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5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培训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139372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5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5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5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5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发展经济学5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5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5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培训教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 资本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第一节 资本与经济发展,一、资本的含义 二、资本匮乏与贫困 三、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资本是 “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 现代经济学的观点: 在现代经济学中,凡用于生产、 扩大再生产或能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质(包括这种物质的载体)都可称为“资本”。 这种观点的要害是什么?,一、 什么是“资本”?,贫困的原因是由于经济增长停滞和人均收入低下,而导致经济增长停滞和人均收入低下的原因是资本匮乏和投资不足,因此,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是实现经济起飞和摆脱贫困的先决条件。,早期的发展经济理

2、论的观点:,“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观点: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供给方面的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

3、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需求方面的恶性循环:,两个循环联系起来看:一方面,即使有了储蓄,也会因为投资引诱不足而难以消化储蓄;另一方面,即使有了投资引诱,也缺少储蓄可以用来投资。这样,这两个恶性循环相互联系,很难被打破,因而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贫困是难以改变的。,.“大推进”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dan,PN.)的关于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理论- 发展中国家缺少工业生产所需的基础条件,要实现工业化,首先必须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如果仅仅在个别部门进行小规模投资,是

4、不可能走出困境的。 他认为,资本的供给是不可分的。比如基础设施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交通、 通讯、供水、电力、学校、医院等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配套才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投资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同时建成这些基础设施。,三、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观点:发展中国家要打破低收入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根据其人口多且增长率高的特点,必须首先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水平即“临界最小努力”,没有这个最小努力就难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2.“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莱宾斯坦(Leibenstein,H) 与经济落后与增

5、长 (1957),第一,企业必须保持一个最低的生产规模,才能获得经济效益。 第二,一个产业的存在要求与它有依存关系的其他产业的存在。 第三,当收入增加时,人们生活条件改善了,将促使死亡率迅速下降,但人口出生率并不随之下降,反而可能有所上升,结果是人均收入水平并无提高。因此,必须通过大量投资,使收入增长冲破这个障碍。 第四,为了使发展的因素能持续发挥作用,初期的投资努力必须达到或超过某一最低限度。,进行临界最小努力的四个因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3.“起飞”理论 罗斯托 (Rostow,W.W.) 与经济成长的阶段(1960),传统社会,为起飞创建前提,起飞,成熟,高额消费,追求生活

6、质量,实现经济起飞的三个条件: 第一,要有10以上的投资增长率; 第二,要建立主导产业部门; 第三,要有制度上的保证。,麦迪森(Maddisom A)在19501965年的15年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5.55,其中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5,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10,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5。,4.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中国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19521982年间工业总产值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是,资本增长的作用为5057,劳动增长的作用约为2731,技术进步的作用是1619。 分析所采用的生产函数模型为: 为技术进步因子。,国别比较:,以上

7、理论和实证分析都强调了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对于认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及摆脱贫困是有启发意义的。经济发展史也证明,在经济极度落后,科技不发达,人力资本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对于推动经济增长的确非常重要。 但是,应当充分认识到资本决定论的局限性。 片面强调物质资本形成,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资本存量的增长,而忽视资本的合理配置。 一些实施高积累、高投入发展战略的国家,由于长期忽视技术进步,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形成了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片面强调物质资本投资,使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忽视人力资本投资,从而造成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比例失衡,成为长期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

8、原因之一。 只有重视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型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经济增长。,5. 正确认识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一、初始资本与资本形成 二、储蓄与资本形成 三、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储蓄不足,一、初始资本与资本形成,农业剩余,农业剩余是指农产品剩余,即农业总产量与农民总消费量之间的差额。显然,没有农业剩余,就不可能购买工业品以扩大工业需求,不可能为工业扩张提供资本和劳动力,不可能有农产品出口。总之,没有农业剩余,就不可能有工业的发展,不可能有工业化。,农业剩余转移的两种的方式: 要使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化初期的原始资本积累,就要使农业剩余从农业部门

9、转移到城市非农业部门,通常是通过价格调整来实现的。,1.行政干预压低农产品价格,2.市场机制价格刺激,1. 行政干预压低农产品价格,通过政府行政干预改变贸易条件使其相对不利于农业,如我国的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贸易条件的下降意味着农民在购买一个既定数量的工业品时必须在市场上销售更多的农作物。这样,农业剩余就通过农产品价格的相对下降而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中去了。降低贸易条件可以运用如下方法:对专供农民使用的工业品(如化肥)进行征税;国家通过价格控制使工业品价格上升得比农产品价格更快;或者允许工业品价格上升而使农产品价格固定不变。 依靠降低农产品价格来调动农业剩余,付出的代价太高。因为这会使农民实际收

10、入和生活状况恶化,积极性受挫,农业生产萎缩。,2. 市场机制价格刺激,通过价格机制调动的农业剩余被称为市场剩余。当贸易条件向有利于农业的方向变动时,市场剩余就会增加。 假设农产品价格相对上升了,即贸易条件改善了,于是,预算线将向右上方旋转,从AL外转到AM,表示一定量农产品能买到更多的工业品。AM与一条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决定最优消费组合是0C数量的农产品和OE数量的工业品。这时,市场剩余为AC。显然,ACAB,表明农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使市场剩余增加了。,横轴计量工业品,纵轴计量农产品。两条无差异曲线,表示农民对两种产品的不同偏好程度。AL、AM为两条预算线,表示两种产品的不同贸易条件。PP为价格-消费曲线,表示农产品价格与农民对农产品的消费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贸易,农民将把OA数量的农产品全部自己消费掉,这时农业剩余就等于零。如果农民需要工业品,他们就必须放弃一部分农产品与之交换,于是农业剩余便产生了。,1政府储蓄 2企业储蓄 3家庭储蓄,二、储蓄与资本形成,三、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1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了刺激投资,利用行政手段压低利率,抑制了储蓄的增长。 .金融自由化 通过金融自由化来使利率成为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和调节储蓄与投资的杠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