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讲义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18925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企业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企业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企业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企业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讲义(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唐娟莉,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第四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重点问题,关键词及思考题,第三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重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地区主导产业理论,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第四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重点问题,关键词及思考题,第三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

2、济发展则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第二阶段 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三阶段 工业化中期阶段,第四阶段 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五阶段 后工业化社会,第一阶段 传统社会,第六阶段 现代化社会,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以中国为例,从总体上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具有相应的产业结构特征,这决定了我国在未来时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 未来20年30年,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如果政策科学适度,制度创

3、新能够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中国将顺利实现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转换,以及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换,中国将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由于国情区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第四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重点问题,关键词及思考题,第三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常见的有两大类结构,农轻重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地区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结构等等。 三次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

4、的基本结构,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以及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主导产业是体现地区特色、代表地区利益的产业,合理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是实现劳动地域分工的基本途径。,区域产业结构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1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l940年,在他的著名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对三次产业作了详细的划分,并总结了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从而开创了产业结构理论。,第三次产业是指除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 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第一次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 经济活动,

5、主要有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次产业指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 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一、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动因 (一)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第三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一、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动因 (一)三次产业的划分 2、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一、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动因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

6、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在整个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的转换表现为第一产业创造财富和吸收就业的份额逐渐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到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创造财富的比重也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 见美国,日本的发展。,1配第克拉克定律,2库茨涅兹等人对产 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一、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动因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某产业的收入弹性系数该产业产品需求的增加率人均/GDP的增加率。 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越高,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比重提高的速度也越快。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弹性

7、系数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人们进入温饱型生活以后,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收入弹性开始大幅度上升。 人们将食物支出与消费品总支出的比值称为恩格尔系数。 中国2000年恩格尔系数为46.2%。,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一、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动因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技术进步在促使各产业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劳动效率方面有完全不同的特点,从而决定着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功能和地位的变化。 农业技术进步比工业要难得多。 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是第二产业的基本特征。创新和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 第三产业提供的商

8、品是“服务”,技术进步对降低成本的作用不如第二产业明显,但是,它能够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业难以解决的大规模就业问题。,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二、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 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 不断提高。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结构又表现为由 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业和组装工业为主。,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其中建筑业和矿业性质单一,这里主要阐述制造业内部的演化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在整个工业化过程

9、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 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第四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重点问题,关键词及思考题,第三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第三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一、地区生产专业化,地区生产专业化是工业化过程中大机器发展的必然产物。,指一个地区内那些直接或间接为外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一)地区生产专业化,(二)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三)地区专业化部门

10、的判定,一个地区某部门专业化水平的具体计算,是以该部门用于输出部分的产值与该部门总产值之比衡量。,(四)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水平的判断,第三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二、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一) 地区主 导产业 的选择,(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第三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二、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主导产业是代表地区经济形象、获取地区经济利益的产业,正确选择并努力发展主导产业是每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 重大问题。 地区主导产业构成:一是已经具有强

11、大生命力并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二是目前还有较强的生命力,但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三是目前还比较幼小但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并且反映区域发展趋势的产业。 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应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二)主导产业的发展,第三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三、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一) 主导产业升级 是区域经济发 展的主要动力,主导产业的升级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第一,以全新的、更高技术层次的产业来替代原有产业成为新的

12、主导产业。 第二,在同一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或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使原有主导产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三、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施产业。,(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二) 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第四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重点问题,关键词及思考题,第三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第四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一、中国

13、产业结构演变的历程 二、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以1978年为界划分为重工业超前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协调发展阶段。,第一,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持敌视态度,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中国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必须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系。,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重工业的规模和水平仍然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第四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第三,基础产业产品低价格, 制造业产品高价格政策。,第四,农产品低价格和 各种服务低价格。,第五,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 物资分配制度。,三、

14、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第一,扭曲的低工资政策。,第二,低利率与低汇率政策, 降低重工业投入的资金成本。,第四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很快建立了中国的重化工业体系,中国国力也得到大幅度增强。,由于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带来的问题: 产业结构优化困难,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企业效益低下,投资效益低下,国民经济运行困难;城市与乡村差距不断扩大,二元经济结构日益呈现刚性。,四、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成败得失,第四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五、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演化及

15、问题,从产业结构的演变看,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最快的产业是传统体制下受压制的产业,它们依次是农业、轻工业、家电产业及服务业。 从总体上看,中国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化工业过程。 地区间产业结构雷同,区域经济发展缺乏效益是中国在21世纪之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区域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规范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发展大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特别是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实现资源跨区域优化组合的重要力量,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第四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重点问题

16、,关键词及思考题,第三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思考题 1.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内涵的异同。 2. 钱纳里是如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 3. 如何理解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什么? 4. 为什么说现代第三产业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 5. 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 6. 如何构造以地区主导产业主体的产业结构框架? 7. 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 8. 为什么中国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的顽症? 9. 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10. 21世纪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关键词及思考题,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