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莫言作品的读书心得3篇

上传人:1598****930 文档编号:141156837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得体会 莫言作品的读书心得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得体会 莫言作品的读书心得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得体会 莫言作品的读书心得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得体会 莫言作品的读书心得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得体会 莫言作品的读书心得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 莫言作品的读书心得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得体会 莫言作品的读书心得3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莫言作品的读书心得3篇莫言作品的读书心得3篇读莫言的红高梁家族,若没有电影的引导,似乎常常会出现错觉了,奶奶爷爷和我生活的时候在不时的交错,形象也时常交差,无论是人物还是场景都不时的穿越,真的佩服红高梁电影的演员及所有的参与者,他们真的用心读懂了莫言的文章,了解了当时的背景,否则无论如何也无法展现那时那景。以前的时候,翻过莫言的作品几次,常常束之高搁,一个原因是欣赏不了,他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他的天马行空的叙述让我一时驾驭不了;再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的语言的粗犷吧,常会出现一些令人脸红的语言,是因为自己的拘谨还是什么的,现在再一次打开他的作品,再品来,真的是让人学到了

2、很多。酒国中的丁钩儿的经历、余一尺的不同,那个酒国市酿造学院的勾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李一斗的几篇文章,和莫言的书信来往,那似乎是生活中的也好像是小说中的许多情节:那个肉孩和红烧婴儿,那个神童和那个有鳞的小妖精,那个一尺英豪和小侏儒余一尺,那些形象似乎是生活中的,也好像是虚构的,不能不让人感受到很多,感受到小说与现实的联系,在其中也时时地透露着有些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能不令人深思。那其中的采燕让我真正的了解了那些称得上海市山珍的珍品的缘由,我们只看到了商店里卖的燕窝很贵,却不知道燕窝的区别与它的真实来缘,而采燕中的岳母的叔用生命采集的最珍品的燕窝,却是时时用命换来的,那个燕窝

3、上还留着脑浆,在写叔为了采集那个难得的燕窝让身体可怕地拉长,变得好像一条蛇,在艰难中奋争中身体又拉长了些,燕为了自己的窝与偷袭的人的无情抗争,面叔只能任由成群的汗珠从他头上滴下来,紧咬双唇尝到自己血的滋味,一个能从十几米的高处飘然落地而不损伤自己身体的叔叔却为了这个燕窝从悬崖坠落,在燕窝上留下自己的脑浆。看到这些,我们怎还忍心吃那些需要很多的生命为代价的东西呢?可有些人却是在吃着,一直奉为美味的吃着。记得曾有人说过吃熊掌,将熊掌割下来用石灰埋到土里褪倒熊毛,再花上个24小时煮它才能品到它,还有人参的珍品,人参是否真的就如电视中演的一样,经过几年就会变成人参娃娃呢?那我们还吃人参干吗?吃人参是不

4、是也如酒国中描写的红烧婴儿一样呢?真的应将束之高阁的莫言作品拿下来,用心地读一读,看一看,也能泰然地面对那些令人感到脸红的语言,况且有些事儿为什么我们要脸红,而应脸红的是那些真的该感到脸红的人。莫言作品的读书心得2可怜,可恨读莫言作品有感读了莫言的小说,看到了他笔下的芸芸众生,社会百态,感触颇多。一匹误入民宅的狼讲了一只曾经被章古巴断尾,十三年后来找他报仇误被许宝杀死的狼。这篇小说运用了大量笔墨来讲章古巴伤了狼后,狼数次寻仇,章古巴与其斗智斗勇的故事,着实惊险、刺激。还有许宝杀狼,乡亲们谦让地分狼身的情节,都是那么正常又顺理成章。可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狼,是受害者。狼屡次寻仇不成,

5、给章古巴造成了心理阴影,于狼心中也是个疙瘩。为避仇,章古巴逃回家乡,为了报仇,狼不惜千里迢迢地寻找。可以想象,一千多里,孤身一人,仅靠着还算灵敏的鼻子,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且不说对身体的折磨多大,就想想它十三年来整日活在仇恨之中,无时无刻不咬牙切齿想把章古巴作为自己的盘中餐,这样一个漫长的煎熬过程其实并不好过。正值壮年的狼,为报仇,耗尽了半辈子,到头来,搭上了一条命。它所付出的一切,只在熊熊烈火间,灰飞烟灭,临死它还不知道进错了宅,找错了人。当然,错不在它,而看似大家乐呵呵分狼的情景其实最辛酸。狼,倾尽所有,死得不明不白,分得一干二净。把狼皮给我留着章古巴,动手吧.众人只为满足自己,谁为狼想过

6、,哪怕掠过一丝怜悯的念头?不,没有,有的只是密切地注视着章古巴弓着腰,开剥狼皮。于狼与人,可悲可叹。倒立主要是围绕一个同学会展开的,而中学时表演过倒立的谢兰英是文章的一条线索。讲了小时候偷鸡摸狗的孙大盛,如今成了省委组织部部长召开的一个同学会过程,孙大盛当了部长,这些同学都对他毕恭毕敬,想方设法地巴结他(除了我这个没出息的鞋匠)。他们巴结的方式基本一致:听到孙大盛的笑声,里面的他们松散的身体突然紧张起来,或者笑脸相迎,倒酒端菜,随声附和他。而唯独小茅房不同,他有一样招人喜爱的工具他妻子,当年的校花,谢兰英。为了取悦孙大盛,他一味地让妻子迁就孙大盛。让她靠近孙大盛坐,逼她陪孙大盛喝酒,这里已没有

