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76303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ppt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3、积累 文言词语,扩充文言词汇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孟 子,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 (现存七篇)一书传世。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和政治主张。,读顺文章 预习检查:读准下列加线字的读音,gu,s,q,pn,1、七里之郭 2、米粟非不多也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

2、亲戚畔之 5、夫环而攻之 6、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y,gu,f,读顺文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3、,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读懂文章,学生三人一小组翻译课文,交流讨论,标注出疑难词句。,读懂文章,翻译方法: 1、要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 2、补充出省略的成分. 3、要调整语序. 4、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重点句子翻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天时不如

4、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 。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读丰文章,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围绕论点逐层展开论证,用小城环而攻之而不胜事例论证了( )的分论点,接着用城高兵利粮足失守事例论证了( )的论点。 3 、中心论点已得到了论证

5、,写后面内容原因是,由战争引申到( ),得出人和的实质即( )。,答案,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围绕论点逐层展开论证,用小城环而攻之而不胜事例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的分论点,接着用城高兵利粮足失守事例论证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 3、中心论点已得到了论证,写后面内容原因是,由战争引申到(治国),得出人和的实质即(施行仁政)。,读丰文章,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围绕论点逐层展开论证,用小城环而攻之而不胜事例论证了( )的分论点,接着用城高兵利粮足失守事例论证了( )的论点。 3 、中心论点已得到了论证,写后面内容原因是,由战争引申到( ),得

6、出人和的实质即( )。,读简文章,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

7、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读简文章,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

8、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

9、战就一定胜利。,读简文章,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

10、,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1、孟子,名_,是_时代人,他是孔子以后_家学派的代表。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_。提出的著名论断是_,当堂练习,3、下列朗读节奏正确的一组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对“得道者多助”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能搞好内部团结的君主,他帮助支持的人就多。 B能讲明正确道理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C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课外作业,1、背会并默写全文。 2、整理并积累本课的文言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