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q45****455 文档编号:141136531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52 大小:23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氤氲豆角香 王一如 我一直以为,外婆这辈子过得太苦,几乎不曾享受过什么好的东西。 以前,每当我独坐在外婆家的院子里,想到这一点时,抬头总会看见外婆忙碌的身 影。她小心地穿梭在一人多高的豆角藤蔓里,勾着背,捯弄着什么,像是在对土地虔诚地 祷告。在外婆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农人最原始的模样:辛勤、质朴、坚韧,与土地融为了 一体。我也看到了土地最温顺的一面:(A)裸露在外的黝黑皮囊,似隐隐泛着油光,亲 昵地吻着外婆微微陷进泥土里的布鞋,像个讨喜的孩子。 农作物、土地和老屋,几乎构成了外婆生活的全部。这便

2、更加印证了我对外婆的看法 除了这些土到根里的东西,外婆确实是再无其他了。只是当我看到外婆仰起头露出的 比太阳还灿烂的笑脸时,又不由得怀疑起来外婆好像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最宝贵的东 西。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外婆对书籍的渴望,一早就被时代和艰难的生活变作泡影。 外婆早早地学会下厨做饭、挑水洗衣,操持家务,大一些又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后来便随父母在外打工赚钱,最后嫁人、生子 同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外婆一出生, 命运便被长辈固定在了一条路上,除此之外,无路可走。 那时,外婆嫁给了全村最穷的一户人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待有些余钱,外婆便在 屋后开垦了一片地,买了些豆角种子,清明前后种下去。豆角

3、好活,产量又高。几场春雨 之后,那些沉睡的豆角种子在潮湿的泥土中被暖阳一晒,便探出了嫩芽。正是这些生命力 顽强的豆角,这些油油的绿意,给外婆带来了无尽的勇气和希望,似将她的生活都点亮 了。即使在更艰苦的岁月里,有了豆角的陪伴,外婆也不曾退缩。 外婆感慨豆角生命力顽强,我看外婆又何尝不是呢?当外婆笑着跟我讲这些故事時, 我忽地从中悟到这样两个词:坚强不屈,苦中作乐。这是一种尽管“ 天欲雪 ” ,也能笑问 “ 能 饮一杯无 ” 的心境。 外婆种豆角的习惯,保持至今。她把豆角当成自己的孩子,还未收获时,便时不时到 地里看看。每当这时,她的眼神里总是带着几分欣慰和期待。(B)她有时翻翻几片叶,有 时端

4、详几朵花,有时松松脚下的土,有时勾起几片草屑。当她做完这一切时,便喜欢用手 把衣角搓来搓去,这时她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她勾着背,微笑着,“ 啧啧 ” 地赞叹着: “ 今年又是个好收成。” 风一吹,豆角叶儿沙沙作响,伴着外婆的笑,成了我记忆中最美的 一幅画。 成熟的豆角,外婆把它们摘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趁新鲜炖着吃,另一部分晒干,囤 起来。( C)温火,三勺油,一勺盐,几味调料,少顷,醉人的香便在厨房里漫开了。小时 候耐不住,每每此时,我便跑到外婆身边,扯扯她的衣角,迫不及待地讨一口吃,身旁的 母亲 “ 噗” 地笑出声,把我拉过来,食指轻点一下我的额头:“ 这都等不及呀?” 待豆角上桌,外婆永

5、远是吃得最少的一个,她把母亲夹给她的又统统给了我。我夹起 一根小咬一口,泛着油花的香便在口腔中弥漫,那是源于土地,源于自然,源于爱的最纯 粹质朴的香,回味悠长。仿佛自己此刻正站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上,肆意、随性、自由。这 是我尝过的,最接近故乡的味道。 我抬起头,看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在一片广阔的原野上,在一块黝黑的土地上,竹竿 上的豆角花开得正旺,而外婆,那个微勾着背的老太太,正微笑着,似与天边温暖的夕 阳,融为一体。 (选自人民周刊2018 年第 22 期,有删改) (1)有人想把文末“ 我” 抬头眺望远方的场景做成一幅版画,并在画上题一句诗。你觉得下 面哪句诗最适合?请说明理由。 A 谁言寸草

