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教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125976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程要求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运动和物质的关系4.区别哲学上的“运动”与自然科学上的“运动”5.规律的概念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对应学生用书p179两个关系: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四个概念:物质、运动、静止、规律七个基本观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1哲学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所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就是说,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或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地存在着。所谓“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就是说物质具有可知性,能为人们所反映、所认识。(2)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哲学上所说的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联系物质是对一切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

3、的物质性。二者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与少数的关系2.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2)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

4、,可分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2)世界是物质的,是指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3)世界的物质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提示】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1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的区别与联系(1)“客观实在性”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一切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

5、第一性的东西,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2)“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比如,对他人的思想我们只能说是“客观存在”的,而不能说是“客观实在”。否则就混淆了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界限。(3)总之,“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2物质的根本属性与物质的唯一特性不是一回事(1)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说物质的本质。这个

6、唯一特性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规定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客观实在性是从总体上泛指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这是可感知的物质东西的共性,是说物质的绝对的不变的特性,即存在于可感知的各种客观实在之中的根本特性。(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是客观实在本身的根本属性。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3)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物质所有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也是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2019江苏)近几年,徒步、登山和骑行等体育旅游项目越

7、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些项目既充满活力又新鲜刺激,既放松精神又锻炼身体,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参与者而言最重要的是(B)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体能局限B坚持从实际出发,理性评估自身状况C认识潜在的优势,抓住时机赢得胜利D劳逸结合,做到运动与休息相互协调【解析】阅读材料可知,体育旅游项目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这主要强调了参与者要理性评估自己的身体等状况,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旅游项目,B符合题意;A中的“突破体能局限”违背了客观规律,说法错误;C强调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与题意不符;D主要强调运动与休息相互协调,与题意不符。2(2019衡水中学)生态兴则文明兴,

8、生态衰则文明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这段话意在强调(C)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要和自然和谐相处应该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刻意干预自然界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固有规律人类给自然界打上了实践活动的印记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界的客观性的知识。恩格斯的这句话说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违背自然规律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对自然的保护也是人类对自然的刻意干预,表述不科学;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选C。考点二运动是物质固有的

9、根本属性1运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提示】要把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固有的根本属性区别开来。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从物质本质上说的,它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从物质存在的状态上讲的。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1)运动是绝对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2)静止是相

10、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提示】静止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事物发展的一定时期和一定阶段,其根本性质没变;二是物体的空间位置相对保持不变,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相对主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相对主义是一种诡辩论的哲学学说。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相对主义夸大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把相对和绝对完全割裂开来,

11、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否认客观的是非标准。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认识基础,它把一切都看作是相对的、主观的、任意的,取消了真理和谬误的客观标准,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大开方便之门,成为进行诡辩的最应手的工具。相对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古希腊的克拉底鲁、19世纪奥地利的马赫等。1(2017江苏)风筝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后来,人们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现在,风筝艺术在我国仍然很受欢迎,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为代表的风筝流派。从材料中可以看出(B)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事物的发

12、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解析】不同的风筝普遍存在着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内容,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风筝在全国各地存在着不同的流派,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因此在风筝身上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不选;事物发展是“曲折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风筝最初用于军事,后又转向娱乐,现在又成为了艺术,这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的,风筝作为一门艺术,蕴含着吉祥等寓意,至今如此,这说明事物发展中又存在着相对静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2(2015江苏)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

13、制。”这说明(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 B C D【解析】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说明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符合题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错误。体现的是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的关系,与材料不符。3(2015天津)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A)事物绝对运

14、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A B C D【解析】中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速度在增长,结构在升级说明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符合题意,入选;从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体现了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质变,所以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符合题意,入选;量变、质变才是事物变化的状态,不对;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表述错误,排除。故答案选A。考点三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1)图解规律的概念(2)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的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

15、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主要表现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的思维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3)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表现为它的不可违抗性。(4)方法论要求:必须尊重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否则,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2)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