7、了夫妻情分,已没有了纯洁友情,有的只是满脸堆笑和空气弥漫着的恶心的气息,更可恨的是小茅房的明知谢兰英穿了裙子,还让她助兴倒立,结果.孙部长大饱眼福,妻子慌忙逃走。丑恶的人性在这时已暴露无遗。谢兰英就是给人玩笑的工具,助丈夫爬升的工具。不能不说,小茅房的所作所为实在太过分了,任何事都要有个度,就算贪心可以谅解,就算私心可以谅解,但他为了这二者对妻子无情无义真是超了限度,无法忍受。利欲熏心,让友情惨进了金钱的臭气,令人作呕;让爱情成了进步的阶梯,肆意践踏。一纸纸文字,都是可怜人的呐喊,可恨人的天下。大千世界,纷杂躁乱,需要有一双慧眼,看透人与人之间微妙又复杂的关系。莫言作品的读书心得3终是将莫言的

8、生死疲劳览了个痛快,看了个透彻。15天看完55万字不得不说眼乏得很,但览字的本身快乐却似山涧自由流动通彻见底的清泉叮叮咚咚淌过心田,沉淀淀的墨香将夏日的浮躁抹去,这经过上千年打磨的文字啊,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让我们先撇开小说的人物与情节,聊聊莫言,这个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后记中写道他用43天写了43万字,对于学生的我而言,他实在是了不起的!一天一万字的速度可见莫言写这部小说时是顺畅自如的,而他的文字也给了我这样的感觉,浑然天成,没有多余的修饰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一块经过打磨的好玉,那些多余的边角都被磨平。莫言的写作风格一向以大胆着称,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构造独特

9、的主观感觉世界。诚然,这些在生死疲劳中都有显现。我总喜欢将莫言与余华作比较,莫言的作品总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余华,而余华的作品也同样让我想起莫言。他们的文字都平淡朴实,可是细细品味又带了几分灵动。明明是信手拈来的比喻,却让人连声称妙。我们还是回归主题,聊一聊生死疲劳吧。在小说中,一个被冤枉的地主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终于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西门闹一家与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显然孟婆汤是不管用的)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哗,充满苦难

10、的蜕变历史。由于整个故事的人物情节就像一棵存于千年的老树,盘根错杂,我还是选最短的一根树杈与大家慢慢讲来吧。我要讲的人物可了不起了,他本是地主西门闹的长工,因脸上有一大块蓝色胎记,人送蓝脸。后地主西门闹因历史原因被无辜处死,于是我们的蓝脸同志就娶了西门闹的妾室迎春做老婆,你可不要以为他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他实在是个老好人埃迎春与西门闹生有一子一女,分别是西门金龙和西门宝凤。后来又与蓝脸生了一男娃。说来也奇了,这男娃的脸上竟然也有一块蓝色胎记,为了顺应解放的潮流,这男娃便取名解放。相信大家对人民公社化运动比较了解,我就不多作解释了。当大家都成群结队下田务农时,只有我们的蓝脸同志抵住时代潮流,他就

11、是了不起的单干户。当大家都成群结队去食堂吃大锅饭时,蓝脸一家便在家里啃他们的馍馍。他们享着单干户的福,也受着单干户的苦。你可能奇怪了,哪来的苦啊,入不入人民公社不是自由决定的吗?话虽如此,但当全村全县全省乃至全国都只剩了你一个单干户,你还能扛住舆论的压力吗?你还能对领导的劝说无动于衷吗?蓝脸的家人可受不住了,他们纷纷加入了人民公社,同时也苦口婆心地劝说蓝脸,但是我们有骨气的蓝脸硬生生地坚持了二十年。此等气魄,我真没有。这也是我打心底里佩服他的原因,硬汉!身为最后的单干户,蓝脸受尽了排挤,而他那没有人性的养子西门金龙为了逼他入社不惜对他拳脚相加,可他蓝脸偏偏不怕死,用自己的大半辈子开启了一段短暂

12、的单干户幸福时光。可他终究是悲凉的。熬了大半辈子,受尽了乡邻的唾骂,遭到养子的殴打,一次次看着自己心爱的动物死在自己眼前却又无能为力,他心底的.悲凉又有谁能体会呢?于是,他寄情于月,日落而耕,日出而息。在那个人人都爱火红太阳的年代,他爱上的是与繁尘俗世截然不同的清冷的月儿。人人都说何以琛对赵默笙足够痴情,等了她七年,可相比之下七年又算什么呢?蓝脸用大半辈子去热爱土地,用他的热血去浇灌土地,这样的情愫又何尝比不上那为人们津津念道的爱情呢?蓝脸平凡了一生,他对土地的热爱是每一个平凡农民的平凡情感。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平凡才是人生的真谛。我们还未曾走过平凡之路,便在心中早早断定那是迫不得已的结果。我们渴望着拥有一切,就连那镜中花也要是我们的囊中之物。我们拼命向前走,寻觅着人生的黎明。到最后,在经历所有悲欢离合之后,我们恍惚明白,年少时最厌恶的平凡竟是人生最好的归宿。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