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上传人:q45****455 文档编号:141136734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22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新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新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新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新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1每一次真正的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享受和成长,上面的文章文质兼美,在内容和表达上 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写下自己的理解和赏析,要求思路清晰,能结合 原文, 200 字左右。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 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 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 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

2、尾 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 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料子。这样的孩子,成绩 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 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 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 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

3、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 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 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 誉。平素的劳技课,都放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 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 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区,顺 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 那个耳聋的孩子。或

4、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 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 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 而执着。 【答案】文章的题目为“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文中母亲的话“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的” ,“ 我” 的体验 “ 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以及最后的议论“ 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 草,每棵草都有自己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

5、藏在叶间,开得细 小而执著 ” ,几处巧妙照应,使全文浑然一体,文题相扣,首尾呼应,进一步推进并深化了 主题。可见,在记叙文写作中,如能合理地运用过渡与照应,不但可以使文章脉络贯通, 起承转合灵活缜密,而且可以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深化,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启 示。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文本理解、赏析和表达能力。这篇文章以母亲的话及“ 我” 教过 的一个学生的故事,来表现“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的主旨,告诉读者:每一个人都像草一 样,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叙述在乡下, 母亲告诉 “ 我 ”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第二部分( ),叙述自己教过的一个耳聋学生学

6、习成绩差,但做的手工泥娃娃却获得特等奖;第三部分( ),叙述我从学生的事和母亲 的话中受到了深刻的启发。据此内容从文章的写法、结构、语言、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文章的题目为“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文中母亲的话“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的” ,“ 我” 的体验 “ 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以及最后的议论“ 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 草,每棵草都有自己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 小而执著 ” ,几处巧妙照应,使全文浑然一体,文题相扣,首尾呼应,进一步推进并深化了 主题。可见,在记叙文写作中,如能合理地运用过渡与照应,不但可以使文章脉络贯通, 起承转合灵活缜密

7、,而且可以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深化,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启 示。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赏析点评。学生需要自选角度,可以从标题或作品的构 思、选材以及对关键语句的赏析入手。 2现代文阅读完成小题。那些卑微的母亲 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 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 五香花 生要吗? ” 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 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 五香花生要吗?” 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

8、愁爬 满了脸庞。我问:“ 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 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 新花 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 回去,奔向下一桌。 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 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 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檫过的地,马上 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檫一遍。 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 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

9、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 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 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 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 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 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 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 次一定小心 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 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 了几个圈,

10、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 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 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 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 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 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 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 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

11、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 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 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1)概括文章第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 段画线句 “ 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 这句话 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 (3)通读全文,文章标题“ 那些卑微的母亲” 中的 “ 卑微 ” 有哪几层含义? (4)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 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 庞。(从划线词语含义的角度品味) 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 析) (5

12、)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写这些“ 卑微的母亲 ” ? 【答案】 (1)在超市做保洁的母亲,为了儿子读书,谦卑而勤奋工作却遭到主管的训斥。 (2)外貌描写,既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贫穷和低微,又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自尊与自爱。 (3)身份低微,收入微薄,生活在社会底层,不被人重视。 (4)“尴尬 ” 一词准确地表现了老妇人多次问话之后没人回答的难为情,“ 爬满 ” 一词表现 了老妇人 “ 失望和忧伤 ” 的程度之深。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子俩淳 朴善良的笑容带给大家的感动。 (5)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平凡而卑微的母亲,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但是她们都是靠辛勤劳 动维持生计、抚育儿女的母亲,因而她

13、们又是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 的力量。 【解析】 【分析】( 1)本题是概括重要段落内容的能力。根据内容,可以按这样的思路概 括:讲的是谁?母亲;为什么不是主管?因为文章讲的是那些卑微的母亲;母亲做什 么? 被训斥。有了这个主干,内容概括就简单了。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重点句子的能力。做此类题的方法是:描写了人物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写出了这个人物什么?表现出人物什么心里特点或者性格特点。本题句子描写了 人物的头发、身材、面容、衣着属于外貌描写,可以得出母亲生活贫穷、地位地位,但是 爱干净,不自弃。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标题题眼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应在把握

14、文章内 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卑微 ” 在文中的含义。从本文列举的几个母亲的例子,可 看出共同点:都是从事的处于社会底层的职业,靠着自己的努力赚取微薄的薪水养家糊 口,她们的社会地位是卑微的,由于身份低微,主要靠体力劳动赚钱,因此收入也是微少 的。因此, “ 卑微 ” 可以理解为:她们的收入微薄;她们的社会地位低微,不被人重视。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此题语言赏析难度不大,因为题意已经给 出赏析角度,根据语境和上下文内容可得出答案。而一般的赏析句子可以这样去思考:语 言包括词语、修辞、句式等,它们表现了什么内容,这样的方式表现具有什么妙处或者效 果。 (5)本题

15、是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主旨句就是一般在文中多次出现,多在首段与末段,是 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多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从文章 段中可以总结出本题的答案:生 活中有很多这样平凡而卑微的母亲,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但是她们都是靠辛勤劳动维持 生计、抚育儿女的母亲,因而她们又是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 量。 故答案为:(1)在超市做保洁的母亲,为了儿子读书,谦卑而勤奋工作却遭到主管的训 斥。 (2)外貌描写,既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贫穷和低微,又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自尊与自爱。 (3)身份低微,收入微薄,生活在社会底层,不被人重视。 (4)“尴尬 ” 一词准确地表现了老妇人多次问话之后没人回答的难

16、为情,“ 爬满 ” 一词表现 了老妇人 “ 失望和忧伤 ” 的程度之深。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子俩淳 朴善良的笑容带给大家的感动。 (5)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平凡而卑微的母亲,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但是她们都是靠辛勤劳 动维持生计、抚育儿女的母亲,因而她们又是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 的力量。【点评】概括事件主要内容,可以从叙述的要素入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以及结果,抓住最主要的情节即故事核心,就可以很好的做出概括了。平时训练的时候注 意概括的语言。 3现代文阅读 只要有爱,就是无价 刚到北京,天空中飘着小雪,一阵风刮来,让人感到丝丝凉意。北京的朋友知道我喜 欢吃火锅,特地带我去一家城西的老店,红灯笼,黄木板,每一桌上都有一口热腾腾的铜 锅,锅子的烟囱高耸,烟囱的盖子大开,烧滚的锅子热气滚滚,弥漫在整个屋子。 朋友点了一个大号的酸菜白肉锅,加了几盘羊肉,一些牛肉卷饼,然后把菜单推到我 的面前,叫我点一些菜。我点了几个菜,特别点了爆炒黄鳝和韭黄炒鳝。跑堂的过来,看 了菜单,好意地探询:“ 先生,您点了两道鳝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