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广西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评审汇报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6354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67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广西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评审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广西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评审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广西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评审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广西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评审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广西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评审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广西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评审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广西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评审汇报(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大学,“十五”“211工程” 建设,项目立项评审汇报,校长 唐纪良,一、广西大学 历史沿革及简况,1928年建校,首任校长马君武博士,历史沿革,1936年发展为文理工农医综合性大学,1939年由省立定为国立大学,1952年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停办, 农学院独立建制为广西农学院,1958年恢复重建,1996年通过“211工程”主管部 门预审,开始预建设,1997年原广西大学与原广西农业 大学合并,组建新广 西大学,1999年国家计委批复立项进入 “211工程”建设行列,校园占地307公顷,分3个校区(西校园、东校园、林学院校区),本科专业涉及学科:哲学 经 济学

2、法学 教育学 文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管理学,博士点5个、研究性硕士点53个、专业硕士点3个、本科专业69个,二级学院(19个),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物技术与糖业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林学院,中加国际学院中外合作,行健文理学院国有民办,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二、 “九五” “211工程”建设成效,(一)“九五”“211工程”经费投入及使用,经费投入: 总投入 22761万元 自治区政府投入 12985万元 占57.1% 学校自筹 9776

3、万元 占42.9% 中央财政 0万元,经费使用: 重点学科建设 7366万元 占32.5%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0811万元 占47.5% 基础设施建设 4584万元 占20%,学科建设特色鲜明 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 队伍建设力度加大 师资素质进一步提高 学位建设初见成效 办学层次进一步提高 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办学规模逐年扩大 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科技开发进展较快 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 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国际交流不断拓展 区域影响进一步提高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环境品位进一步提高,(二)“九五”主要建设成效,国家立项建设的

4、5个重点学科已达到国内同类学 科的先进水平,部分学科方向处于领先地位,自治区立项建设的6个重点学科,装备条件明显 改善,骨干队伍进一步充实,科学研究和科技 开发能力明显提高,重点学科水平提高,国家重点学科2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实验中心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15个,自治区重点建设实验室15个,现有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1996-2002年科研项目情况,区重点学科 4459万元 28%,国家重点学科 7803万元 49%,学校其它 3662万元 23%,1996年-2002年所获科研经费组成情况,全校总数: 15924万元,“九五”以来全校纵向科研经费,万元,年份,2001年:全

5、校科研经费3130.58万元 2002年:至10月份全校科研经费2184.11万元,2002,重点学科科研经费增长情况,19962001年科研成果情况,基因工程菌生产 a- 乙酰乳酸脱羧酶3000万元 透明质酸(国家二类新药)6000万元 发酵法生产天冬氨酸、丙氨酸3000万元 生态有机肥2500万元 基因工程根瘤菌.1000万元 固定化酶法生产蔗果低聚糖系列产品 6200万元 甘蔗渣制全降解纸餐饮具10000万元 智能非线性PLC系列励磁调节器34000万元 混凝土搅拌站控制及管理系统.13900万元 易涝低产田避涝增产综合技术.24000万元 木薯变性淀粉系列产品.13000万元 水稻优良

6、品种(组合)10000万元 甘蔗增糖增产剂.1000万元 高配比竹浆生产优级新闻纸技术30000万元,重点学科14个产业化项目年产值一览,引 进: 博士生导师 3人 教授 9人 副教授 56人 博士 54人 硕士 220人,送 培: 博士 230人 硕士 110人,师资队伍结构改善、素质提高 1998年以来引进、送培教师成绩,教授219人,在编教职工3524人,其中专任教师1505人,师资队伍现状,副高职称752人,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52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4人,教育部“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

7、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2人,具有博士学位126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增长情况,办学条件改善,新购教学科研设备16015万元 报废2096万元 净增13919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办学条件改善,本专科生,本专研结合,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获博士点5个,学位点增加,办学层次提高,新增硕士点23个(含MBA、工程硕士和农业推广硕 士专业学位点),由1996年的33个增至56个,现有在校研究生1806人,是1996年294人的6倍多, 招生规模由1996年116人增至今年753人,在校生规模扩大,单位:人,2002年本专研学生数比1996年净增8806人,增加了65.2%,验收专家组对“九五”

8、建设的评价:,广西大学“211工程”“九五”期间整体建设任务已达到国家预期建设目标,并取得了若干标志性成果。重点建设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在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要的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11工程”建设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办学规模得到扩大,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教学改革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三、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重点建设学科的水平离建设目标还有相当差距,需加 大建设力度,研发条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研发能力有待加强,以提高科技成果与转化

