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课件(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57959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课件(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课件(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课件(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课件(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课件(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课件(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课件(人教版必修3)(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三课 第一框,课前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考查点一,考查点二,热点解读面面观,创新演练大冲关,本单元的核心是从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三个方面分析人类文化的发展。第三课主要讲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传播的方式问题。第四课主要讲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在发展中继承。第五课主要讲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和途径。 本单元中所谈到的文化传播、继承与创新是三位一体,紧密联系的。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传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传播和继承的过程渗透着文化创新的精神。,2012年11月30日,“中欧 文化对话年

2、”闭幕式在中国美 术馆举行。中国文化部部长蔡 武和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委员安德鲁拉瓦西利乌女士共同出席闭幕式。 蔡武在闭幕式上致辞时说,自今年2月“中欧文化对话年”在布鲁塞尔开幕以来,中欧双方以思想文化对话与文化艺术交流为主线,一共完成了近300个合作项目,涵盖了文,学、艺术、哲学、语言、体育、新闻出版、青年交流、旅游 等领域,覆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等22个中国省市及所有27个欧盟成员国,是中欧文化交流史上名副其实的一大盛事。 【请思考】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何意义?如何做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受联合国监测的长城、 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 秦始皇陵等世界遗产,有 的已处

3、于“病危”境地。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十分忧心,“以损坏或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去变现经济效益,长此下去,很可能无法通过联合国六年一次的检查,而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有专家强调“世遗的,基础是保护,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开发。只讲经济效益,人满为患、错位开发,再好的遗产,也是申来就死!” 【请思考】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和创新?,1识记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及含义。 2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 样性的原因、态度。 3提高对加强文化交流、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认识。,读教材填要点,知识点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世界上每个民族、每

4、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庆祝民族节日,是 的集中展示,也是 的集中表达。,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民族情感,(2)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 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 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文化遗产,人类文明,世界文化,知识点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是 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 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基本特征,民族,世界,知识点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态度 既要认同 文化

5、,又要尊重 文化,相互借鉴,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因 (1)是发展 文化的内在要求。 (2)是实现 繁荣的必然要求。,本民族,其他民族,求同存异,本民族,世界文化,3原则 (1)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 的原则。 (2)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 、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 ,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一律平等,共同发展,相互尊重,多样性,议话题强认知,下面几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国家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如何进行分类?它们分别有何作用?,提示:(1) 图1反映了中国的春节;图2反映了西方的圣诞节;图3是埃及的金字塔,图4是法国的凯旋门。 (

6、2)提示:图1、2中的春节和圣诞节属于民族节日;图3、4中的金字塔和凯旋门属于文化遗产。 (3)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析重点解难点,一、正确理解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 (1)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2)表现。,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

7、,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3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

8、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元化的区别与联系,二、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 成的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1)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形成文化的多样性,因而文化首先是民族的。,3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

9、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因此文化又是世界的。,4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1)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的个性决定各自文化存在的价值,而它们的共性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前提。 (2)我们既要承认各民族文化的个性,承认它们存在的价值,同时也要看到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可能性。正是世界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存在,正是它们之间不断碰撞、交流、融合,才促进了文化领域的飞速发展。,悟典题明考向,典例12013年3月13日,是农历的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

10、龙赐福的美好愿望。这表明()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B C D 解析民族节日属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观点正确;属于民族节日的作用,正确;观点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答案C,演练1川菜品种繁多,五味俱全,麻辣适宜,成都小吃更是丰富多彩,所以成都有“休闲之都”之说。但四川并不排斥其他菜系,相反,在成都各式菜系的酒楼和带有异国风情的餐馆随处可见。四川饮食文化的特点说明() 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之间应相互尊重各自的文化

1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四川饮食文化已走向世界 A B C D,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式是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观点与当前客观实际不符,排除A、B、C项。 答案:D,演练2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坚持文化中心主义。所谓文化中心主义就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来评论其他文化,并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正确的,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错误的倾向。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 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尊重、共同发展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是尊重民族文化的要求,A B C D 解析:反对文化中心主义,就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所以正确,说

12、法错误。所以选C。 答案:C,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遗产的区别与联系,典例2(2012天津高考)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解析我国民族文化能在异国得到观众的共鸣,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具有共性;文化差异会导致误解,故C正确,B排除。A、D不是引发澳大利亚观众

13、共鸣的根本原因,排除。 答案C,演练3(2011福建高考)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 ),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 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解析由于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文化具有民族性,两位大师的作品借鉴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A项不选。世界各民族的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因而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以徐悲鸿和毕加索为代表的东

14、西方文艺作品形式上的互相借鉴,反映了文化源自实践,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选B项。文化具有传承性,不可承袭的观点错误,C项不选。构成艺术形式的要素有:结构、体裁、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但也不是不可复制的,D项观点错误。 答案B,演练4“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B文化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条件 C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D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解析:此题

15、考查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材料是通过反例启示我们文化要多样性,而不能整个世界一个模式。A、B、D三项是从整体上表述文化的多样性,没有结合材料,是不正确的。 答案: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一定区域内由其社会实践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不同的社会实践,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征。文化是民族实践过程的反映,也是这个民族发展的见证。,(2)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是属于这个民族的,同时也是属于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因而各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人们不能只看到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还应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共

16、性和世界性。,“保护性拆迁”必须零容忍,2012年2月9日,北京市文物局和东城 区政府通报,梁林旧居被拆是破坏古都文 物保护的一起恶劣事件,目前依法对开发单位及有关责任人的违法行为进行了调查和问责,对拆除单位处以50万元罚款,同时责令其恢复所拆除旧居建筑原状。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余声未了,2月14日,重庆的,蒋介石行营也被拆。当地文管部门回应称,这是“保护性拆除”,将在原址原貌复建行营。3月8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全国政协记者招待会上,回应广受关注的文物“维修式拆迁”时表示,文物从来没有新的,如果说是新的只能是假古董,“应该承认这是一个文化悲剧”。过去我们对历史建筑有一个很荒谬的错误的做法叫做整旧如新,这个词汇的出现非常可怕。,请你谈谈对文化遗产“保护性拆迁”必须零容忍的原因。 (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化的演进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