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第9讲:地球上的水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43355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第9讲:地球上的水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第9讲:地球上的水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第9讲:地球上的水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第9讲:地球上的水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第9讲:地球上的水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第9讲:地球上的水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第9讲:地球上的水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2013高考导航,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3高考导航,命题热点,1大型工程建设如南水北调,三峡大坝,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及城市化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2结合大洋科考路线、海上石油运输线、主要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运输线考查洋流分布,洋流对沿岸气候、海洋污染物、渔场分布及航运的影响 3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依纲梳理夯基础,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液态水,(2)关系: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 的关系。,水源相互补给,依纲梳理夯基础,2水

2、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依纲梳理夯基础,(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A蒸发,B降水,C ,D降水,E ,F ,G ,H下渗,I蒸发。 (2)水循环类型:ACDE属于 循环,F、D、I属于陆地内循环,A、B属于 循环。,水汽输送,地表径流,植物蒸腾,地下径流,海上内,海陆,间,依纲梳理夯基础,(3)水循环的意义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依纲梳理夯基础,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是指该循环环节最多(包括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范围最广(既包括海洋也包括陆地),而不是指参与的水量最大。就水循环

3、参与的水量而言,海上内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9倍。,依纲梳理夯基础,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概况: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 和 。,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依纲梳理夯基础,(2)水资源的分布,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亚洲,南美洲,大洋洲,巴西,俄罗斯,中国,依纲梳理夯基础,(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时空分布不均: 多,北方少, 多,西部少; 两季多, 两季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 、 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2)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南方,东部,夏秋,冬春,数量,质量,依纲梳理夯基础,造成我国水资源时

4、空分布不均的原因主要是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如夏季风首先在东南沿海登陆,越靠近东南部的地区,降水时间越长、强度越大,水资源越丰富,造成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而冬春季我国主要受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降水量较少。,依纲梳理夯基础,3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 。,减少,依纲梳理夯基础,(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 ;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 ;开渠引水,调节水资源的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 ;改进农业 ;提高工业用水的 。,

5、地下水,时间分布,空间分布,节水意识,灌溉技术,公民,重复利用率,高频考点巧突破,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1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人工湖,学法指导,高频考点巧突破,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6、。如下图所示:,高频考点巧突破,注意: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高频考点巧突破,2如何分析流量过程曲线图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流量的大小。 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高频考点巧突破,(2)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 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

7、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高频考点巧突破,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1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完成下列问题。,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月,其原因是_,_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_,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少,其原因是_,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_的变化而变化。 (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补给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_种

8、补给类型。,高频考点巧突破,(3)根据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河流甲、乙分别所处的地区是() A西北、东北 B西南、东北 C西北、东南 D东北、西北,高频考点巧突破,答案:(1)78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12气温低于0,冰雪不再融化,河流没有补给水源蒸发旺盛和农业引水灌溉,使河流径流量减小气温 (2)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3 (3)A,高频考点巧突破,供水紧张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针对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面对水资源不足问题,如何开源节流,学法指导,高频考点巧突破,2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

9、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高频考点巧突破,(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 (3)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小的原因。,高频考点巧突破,(4)依据甲图信息,推断该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C污染严重 D浪费严重 (5)根据甲图分析,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高频考点巧突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第(1)题,读图可知甲图夏季平均

10、径流量所占比重大,原因与气候特征有关。第(2)题,据图分析B处为太行山东侧,处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几率大,A地位于太行山脉背风坡。第(3)题,乙图阴影部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有伏旱天气,降水少,故所占百分比较小。第(4)题,甲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分配差异较大。第(5)题,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高频考点巧突破,答案:(1)较大的是甲图所在的华北地区。 原因:华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雨季来的晚、退的早,雨季短,降水集中。 (2)B地位于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几率大,降水量多;A地位于太行山背风坡,降水几率小,降水量少。 (3)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受副热

11、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 (4)A (5)加强水资源管理,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热点探究显身手,1概念:等潜水位线图就是潜水的等高线图,即把潜水面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2水流方向与等潜水位线的关系 (1)潜水流向:在重力作用下,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流向低值。如下图:,等潜水位线图判读,热点探究显身手,(2)河流流向与等潜水位线的关系:一般由高等潜水位线向低等潜水位线流,原因是等潜水位线数值越大,一般地势越高,而河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热点探究显身手,3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的确定 (1)等潜水位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流水位低于潜水水位,则是潜水补给

12、河流水。在剖面图上,由河流向两边等潜水位线数值越来越大。,热点探究显身手,(2)等潜水位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流水高于潜水水位,则是河流水补给潜水。在剖面图上,由河流向两边等潜水位线数值越来越小。,热点探究显身手,4.等潜水位线图的应用 (1)等潜水位线图与水井 在等潜水位线图中,水井位置设置:为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积累潜水,各水井排列应与等潜水位线平行。如图中,1、3布置水井是合理的,1、2取水有冲突,是不合理的。,热点探究显身手,水井中水面离地面高度的计算:HH海拔H潜水位,HA=65-50=15(米)HB=55-46=9(米) (2)等潜水位线图与排水沟:排水沟应平行于等潜水位线且位

13、于潜水埋藏深度较浅的地方。如图中,排水沟5是合理的,而4不合理。,热点探究显身手,右图中实线代表地形等高线,虚线代表潜水等水位线(单位:米)。读图分析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中河流流向为a到b 图中河流流向为b到a 此图表明该处潜水补给河水,命题展示,热点探究显身手,此图表明该处河水补给潜水 A B C D,热点探究显身手,(2)有关图中潜水流向和潜水埋藏深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潜水流向为AB 潜水流向为BA E处潜水埋藏深度为5米 F处潜水埋藏深度为85米 A B C D,热点探究显身手,解析:第(1)题,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由图中数据可看出,应是由a

14、向b流,此处河流周围潜水位高于河流,只能由潜水补给河水。第(2)题,潜水流向由高处向低处流,可推知AB;潜水埋藏深度为该地点实际地面海拔与相对潜水位的高度差值。E处潜水位为87米,地面高度为92米,则潜水埋藏深度为5米。 答案:(1)A(2)C,(2009年高考广东卷)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回答(1)(2)题。,典例剖析求解法,例1,典例剖析求解法,(1)图中分别为()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典例剖析求解法,(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

15、是() A取水保护水源地 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典例剖析求解法,【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依据水循环环节可知:为降水;形成地下水体和地表水体,为地表径流;是水汽输送的上一环节,为蒸发;属流域间循环,为跨流域调水。第(2)题,在排水过程中,仅仅防止当地污染是不恰当的,还要防止对其他地区造成污染。 【答案】(1)B(2)D,典例剖析求解法,【规律方法总结】在判断循环图,联系框图中空白框所表示的内容时,要从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入手,每当你完成其中的一个空白框后,实际上就相当于增加了题目的已知条件,这样越往后解题,其难度也就越小了。对于典例1这类组合型排序

16、的试题,只需先找出最有把握的一项,往往就能将错误选项排除了。,典例剖析求解法,(2008年高考江苏卷)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1)(2)题。 (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A用水量大 B降水丰富 C干旱少雨 D污染严重,例2,典例剖析求解法,(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节约用水 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 D循环用水,典例剖析求解法,【解析】第(1)题,降水丰富不可能成为此项规划的原因;规划的主要行为是收集雨水和地表径流,然后在需要时回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