9、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还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需加快学位点建设,以扩大博士点、硕士点覆盖面,办学条件还不能满足教育现代化和学校发展的需要,需不断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教师待遇相对偏低,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设一支水平高、留得住的教师队伍,四、 “十五”“211工程”建设目标与内容,通过“211工程”建设,到2010年,使广西大学成为培养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众多领域所需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成为解决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思想库和科技源,在广西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起

10、示范作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达到全国综合性大学的先进水平。,总体建设目标,国家重点建设学科整体达到全国同类学科先进水平,部分学科方向达到领先水平;自治区重点学科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水平学科群,(一)“十五”建设目标,培养、聚合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优化师资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在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科技支撑作用,取得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新增一批博士点和硕士点,进一步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模,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和文献信息保障系统,提

11、高公共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水平,为重点学科建设和学校整体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重点学科项目 校内公共服务体系项目 师资队伍建设项目 基础设施项目,(二)“十五”建设内容,(三)“十五”投资总额及经费安排,自治区政府投入 22500万元,中央专项投入 3800万元,学校自筹 9400万元,投资总额 35700万元,其中:,经费安排 总投入:35700万元,(四)重点建设学科,1、国家重点建设学科,经费安排,单位:万元,生物技术与亚热带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九五” 已投入经费:1975万元 学术队伍:教授12,副教授 17,讲师 18 学 位 点:博士点1 ,硕士点4,本科专业 2 实 验 室:部级重点

12、1 ,专门实验室6 , 基 地:试验工厂4, 中试基地2,已有条件:,生物技术与亚热带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建成以分子生物学为手段,以亚热带生物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以3个博士点和一批硕士点为支撑,以在研究方向和装备上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及博士后流动站为依托的教学、科研和开发基地。分子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分子病毒学研究方向达国际先进水平,转基因工程、亚热带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一批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建设目标:,生物技术与亚热带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预期标志性成果:,野油菜黄单胞菌的致病关键基因的鉴定 板栗疫病真菌和水稻、番茄病毒宿主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利用 水稻重要抗病基因、

13、玉米重要抗旱基因的克隆及其利用 含酚类化合物的工业废水治理方法 基因工程菌固定化细胞转化木薯淀粉生产海藻糖 基因工程菌转化纤维素和淀粉的水解物直接生产1,3丙二醇 以木薯淀粉、甘蔗糖蜜为原材料生产木薯变性淀粉、异麦芽低聚糖、氨基酸和维生素等中间代谢产物的高效工艺方法,结构工程与红水河流域水力资源开发,“九五”已投入经费:1000万元 学术队伍:院士1(兼职),教授15,副高40, 中级42 学 位 点:博士点1,硕士点4,工程硕士点1 研究院所:2个 实 验 室:9个,已有条件:,结构工程与红水河流域水力资源开发,建设目标:,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梯队,成为培养土木、水利及建筑工程高层次

14、专门人才和有关重大问题科技攻关基地,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地方综合大学的先进水平,个别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构工程与红水河流域水力资源开发,预期标志性成果:,高拱坝、大跨度桥梁、超高建筑结构、地下结构及新型结构全面分析的经济有效的新理论新方法 建筑材料改性、设计新理论新方法、结构抗灾理论及应用、结构施工力学及施工控制、大跨度拱桥施工控制理论及应用 碾压混凝土筑坝改性材料及结构体形和分缝方式及层面抗剪强度、破坏模式及破坏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新型水工结构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及水电站钢衬钢凝压力引水管道研究 岩土体与工程结构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土木工程与环境协调作用的研究,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已有条件:,“

15、九五”已投入经费:700万元 学术队伍:教授5,副教授10,讲师6 学位点:博士点1,硕士点2, 实验室:1600 m2 试验牧场:200亩,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建设目标:,建成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动物繁殖与育种相关科技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动物克隆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动物XY精子分离和性别控制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牛胚胎体外生产的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保持学科整体在国内的先进水平。,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预期标志性成果:,动物XY精子的分离与性别控制技术 克隆水牛研究 转基因克隆牛研究,稀土有色合金材料加工工程,已有条件:,“九五”已投入经费

16、:1200万元 学术队伍:教授25,副教授13,讲师15 学 位 点:硕士点4 实 验 室:22个 研发基地:1个,稀土有色合金材料加工工程,建设目标:,在稀土有色金属合金相图、相变、相结构,新型有色金属材料与深加工技术及功能材料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建立有色金属材料应用与开发工程基地;建立2个博士点。相图、相变、相结构研究学科方向达国际先进水平,铝合金薄壁铸件成型动力学科的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稀土有色合金材料加工工程,预期标志性成果:,1)合金相图、相变与物质结构的研究,把相图实验 研究与相图计算有机结合,建立稀土相图热力学 数据库(国际先进) 2)MH-Ni电池的基础及应用开发研究,试制电池产 品(国内先进) 3)有色合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