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5666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大地测量 控制网的建立,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大地测量系,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大地测量学基础,一、国家大地控制网及其作用 1、为地形测图提供精密控制 限制测图误差积累,保证成图精度。 统一坐标系统,保证相邻图幅拼接。 提供点位的平面坐标,保证平面测图。 2、为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其他科学问题提供资料 3、为国防建设和空间技术提供资料,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平面控制网 (一)平面控制网的测量方法 1、三角测量法,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平面控制网 (一)平面控制网的测量方法 2、精密

2、导线测量,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平面控制网 (一)平面控制网的测量方法 3、三边测量 4、边角同测法,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平面控制网 (二)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2、保持必要的精度,表3-1 不同比例尺测图对相邻三角点相对点位精度的要求 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平面控制网 (二)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3、应有一定的密度,表3-2 航测成图对三角点的密度要求,4、应有统一的规格,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

3、建立,二、国家平面控制网 (三)我国天文大地网布设概况 1、一等三角锁系示意图 它一般沿经纬线方向布设。锁系两个相邻交叉处之间的三角锁称为锁段,图中AB-CD,CD-GH,AB-EF,EF-GH等即为四个锁段。锁段的长度一般在200km左右。由互相连接的纵横锁段构成锁环。三角锁段的平均边长为25km左右。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小于0.7。,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平面控制网 (三)我国天文大地网布设概况 2、二等三角网,二等补充网,二等全面网,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平面控制网 (三)我国天文大地网布设

4、概况 3、三四等三角网,插网示意图,插点示意图,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平面控制网 (四)我国各级三角网的布设规格和精度,表3-3 1958年以前我国国家三角网布设规格,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平面控制网 (四)我国各级三角网的布设规格和精度,表3-4 1958年起我国国家三角网布设规格,m,=,0.5 m,=,0.3 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平面控制网 (四)我国各级三角网的布设规格和精度,表3-5 我国各级三角网推算元素的实际精度,m,=,0.5 m,=,0

5、.3 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中国天文大地网示意图,表3-5 我国各级三角网推算元素的实际精度,m,=,0.5 m,=,0.3 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平面控制网 (五)选点、造标、埋石,m,=,0.5 m,=,0.3 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二、国家平面控制网 (五)选点、造标、埋石,m,=,0.5 m,=,0.3 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高程控制网 (一)国家高程控制网概述 1、任务 (1)地形测图和工程测量

6、的高程控制 (2)为地壳垂直形变、平均海水面变化等科研提供资料。 2、布网原则 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由高级到低级、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依次加密。各级高程系统统一、精度一致、密度均匀。 国家水准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m,=,0.5 m,=,0.3 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高程控制网 (二)水准原点的建立 1、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1950-1956共7年青岛验潮站观测的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 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98m 。 2、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 1952-1979年共27年平均海水面。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7

7、2.2604m。可见比1956平均海水面高了0.0286m。,m,=,0.5 m,=,0.3 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高程控制网 (三)国家水准网的布设方案 一等水准路线沿交通路线布成网环状,环线周长:平原丘陵地区10001500km,山区2000km左右。 二等水准路线布设在一等水准环内,沿交通路线成环线,环线周长:平原丘陵地区500750km,山区酌情放宽。 三等水准路线布设成附合路线,附合路线长:200km,环线周长:300km。 四等水准路线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80km。,m,=,0.5 m,=,0.3 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

8、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高程控制网 (四)水准测量的精度,m,=,0.5 m,=,0.3 m,=,表3-6 国家水准网点基本精度 m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高程控制网 (四)水准测量的精度 是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的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测段数;R为测段长度,以公里计。 是按水准环线闭合差计算的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水准环个数,W为经过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改正后的环线闭合差,F为环线周长,以公里计。按规范要求,当环线个数N超出20时才计算此项精度指标。,m,=,0.5 m,=,0

