次了解,什么是最佳的救灾单元区域? 防救灾设施根据人口规模为设置,以各类防救灾设施的分布与服务范围为研究对象,在服务设施最少, 服务范围最大的目标原则下,获得一个最佳的救灾单元区域。,然后进入案例分析部分 天津现有应急避难场所的现存问题 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管理的动态性,灾时使用的便民性以及场所实施的法定性展开

6、探索,区际协调,异地转移 根据避难场所密度分布特点,规划提出要通过打破行政界限,在行政区与行政区之间进行协调,统一布置应急避难场所;实现异地转移疏散,共同承担避险功能。,结合机遇,调整规划 中心城区是天津市老城区所在地,建设年代较早,绿地和公共设施人均配建标准较低,致使可辟做应急避难场所的用地资源较为匮乏。随着我市旧城更新计划的实施,以及历史地段、重点区域甚至整个行政区城市设计的逐步开展,这些区域应抓住机遇,调整规划,拓展公共开敞空间,增加应急避难场所数量和面积,保证人们对紧急疏散空间的需求。,建设中心应急避难场所 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性以及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破坏的不可预测性,有时很难保证规划设置在城市中心的应急避难场所能够成功启用。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议把外环绿化带建设为中心应急疏散场所,作为特重大灾害应急避险备用地。 同时规划还对中心城区内所有空地、闲置地、尚未开工建设的项目用地进行动态管理,提出这些用地是应急避难场所的有效补充,便民性探索 : 这主要体现在应急避难场所的疏散功能、指示功能和应急功能。,规划的法定性探索突出体现在规划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并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实施应急避难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