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整理

上传人:q45****455 文档编号:14113619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2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整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部编七年级 ( 上册) 语文文言文训练试题整理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 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 “ 老 父在太丘,强者绥 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 “ 孤 往者 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 “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 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 候,拜访,问候。 履行,实践,做。 绥,安,安抚。 孤,封建时代王侯 对自己的谦称。 (1)从现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

2、例句义项 卿家君法孤 _ A法令,制度;B方法,做法; C效法,仿效;D标准,法则。 久而益敬 _A更加; B增加; C好处。 孤往者尝为邺令_ A经历、体验;B曾经; C吃一点试试 周公不师孔子_ A传授知识的人;B仿效,学习; C军队; D掌握专门学术或技艺的人。 (2)请用 /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断3 处) 袁 公 问 曰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4)你认为元方所说的“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案】 (1)C;A; B;B (2)袁公问曰 /

3、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何所履行 (3)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他们的礼仪举止,虽然相隔遥远,却是那么一致。 (4)言外之意就是:周公没有效仿孔子,孔子也没有效仿周公。也就是说:“ 家父没有效 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 【解析】 【分析】( 1) 句翻译:你的父亲学我,故选C。 句翻译:久而久之,大家 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故选A。 翻译: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故选B。 翻译:周 公没有学孔子。故选B。 (2)根据句意:袁公问:“ 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 什么事情? ” 故句子划分为: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 /远近称之 /何所履行。 (3)注意下列字词的

4、翻译,如: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4) “ 此事 ” 指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现代话就是:对强者用德行去 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言外之意就是:周公没有效仿孔 子,孔子也没有效仿周公。也就是说:“ 家父没有效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 借周 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 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故答案为:( 1)C、A、B、B (2)袁公问曰 /贤家君在太丘 /远近称之 /何所履行 (3)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他们的礼仪举止,虽然相隔遥远,却是那么一致。 (4)言外之意

5、就是:周公没有效仿孔子,孔子也没有效仿周公。也就是说:“ 家父没有效 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 【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辨析。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 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这些意义是同属一个本义(基本意义)的转义,引申、派生或衍生 意义。解答本题,先读一读句子,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提取出划线字的语境义,再对照义 项选择即可。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 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断不好,所以先读一读句子,体会语感节奏,分析句子成分后 再谨慎短句。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

6、两种。注意:保留 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等;删去 一些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 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据此思考言外之意即 可。 【附参考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的时候,去拜会袁绍。袁公问:“ 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 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 元方说: “ 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 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 说: “ 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

7、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 亲? ” 元方说: “ 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 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 子曰: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 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此谓何器也?” 对曰: “ 此盖为宥座 之器。 ” 孔子曰: “ 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 则正,有之乎?” 对曰: “ 然。 ” 孔子使 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

8、叹曰:“ 呜呼!恶 有满而不覆者 哉! ” (韩诗外传) 【注】 敧( q ):倾斜。 宥( yu)座:座位右边。“ 宥” 通 “ 右” 。 中:这里指装水 到一半。 恶( w):哪里,怎么。 (1)给下面两个句子划分停顿。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 择其善者而从之者_ 孔子观于周庙 _ 虚则敧 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谈的都是学习_方面的问题。【乙】文中孔子 “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的感叹给了我们的启示是_。 【答案】 (1)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9、 孔子 /使子路取水试之 (2)以 为乐;优点;参观;空 (3) 几个人一起走,一定有可以成为我老师的人。 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 (4)态度;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狂妄自大,骄傲自满 【解析】 【分析】(1)本题划分技巧: 句子成分划分:主谓宾定状补; 关联词划 分; 介词划分:而、以、于等。 好之者(主语)/不如乐之者(谓语)。 孔子(主 语) /使子路取水试之。 (2)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乐,词类活用,意动用 法,以 为乐。 择其善者而从之者: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 善” 是一词多义:善 良,好,擅长。“ 者” :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

10、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 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善者:优点。 孔子观于周庙:孔子参观周庙。“ 观 ” 是一词多 义:景观景色,观看参观。 虚则敧:空了就会斜着。“ 虚” 是一词多义:空的,不真实 的,不自满,衰弱等。 (3)本题翻译赋分点: 行,走。师,老师。 恶,怎么。覆,颠覆。 (4) 内容概括,三则材料主题:第一则材料从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三个比较中谈 要以学习为乐,乐学态度,。第二则材料从以身边人为师,以身边人为鉴角度谈要向身边 人学习,随时学态度,。第三则材料则以比喻的方法,从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角度谈 要谦虚,虚心学态度。三则态度都谈学习态度。 启示类习题一般答题语言:告诉我们

11、某 个道理,告诉我们要如何,告诉我们不要如何。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 的呢?这里采用比喻手法,“ 满” 指狂妄自大,“ 覆 ” 指失败。启示:告诉我们狂妄自大会导 致失败,所以要谦虚,不要自大骄傲自满。 故答案为: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孔子 /使子路取水试之 以 为乐 ; 优点 ; 参观 ; 空 几个人一起走,一定有可以成为我老师的人。 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 态度; 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狂妄自大,骄傲自满 【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 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 言文固定格

12、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 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 到词达句顺。 本题考查文章的阅读启示,这类试题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联系文章的中心作答。要 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具体、条理清晰、头头是道、自圆其说。 【附参考译文】 【甲】孔子说:“ 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 人。 ” 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

13、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 【乙】孔子参观周庙,看到倾斜的器皿。孔子问守庙的人说:“ 这是什么东西呢?” 守庙 的人回答说:“ 这是座位右边的器皿。” 孔子说: “ 我听说右座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 会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 守庙人回答说:“ 是这样的。 ” 孔子让子路 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空了就会斜着。孔子长叹道:“ 哎 呀,哪里会有满而不倾覆的呢!” 子路问: “ 请问持满有方法吗?”“持满的方法,压抑然后 使之减损。 ”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14、? ” 曾子曰: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 ” 子曰: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 “ 逝者如斯夫!不舍

15、昼夜。” 子曰: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孔子名 _,字仲尼, _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解释加下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三十而立 _ 为人谋而不忠乎_ (3)本文所选内容是围绕哪两个方面展开的? (4)孔子认为对别人的优缺点应如何正确对待呢?用自己的话说说。 (5)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很多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答案】 (1)丘;春秋 (2)立身,指有所成就;竭尽自己的心力 (3)为学与修身 (4)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它,对于他们的缺点反观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任选一

16、则来谈即可,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重学思结合。 【解析】 【分析】(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 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 尊为 “ 圣人 ”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孔孟 ” 。 (2)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 忠 ” :竭尽自己的心力。 (3)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 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 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 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 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4)此题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