9、.3 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高程控制网,m,=,0.5 m,=,0.3 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节 国家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三、国家高程控制网 (五)我国高程控制测量的现状 1、5060年代,一等水准路线9.3万km,100多个环,普通水准标石2万个,基岩水准标石109个,联测海岸线上42个永久性验潮站。二等水准测量视线长度13.7万km,793个环,1138条水准路线。1976年起重新设计,观测一等水准网,1985年完成平差计算。二十世纪90年代,结合GPS测量,布设观测GPS、水准网。 2、对青岛原点高程与平均海水面高差值问

10、题进行研究,得出1956黄海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3、完成海岛高程联测(如海南岛等)、珠峰海拔高测(8844.43m)。,m,=,0.5 m,=,0.3 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二节 国家GPS网简介,现今,GPS定位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区域及局部地区高精度定位的主要技术手段。我国大陆地区已经布设了4个大规模的全国GPS网,它们是国家测绘部门建立的全国GPS A、B级网,国家 GPS一、二级网,攀登计划项目“现代地壳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布设的GPS监测网和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三级GPS网。尽管布设这些全国性GPS网的主要目的有所侧重,其中包括:监测研究地壳形

11、变与块体运动;检核和加强各地区天文大地网,建立统一的高精度大地基准;建立地心参考系,精确确定参心坐标系与地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精化大地水准面等等,但这些全国网的建立与复测都可以成为建立我国新一代高精度地心参考系、监测和研究地壳运动的基础。,m,=,0.5 m,=,0.3 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二节 国家GPS网简介,一、国家GPS A、B级网 国家GPS A、B级网由国家测绘部门设计实施,如下页图所示。A级网由30个主点和22个副点组成,主点中有9个与攀登项目GPS网的点位重合。为了将A级网纳入ITRF参考框架,选择国内外17个IGS跟踪站数据与A级网数据联合处理。其基线分量重复性水平

12、方向优于4mm+ 垂直方向优于8mm+ 。 国家GPS B级网由818点组成,是在GPS A级网基础上布设的。GPS B级网与地面网联系紧密,许多点与原三角点、天文点和水准点重合,新埋设点仅89个。相邻点间距,沿海发达地区平均为5070km,东部地区平均为100km,西部地区平均为150km。以A级网点为起算数据,在ITRF93框架下进行整网约束平差。B级网平差结果表明,平均点位中误差水平方向为13mm,垂直方向为26mm,基线相对精度达到 。,m,=,0.5 m,=,0.3 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二节 国家GPS网简介,一、国家GPS A、B级网,m,=,0.5 m,=,0.3 m,=,

13、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二节 国家GPS网简介,二、全国GPS 一、二级网 全国GPS 一、二级网由军事测绘部门建立。 一级网由40多个点组成,大部分点为国家天文大地网点,同时与水准高程点进行了联测。相邻点间距离最大1667km,最小86km,平均683km。据估计,平差后基线分量相对误差平均在 左右。 二级网由500多个点组成,其中有200多个点与国家三角点或导线点重合,所有的点都进行了水准联测,相邻点间的距离平均为164.7km。据估计,平差后基线分量相对误差优于 ,各点坐标相对于ITRF的中误差,水平分量优于20mm,垂直分量优于80mm。,m,=,0.5 m,=,0.3 m,=,大地测量学基

14、础,第二节 国家GPS网简介,三、攀登项目GPS网 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设计并实施的GPS监测网,其目的就是为监测我国现今地壳运动。全国有关地质、天文和大地测量方面的专家,精心讨论并制定了布设方案。网的平均边长约为1000km,全国共布设22个测站,布设在我国大陆主要构造块体上。 攀登项目GPS全网有三期复测,跨6个年度的数据(其中10个站有四期复测,跨8年度数据),采用GAMIT软件进行处理,表明所获得测站位移速度精度优于3mm/a。,m,=,0.5 m,=,0.3 m,=,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二节 国家GPS网简介,四、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CNONOC)是我国“九五”期间实施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该工程以监测地壳运动服务于地震预测预报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大地测量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由中国地震局牵头、联合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测绘局共同承担,于19972000年实施。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以GPS技术为主,以VLBI、SLR、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为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