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20200711082800)

上传人:q45****455 文档编号:141136185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0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20200711082800)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20200711082800)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20200711082800)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20200711082800)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20200711082800)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202007110828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20200711082800)(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 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微藻一一可循环的“ 绿色油田 ” 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豫危机,因此,世界各 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 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 体内 ” 的油脂加工而成的 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 生“ 与人争粮,与粮争地” 问题,从而导致“ 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 的尴尬结 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

2、家们的视线 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微藻可 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 量油脂,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 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 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 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 微藻 油田 ” ,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

3、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 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1 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 吨二氧化碳。此外,微藻在光自养 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徽藻还 能用于串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 项目 “ 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 。 该项目有望在5 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 微藻资源库 ” ,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 条件下生长的藻株。今后,各地在建设“ 徵藻油田 ” 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选合适的微藻品 种该项目还将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

4、,此 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利用的研 究,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徼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大力推动 我国徽藻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1)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A.逻辑顺序 B.空间顺序 C.时间顺序 D.事物发展的顺序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油菜和大豆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因此不适合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 B.微藻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生长快速占用了大量的农田还影响水质造成水污染 C.第 自然段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微藻生长周期短、舍油量高等特点。 D.微藻制造生物柴油既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5、又能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 中合成大量油脂。 B.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 生物柴油。 C.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1 吨微藻,需要消耗 约 2 吨二氧化碳 D.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 项目 “ 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 ,该项目 在五年内可以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 【答案】 (1)A (2)B (3)D 【解析】 【分析】(1)文章开头用寻找可再生能

6、源的事例引出微藻,然后介绍微藻的特 点,微藻的功用,微藻的开发前景。所以使用了逻辑顺序。故选A。 (2)微藻不会占用了大量的农田,也不会影响水质造成水污染。故选B。 (3)原文第5 段原句 “ 该项目有望在5 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 微藻资源库 ”。所以选项 “ 该项 目在五年内可以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 的表述错误。故选D。 故答案为: A; B; D 【点评】 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把握,注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 时 间顺序 。注意之间的区分。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赏析,注意从内容、说明方法等方面分析选项正误。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2每一

7、次真正的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享受和成长,上面的文章文质兼美,在内容和表达上 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写下自己的理解和赏析,要求思路清晰,能结合 原文, 200 字左右。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 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 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 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 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曾教过一个

8、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 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料子。这样的孩子,成绩 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 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 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 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 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

9、伤。并不认为他, 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 誉。平素的劳技课,都放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 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 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区,顺 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 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 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

10、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 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 而执着。 【答案】文章的题目为“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文中母亲的话“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的” ,“ 我” 的体验 “ 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以及最后的议论“ 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 草,每棵草都有自己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 小而执著 ” ,几处巧妙照应,使全文浑然一体,文题相扣,首尾呼应,进一步

11、推进并深化了 主题。可见,在记叙文写作中,如能合理地运用过渡与照应,不但可以使文章脉络贯通, 起承转合灵活缜密,而且可以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深化,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启 示。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文本理解、赏析和表达能力。这篇文章以母亲的话及“ 我” 教过 的一个学生的故事,来表现“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的主旨,告诉读者:每一个人都像草一 样,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叙述在乡下, 母亲告诉 “ 我 ”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第二部分( ),叙述自己教过的一个耳聋学生学 习成绩差,但做的手工泥娃娃却获得特等奖;第三部分( ),叙述我从学生的事和母亲 的话中受到

12、了深刻的启发。据此内容从文章的写法、结构、语言、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文章的题目为“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文中母亲的话“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的” ,“ 我” 的体验 “ 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以及最后的议论“ 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 草,每棵草都有自己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 小而执著 ” ,几处巧妙照应,使全文浑然一体,文题相扣,首尾呼应,进一步推进并深化了 主题。可见,在记叙文写作中,如能合理地运用过渡与照应,不但可以使文章脉络贯通, 起承转合灵活缜密,而且可以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深化,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启 示。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

13、作品进行赏析点评。学生需要自选角度,可以从标题或作品的构 思、选材以及对关键语句的赏析入手。 3阅读老山界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 之” 字形,一直 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 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 “ 之” 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 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半夜里,忽

14、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 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 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 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 里有不可捉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 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鸣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 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

15、一路上需要督促 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 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就是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是 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 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 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 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

16、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 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 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 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回头 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 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 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选文第 段中 “ 奇观 ” 奇在哪里? “ 奇观 ” 一词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选文第 ?段中 “ 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个纵队每个人的心中” , 这个 “ 坚强的意志 ” 指的是什么?“ 我们 ” 用了哪些方法把它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的心中” ? (3)选文第 中既说 “ 寂静 ” 又写出许多声响,这里用了什么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