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电感箱校准规范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4113257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电感箱校准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标准电感箱校准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标准电感箱校准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标准电感箱校准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标准电感箱校准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电感箱校准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电感箱校准规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JF(电子) XXXX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计量技术规范 JJF(电子) 00532020标准电感箱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of Standard Inductor Boxes(报批稿)-发布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标准电感箱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of Standard Inductor BoxesJJF(电子) 00532020 归口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本规范技术条文委托起草单

2、位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罗政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武丽仙(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参加起草人: 乔玉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陆 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张斯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JJF(电子) 00532020 目录引言II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和计量单位13.1 零位电感14 概述15 计量特性15.1 零位电感15.2 电感量15.3 电感量稳定性26 校准条件26.1 环境条件26.2 校准用设备(或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2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27.1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27.2 零位电感校准37.3

3、电感量的校准38 校准结果表达59 复校时间间隔5附录A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6附录B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7附录C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9引言本规范依据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编制。本规范为首次发布。I标准电感箱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工作频率范围为100Hz10kHz,标称电感值为1H10H的标准电感箱(以下简称电感箱)的校准。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JG 726-2017 标准电感器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术

4、语和计量单位3.1 零位电感zero position inductor电感箱各十进盘位均置于零位时的电感量,单位:H。4 概述标准电感箱是检定或校准各等级电感计量器具的实物量具,通常采用金属屏蔽外壳作为箱体。其内部采用串联抽头结构方式连接多个标准电感器,以量程组合和量程内步进的方式输出多个电感值。 5 计量特性5.1 零位电感工作频率:100Hz10kHz;不大于1H。 5.2 电感量工作频率:100Hz10kHz;电感范围:1H10H;最大允许误差:1H10H时:0.05H;10H0.1H时:(0.02%L+0.05H);0.1H1H时:0.02%;1H10H时:0.05%。5.3 电感量

5、稳定性1H10H时:不大于0.03H;10H0.1H时:不大于(0.01%L+0.03H);0.1H1H时:不大于0.01%;1H10H时:不大于0.03%。注:因不同被校设备的性能指标各不相同,具体的计量特性应以被校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手册及该设备的具体选件配置为参考。以上计量特性不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6 校准条件6.1 环境条件6.1.1 环境温度:202;6.1.2 相对湿度:20%80%;6.1.3 周围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和机械振动。6.2 校准用设备(或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校准所用标准及设备应经过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或校准),校准时由标准器、辅助设备及环境条件引起的扩展不

6、确定度(k=2)应不大于被校电感箱最大允许误差及年稳定性绝对值的1/3。标准器的测量范围应能覆盖被校电感箱的测量范围。6.2.1 LCR测量仪测量频率:100Hz10kHz;电感测量范围:1H10H;最大允许误差: 1H10H时:不大于0.02%;10H0.1H时:不大于0.005%0.1H1H时:不大于0.005%;1H10H时:不大于0.01%。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在校准之前,被校电感箱在校准环境条件下应放置不少于8h。7.1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被校电感箱的外形结构应良好,无影响其正常工作和读数的机械损伤。产品名称、型号、编号、制造厂家及各盘位电感标称值应明确标记。旋钮、接头应无松动,

7、各盘位应跳步清晰、接触良好。7.2 零位电感校准7.2.1 将被校电感箱的各盘位示值均置于零位。7.2.2 将被校电感箱各盘位在最大输出范围内来回旋转不少于三次,确保开关接触良好;随后将各盘位置回零位。7.2.3 将LCR测量仪设置为电感测量功能;校准频率设定为被校电感箱标称工作频率,或按送校客户要求选择校准频率;测量等效电路设置为串联等效电路。7.2.4 将LCR测量仪连接相匹配的专用开尔文测量线。具有电缆补偿功能的LCR测量仪应保证补偿电缆设置长度与使用的专用开尔文测量线缆长度一致。使开尔文测量线末端短接后执行短路校准,将开尔文测量线末端断开后执行开路校准。7.2.5 按照图1接线。图1

8、零位电感校准接线图7.2.6 读取标准LCR测量仪的电感测量值,并记录于附录A.1中。7.2.7 按7.2.17.2.3重复测量3次,取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被校电感箱的零位电感L0。7.3 电感量的校准7.3.1 将被校电感箱的各盘位示值均置于零位。7.3.2 将LCR测量仪置于电感测量功能;测量电平应根据校准装置和被校电感箱所规定的额定电流值选取,在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情况下,电压取小为宜;校准频率设定为被校电感箱标称工作频率,或按照送校用户要求选择校准频率。7.3.3 测量等效电路一般设置为串联等效电路,选择串联等效电路和并联等效电路的原则是“以电感示值最小的作为实际值”。7.3.4 将

9、LCR测量仪连接专用开尔文测量线,在校准频率按7.2.4方法执行短路校准和开路校准。7.3.5 按照图1接线。7.3.6 按顺序设置被校电感箱的各盘示值,读取LCR测量仪的电感测量值LX,并记录于附表A.2中。7.3.7 按公式(1)计算被校电感量的实际值。 (1)式中:L被校电感箱示值的电感量实际值,单位为H;LXLCR测量仪的电感测量值,单位为H;L0被校电感箱的零位电感,单位为H。7.3.8 电感量的示值误差电感箱各盘位电感量的示值误差等于电感箱各盘位的电感量示值与实际值之差。小于10H的电感量示值误差表示为 (2)式中:被校电感箱的示值误差,单位为H;L被校电感箱示值的电感量实际值,单

10、位为H;LN被校电感箱的电感量示值,单位为H。大于10H的电感量示值相对误差表示为 (3)式中:被校电感箱的示值相对误差。依次根据公式(2)或(3)计算电感箱各盘位的示值误差或示值相对误差并记录于附表A.2中。7.3.9 电感量的稳定性对电感箱各盘位电感量按用户送校间隔为周期,考察其实际值的变化情况,并通过下述公式(4)计算各盘位电感量的稳定性。 (4)式中:被校电感箱的稳定性;L本次校准电感箱相应盘位的电感量实际值,单位为H;上一周期电感箱相应盘位的电感量实际值,单位为H。依次根据公式(4)计算电感箱各盘位的稳定性并记录于附表A.2中。8 校准结果表达校准完成后的仪表应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

11、应至少包含以下信息:a) 标题:“校准证书”;b) 实验室名称和地址;c) 进行校准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 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和总页数的标识;e) 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 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g) 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h) 如果与校准结果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i) 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j) 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k) 校准环境的描述;l) 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m) 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n)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

12、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o) 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p) 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9 复校时间间隔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故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决定复校时间间隔。附录A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第 页 共 页委托单位:校准证书编号:委托单位地址:校准依据: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制造单位:仪器状况:校准地点: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 正常 不正常:A.1 零位电感测量频率: Hz测量次数123平均值零位电感L0/HA.2 电感量校准盘位示值LN/H测量频率f/Hz本次电感量实际值L/H本次电感量测量值LX/H上年电感量实际值/H示值误差稳定性电感量测量不确定度(k= ) H校准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