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知识}课程标准特点与课程设置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55645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12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营管理知识}课程标准特点与课程设置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经营管理知识}课程标准特点与课程设置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经营管理知识}课程标准特点与课程设置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经营管理知识}课程标准特点与课程设置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经营管理知识}课程标准特点与课程设置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营管理知识}课程标准特点与课程设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营管理知识}课程标准特点与课程设置(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实施 课程标准特点 学校课程设置 学生选课指导 校本教研制度,义务教育不定向教育以提高公民 素质为基础 高中教育准定向教育以学生全面而有 个性的发展为基础 高等教育 定向教育 以专业教育 或就业 为基础,一、对普通高中教育性质与任务的再认识,二、感受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 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一)关于“课程性质”,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力图从本学科在高中课程中所具有的独特

2、的教育价值和不可替代性来描述本学科的课程性质。,(二)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各学科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试图从功能、内容、结构、教与学、评价等几方面,根据各学科的自身特点具体阐述改革的基本追求,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得到具体落实。,(三)关于“课程目标” 各科课程标准依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自然组成部分是标准的突出特点。,(四)关于“内容标准”,1.各学科课程内容都力图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 关注学生的经验

3、,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1)时 代 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高中课程内容既要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应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2)基 础 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方案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3)选

4、 择 性,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1)设立技术学习领域是普通高中 课程结构的历史性突破 信息技术是当代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也是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对学生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2)以技术素养的提高为主要目标,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转型。,高中设立技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对技术本质的领悟与方法的运用;注重对技术所包含的人文因素的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实验与创造。从而走出技术即技能的误区。,(3) 实现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变迁。,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学生在信息的获取

5、、加工、管理、呈现和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4)注重技术设计和技术实验,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技术设计作为组织学生技术学习内容的主要线索,挖掘技术设计在引发学生深入调查研究、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想象,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功能。,(5)注重条件替代,强调资源整合,根据我国技术课程资源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在技术课程的实施条件上尽可能关注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采用目标引导、任务驱动的方法,鼓励各地、学校创造性地选择适时、适地的载体;注重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技术课程的学分既可在本校获得,也可在其他普通高

6、中、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以及技术教育基地获得。,(6)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探索技术证书制度,技术课程标准提出,农村普通高中在完成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可结合“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城市学校,学生通过选学职业技术课程或其他技术培训获得相应证书;探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渠道。,2. 课程标准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可操作、可实现、可检验的丰富多样的行为动词来分别描述知识、技能和体验性目标,提示着课程实施途径的多样性。 各学科各自结合学科特点对行为动词的使用有相应的说明。,内容标准中有关目标的描述,结果性目标 1、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

7、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2、 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产品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3、为了有利于课程标准的实施,不少课程标准提供了教与学的建议或典型案例,以便于使用者(教师、教材编写人员、教育管理者等)准确理解标准,减少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制作泡菜,尝试用比色法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讨论与此

8、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生物) “为涉外宾馆设计一组挂钟”,“策划赴的模拟旅行”,“探究家乡某条河流的变化及原因,并提出未来设想。”(地理) 查阅资料并交流,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化学原理,提出加氟预防龋齿需要注意的问题。(化学) 对居住地区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考察调研,从文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出发,提出保护环境和保护文物的建议和措施。(历史),各科课程标准针对本学科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点,将会面临的困难以及可能出现的偏差,从教学、评价、教科书编写,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五)关于实施建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

9、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 (语文),总之,新颁布的高中课程标准力图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从而有利于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恰当地处理好学科逻辑与学生经验的关系;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增强课程对地方和学校的适应性,促

10、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三、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1、形成学校课程方案的基本思路: 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形成各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方案。,新课程设置八个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数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 体育与健康技术 综合实践活动艺术 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关于学习领域,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与建议; 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关于模块,2 、形成学校课程方案的基本程序:

11、(1)学校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由校长、教务和教研部门负责人、各科目负责人等组成。(2)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组建各学科课程小组。学科课程小组的核心成员为本学科任课教师。,3、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每学期分两学段安排课程 每个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便于学校合理而灵活地安排课程; 减少学生的并学科目; 使学生集中有效地学习,(2)高一以必修课为主,特别是高一的第一学段应以必修课为主。,将必修课集中在低年级开出,为学生后期进行个性化选课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更大的选择空间; 便于学生班集体的形成; 对于高一入学新生了解适应新课程、学校订购教材、安排教师和教室有一个缓冲的空间。,

12、(3)学生拥有自己的个性化课表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学生有没有自己个性化的课表是检验学校是否真正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标志。 学生的个人课表至少应包含三个要素:课程名称、上课时间、上课地点。,(4)绝大多数课程的周课时数应为偶数(学术性课程的周课时数最好是4节) 同一学段内,每门课程每周开两节或四节,便于完成每个学科应获得的学分数,同时有利于不同模块间选课、调课的要求。,(5)体育、艺术课程应延续到高三下学期。 (6)选修课宜从高一第二学段以后全面引 入,文科类选修课程可较早引入。 但这并不排除个别选修课程学生很早就开始引入并学习,有的学生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段就可以选择课程学习,如数学。,(7)

13、建议对学术性课程两节连排,可以减少学生课后来回换教室、找教室的次数; 比较适合前面我们所提出的课程最好按偶数编排的基本原则; 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有利于组织学生围绕某一课题(或核心的概念、原理)展开深度的、有系统的实践、思考与交流合作。,(8)学生选课最好以学期为单位 即在假期一次选定一个学期内两个学段所有想修习的课程,而不是每次只选一个学段的课程,便于学校安排教师、校舍及选用教材。,四.学校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选课?,(1)学生不能把握课程与其发展倾向间的 关系; (2)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倾向游离不定; (3)学生的选择屈从于家长的意愿或有从 众心理;,1、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4

14、)学习时间安排不合适,没有注意到模块学习的先后逻辑顺序,或者没有注意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等。 (5)学分分配问题: 面面俱到,追求“高”学分; 不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只选择 那些容易获得学分的模块。, ,2、学校应该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选课? 学校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 (1)学校要做好选课前的动员工作,让教师、学生、家长充分参与进来,充分了解高中课程方案及其核心精神。,(2)学校应建立选课指导中心(可以单独成立这样一个职能机构,亦可赋予其他机构该职能)。 (3)学校应编制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3、 建立导师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学校在选课指导方面有多种多样的举措,最重要的措施是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把对学生的选课指导看成是自己的同上课、看作业一样必不可少的职责。,4、教师在指导学生选课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共同指导 因材指导 遵循课程方案 学生自主决定 合法监护人同意,教师成长的关键要素 学生时代的经验 在职培训 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 和同事的日常交流 有组织的专业活动,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校本教研制度,1.目标 使研究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职业特征 2.关键 问题来源于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目的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