6、心,报得三春晖。 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从画横线的(A)( B)( C)三处句子中任选两处进行赏析。 (方法提示)可推敲词语,如动词、形容词等;可推敲句子,如句式、句子长短等;也可 推敲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细读本文,你会发现作者喜欢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请在以下话题中任选一个,说 说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话题预设) 外婆的身影 外婆的笑 吃豆角 (4)本文以 “ 氤氲豆角香 ” 为题,有什么丰富的含义?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小贴士)氤氲(yn y 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也可指气味(多指香气)弥漫。 【答案】(1)【

7、示例1】A 句合适。因为外婆对“ 我” 最好,豆角自己少吃,总是把最好的 给“ 我” ,因此为了表达“ 我” 对外婆的思念和感恩,用此句作题注。 【示例 2】C 句合适。本文通过写豆角表达怀念故乡的味道,因此“ 故园东望 ” 切合文意。东 望故园,长路漫漫,亲人远隔,让人泪雨滂沱。所引诗在思念中振作精神,安慰家人,而 本文写外婆微佝着背,微笑面对生活中的风雨,乐观坚强,寄托了作者憧憬外婆美好未来 的愿望。 (2)A 句:【示例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将“ 土地 ” 比作 “ 讨喜的孩子” , “ 亲 昵”“吻” 等词赋予土地以人的神态、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外婆与土地的和谐亲密。 【示例

8、2】“ 黝黑 ”“油光 ” 等词语准确地写出了土地的颜色和光泽,“ 亲昵 ”“吻” 等词语生动形 象地表现了土地与外婆的亲密和谐。 B 句:【示例1】四个 “ 有时 ” 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运用整齐的句式),写出了外婆到豆角 地里劳作的行为,表现了外婆的勤劳及对豆角的喜爱。 【示例2】运用 “ 翻翻 ”“端详 ”“松松 ”“勾起 ” 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外婆在豆角地里劳作的行 为,表现了外婆的勤劳及对豆角的喜爱。 C 句:【示例1】运用短句,从“ 温火 ” 到“ 油”“盐”“调料 ” ,依次准确地写出了炖豆角的过 程,体现了外婆动作的熟练,也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生活的深切怀念。 【示例2】“ 三勺

9、 ”“一勺 ”“几味 ” 等数量词,准确地写出了炖豆角时调味料的用量,表现了作 者对故乡生活记忆和怀念之深。 (3)【示例1】第 段首句中写外婆“ 小心地穿梭,佝着背,捯弄” ,这些动作表现外婆的 身影忙碌,写出她勤劳、艰辛的特点。 【示例2】第 段当外婆做完农活后,她喜欢用手把衣角搓来搓去,这时她脸上的皱纹都 舒展开了。她佝着背,微笑着,“ 啧啧 ” 地赞叹着。外婆的笑,成了我记忆中最美的一幅 画,这些描写表现外婆积极乐观的性格特点。 【示例3】“ 我” 迫不及待地讨吃豆角,表现我的调皮天真;母亲的嗔怪和外婆“ 把母亲夹给 她的又统统给了我” ,这些生活的细节十分温馨,成为作者记忆中特有的故

10、乡味道,足见真 情,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考的空间。 (4)“ 氤氲豆角香 ” 一是指在 “ 我” 记忆中弥漫着豆角散发出的最纯粹质朴的香味;二是指在 “ 我 ” 心中充满了对外婆的崇敬,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外婆朴实勤劳、乐观坚强的精神深深 地影响着 “ 我 ” 。 【解析】 【分析】( 1)本文文末 “ 外婆,那个微勾着背的老太太,正微笑着,似与天边温 暖的夕阳,融为一体” 表达了对外婆的思念,结合文中写外婆对“ 我” 最好,豆角自己少吃, 总是把最好的给“ 我” ,因此还表达了“ 我 ” 对外婆的感恩;“ 仿佛看到了在一片广阔的原野 上,在一块黝黑的土地上,竹竿上的豆角花开得正旺” ,通过写作者

11、对家乡的想象,表达了 对家乡的思念,且通过“ 外婆,那个微勾着背的老太太,正微笑着” ,写外婆微笑面对生活 中的风雨,乐观坚强,寄托了作者憧憬外婆美好未来的愿望。有振作精神,祝福亲人之 意。然后分析诗句的意思,并做出选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表达对长辈的感激和 思念,符合文意,可选A 句;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的 孤寂愁苦之情,不符合文意,可排除B 句;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也是写思 念家乡,但是结合下句“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可知,此诗有在思念中振作精 神,安慰家人之意。且“ 故园东望 ” 与“ 我抬起头,看向远方

