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78558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3.4种群和群落,关键词或主要知识点,种群、种群特征、种群密度、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种群增长曲线(S型曲线、J型曲线) 群落、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竞争、互利共生、捕食、寄生)、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生态位 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个体 特征 寿命、性别、年龄等 空间特征 种群密度(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种群 概念 特征 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性别比例 遗传特征 数量增长规律(J型曲线 S型曲线)

2、 (数学模型) 群落 群落的概念 物种丰富度 群落的构成 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互利共生 竞争 捕食 寄生) 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生态位 概念和类型 群落的演替 内部因素 影响因素 外界因素(人为因素),种群密度,1、决定种群个体数目变动的关系图,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重要的科学方法 (1)样方法 关键: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 使用范围: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2)标记重捕法 计算公式: 使用范围:活动范围大的动物,(3)抽样检测法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倍。 建

3、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 Nt = N0 t 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 N0为某种动物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 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3、“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4、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象大草履虫种群的K值是375个,时间,数量,0,时间,数量,0,时间,数量,0,捕食,竞争,共生,5、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三、群落的结构特征(A),1、定义:,生态学上把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具

4、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的。,物种丰富度,2、特征:,结构特征:,垂直结构:群落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层分布。 主要特征:镶嵌性 原因:光照、地形、土壤,四、群落的演替,1、群落演替的过程和主要类型(B),原生演替,次生演替,裸岩上的演替,废弃农田上的演替,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A),: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群落+无机环境=生态系统 生物圈(biosphere):地球上最大的生态

5、系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概念,2、生态系统的结构(B),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空气、水等 生产者: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成分。(自养生物:主要为绿色植物) 消费者:动物(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寄生动物) 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分解者:细菌、真菌,(1)生态系统的成分,(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food chain):各种生物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网(food web):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由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而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营养级: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食物链有五个环节五个营

6、养级,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B),起 点:,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渠 道:,食物链和食物网,途 径:,太阳能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五营养级,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第一、能量流动不是循环的而是单向流动的: 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第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林德蔓10%定律): 传递率为1020,能量金字塔,2、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B),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但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例如,在森林中,最好使能量

7、多储存在木材中;在草原牧场上,则最好使能量多流向到牛、羊等牲畜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皮、奶等畜产品。,3、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生物体的C、H、O、N、P、Ca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概念:,特点:,具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运动,4、生态系统中的C循环(C),碳的存在形式:,碳循环的形式:,CO2和碳酸盐,CO2,温室效应,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又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8、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 特点 范围 联系,主要以有机物形式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 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 反复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具全球生物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承, 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因果关系,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植物:有机酸,生物碱 动物:性外激素等信息素,生物体的行为特征,无机环境或生物体,生物体的产物或分泌物,生物体的动作行为,化学信息,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A),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传递在

9、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利用光照提高鸡的产蛋量,利用温度和湿度延长蔬菜的种植期,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飞机场附近用噪音来驱赶鸟类,昆虫性信息素防治病虫害,四、生态系统中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过度放牧,食物短缺,意义: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结果:抑制或减弱了最初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稳定。,实例一:,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B),科学合理的载畜量,不会破坏草原,又可以获得稳定的畜牧产品。,适度捕捞海洋系统中成鱼,不仅可以促进海洋鱼类资源的更新,还能不断获得各类产品。,适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还能促进森林的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