12、” 相符,因此可选C 句。 (2)根据题意,可从炼字,句式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其次结合该角度的表达效果和 句子的含意分析作用,即写出了什么。A 句, “ 像个讨喜的孩子”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 “ 亲昵地吻着 ” 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答题模板是“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 动的写出了xx 事物的 特点,表达作者 的情感 ” ;还可以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要遵照 “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的原则来解答,要理解词义,尤其是语境义,如“ 黝黑 ”“油光 ” 等词语 写出了土地的颜色和光泽,“ 亲昵 ”“吻 ” 等词语写出了土地与外婆的亲密和谐,答题模式 是: “”一词(等词)是指 (语境

13、义),具体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特点或 内容,表达了人物 的情感。这里要写的对象是“ 土地 ” , “ 亲昵地吻着外婆微微陷进泥土 里的布鞋,像个讨喜的孩子” 写出了外婆与土地的和谐亲密,表达了外婆对土地的喜爱。B 句,可先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有时 ,有时 ,有时 ,有时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 法。答题模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突出强调地写出了 ,表达了人 物 的情感;还可以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翻翻 ”“端详 ”“松松 ”“勾起 ” 等动词准确而精炼, 答题模式是:“”一词(等词)具体准确地写出了 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人物 的情 感。结合上下文“ 她把豆角当成自己的孩子”

14、“时不时到地里看看”“她的眼神里总是带着几分 欣慰和期待 ”“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她勾着背,微笑着” 等句子可知,本句通过写外婆到 豆角地里劳作的行为,不仅写出了她的勤劳,还表现了她对豆角的喜爱之情。C 句,首先 可以从句子长短的角度赏析。“ 温火,三勺油,一勺盐,几味调料” ,运用短句,语言简 洁。结合上下文“ 一部分趁新鲜炖着吃” 可知,是写炖豆角的过程,答题模式:运用短句, 简洁而准确地写出了 情景,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语言铿锵有感染力;还可以从词性 的角度赏析。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本句子最大的特点即是几 个数量词连用:三勺,一勺,几味。结合“ 一部分趁新鲜炖着

15、吃” 可知,写出了炖豆角时调 味料的用量,运用数量词的表达效果就是准确具体。总之,外婆当年炖豆角时动作的熟 练、调味料的用量至今历历在目,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生活记忆之深,表现了作者对外婆乃 至故乡生活的深切怀念。 (3)第 段首句中, “ 小心地穿梭,佝着背,捯弄” ,是对外婆动作上的细节描写,也属 于动作描写。回答其作用,结合上下文可知,此细节写出了外婆忙碌的身影,写出她勤 劳、不怕艰辛的特点。第 段, “ 喜欢用手把衣角搓来搓去”“皱纹都舒展开了”“勾着背,微 笑着, 啧啧 地赞叹着 ” 是对外婆动作、神态、语言上的细节描写,表现外婆积极乐观的性 格特点。第 段, “ 扯扯她的衣角” 是对

16、“ 我” 动作上的细节描写,表现我的调皮天真; “ 母亲 噗 地笑出声,把我拉过来,食指轻点一下我的额头”“她把母亲夹给她的又统统给了 我” 分别是对母亲和外婆动作上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生活的温馨,让读者跟着作者一起去回 味他记忆中特有的家乡味道,富有感染力。 (4)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看出以“ 氤氲豆角香 ” 为题,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写“ 我 ” 记忆中弥漫着豆角散发出的最纯粹质朴的香味;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作者的写作 用意,文章最后一段“ 仿佛看到了在一片广阔的原野上,在一块黝黑的土地上,竹竿上的 豆角花开得正旺”“外婆,那个微勾着背的老太太,正微笑着,似与天边温暖的夕阳,融为 一体 ” ,表现了作者对外婆的崇敬,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也暗含着外婆朴实勤劳、乐观坚强 的形象一直留在作者的心里,影响着作者的一生。 故答案为: 示例1】A 句合适。因为外婆对“ 我” 最好,豆角自己少吃,总是把最好的给 “ 我” ,因此为了表达“ 我” 对外婆的思念和感恩,用此句作题注。示例2】C 句合适。本文通 过写豆角表达怀念故乡的味道,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