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复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14409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政治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政治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政治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政治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国古代政治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政治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政治复习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约4600年前,中华五千年历史线索示意图,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 时间公元前( )年 秦: 公元前( )年 跨越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 7-10世纪是( )朝 清朝:( )世纪-( )世纪 统一的朝代有:,关于分封制、宗法制、 礼乐制度: 分封制(国家治理方式

2、) 1.目的?封建由来 “封建亲戚,(分邦建国)以蕃屏周” 2.分封内容:土地及人民 全部土地? 3.分封对象?占大多数的是? 4.义务: (三方面四句话)贡赋=租税? 5.分封示意图,西周的封国,(2)宗法制(家族核心权力财产土地等分配方式) 特点: 影响: 瓦解原因: “ 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 伦。”该联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 )制度。 叶氏宗祠 (3)礼乐制度(周礼 克己复礼 维护以上两种制度工具),宗法制的影响(当时和以后) 完善和巩固了分封制,森严等级。 世卿世禄,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团结 对以后中国封建政治产生很大影响主要 表现嫡长子的皇

3、位继承制、等级制, 裙带作风等等 宗法制对社会生活影响注重家庭建设, 提倡尊老爱幼,有利社会安定,形成强 大民族凝聚力。但过分重视人情关系 人为划分远近尊卑,违背现代的平等和 法制意识。,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封邦建国 中央集权 世卿世禄

4、 职业官僚 贵族制度 官僚制度,秦-清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条主线: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发展 顶峰 1. 含义 2.产生原因 3.评价 三个方面: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斗争 皇权与相权矛盾斗争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张传玺先生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中将封建国家的特征概括为:皇帝”家天下”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官僚制度以及“多民族”和“大一统”。其中前三个即为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皇帝“家天下”制度的特点包括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制度和皇族特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分为中央机构、地方机构和监察制度;官僚制度中的选官制度也是保障中央集权的重要方面。,理解含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集权制产生

5、与存在的必要性 (1)封建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由于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以保护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以维护其即得利益。因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 -林甘泉在论秦汉专制主义经济基础,(2)黄土与中央集权 黄土还给中国另一种影响:黄河中游由北至南将黄土地区割成两半,黄河的流水中夹带着大量的泥沙。所以黄河经常有淤塞河床,引起堤防溃决泛滥,造成大量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可能。 按理说来,有一个最好坐落于上游的中央集权,又有威望动员所有的资源,也能指

6、挥有关的人众,才可以在黄河经常的威胁之下,给予应有的安全。当周王不能达成这种任务时,环境上即产生极大的压力,务使中枢权力再度出现。所以中国的团结出于自然力量的驱使。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3) “农业”与“游牧” 受气候影响,以“15英寸等雨线”为分界线中国形成了农业和牧业两大文明地带.中国的农民和塞外的牧人连亘了两千年的斗争纪录 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民族威胁已相当严重,这时已有将北方几个小国家所筑土壁结合起来构成一座相连的城塞之必要,这项工程终使秦始皇在历史上名传千古。这种局势的展开也指出中国即使在国防上也要中央集权。全国的国防线大致与15英寸的等雨线符合,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国防线,注定着中国农

7、业社会的官僚机构必须置身于一个强有力的中央体系之下。,还有两个因素也非常重要: (4)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渐形成。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5)思想根源: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被秦国所采纳,到秦朝开创了这一制度。,1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2利于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3有利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促成以华夏族

8、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4.奠定了辽阔的疆域基础,是文字、货币、度量衡等能得到统一的重要前提保证 极大推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皇权专制暴政、腐败,阻碍历史发展 独尊一家,箝制思想;地方自主能动性小 阻碍资萌芽 海外市场开拓,与世界隔绝 利弊同时存在,消极影响:侧重于专制主义,写出从秦至明清中央、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写出秦至明清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家之法代替天下之法,中央和地方关系,及中央内部权力的分配问题是自古以来政治制度研究的重要问题。 理想状况:“古者建国使内外相制,轻重相维。” 历史状况: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斗争 中央与地方失衡状态 现实认识:从历史中

9、汲取智慧,中央与地方权力如 何分配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改革管理体制: 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 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反思: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周朝:世卿世禄制(出身) 2.秦代:官僚政治的建立(军功) 3.汉代:察举和征辟(德、才) 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 5.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文才),专制和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专制曾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有助于我国古代的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亦有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之所以这样,是由于制度的理性特点比较突出。这在制度

10、上保证了上下一体的有效管理,可以稳定社会秩序。,要实现现代化,可以借鉴古代制度体系中经过时间检验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措施,但需要 本质上的制度转换。,人治下的分权制衡 向法治下的分权制衡转化。,商鞅变法的措施 特点 历史局限,2公开承认占有奴隶合法性 改革不完全彻底,3文化高压,箝制思想,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加重压迫, 特别连坐法,4重农抑商, 最终抑制农业发展,(1)最全面:涉及经、政、军、司法、文化等,(2)最彻底:废除井田制和世卿世禄制,(3)历时最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9年,(4)推行力度最大:严惩旧势力改变“刑不上大夫”,(5)成效最明显:秦国最强,为统一奠定基础,

11、(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比较),商鞅变法 特点,秦始皇及巩固统一的措施:,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功绩:,1.结束诸侯长期割据混战局面, 建统一、多民族、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封建王朝,2.确立一整套先进制度(政、经、文),过失:暴政,冯 太 后,孝 文 帝,移风易俗易服装 讲汉话 改汉姓 通婚姻,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 推行均田制 设立三长制,迁都洛阳,创建新制,全面汉化,孝文帝改革背景:矛盾尖锐 民族融合 鲜卑落后,三 改革影响:经济 政治 民族 未来,唐太宗贞观之治原因 主观: 唐太宗雄才大略 臣民作用客观: 隋朝制度、经济基础等,表现 政治方面:,A 吸收隋亡教训 治国思想“存百姓”

12、B 善于用人纳谏 C 民本思想 仁义为本,刑罚为末(唐律) D 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度,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经济方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民族方面,1. “天可汗” “四夷俱服”,2.措施,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册封、和亲,“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 依朕如父母。”,对外方面,1.政策(友好开放 兼收并蓄),设鸿胪寺 鼓励外商贸易,允许居住、做官、通婚,2.中外交往概况 “示存异方之教” 玄奘取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王安石变法 一背景 1.三冗两积 2.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内容及认识,三 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及历史

13、作用 (一)变法的命运 (二)历史作用 (三)进一步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面临危机,边疆危机,内地危机,宫廷危机,智擒鳌拜,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噶尔丹 分而治之,文化宽容 尊重传统,解决措施,作 用,巩固,缓和,稳定 显示,评价,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我们应该用哪些标准来评价中国古代的著名帝王和名人?,是否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是否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和历史的发展; 是否推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进步。,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B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并监察百官 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军政大事决策一开始即由皇帝裁决,论语:齐景公问

14、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民应贵贱有序 C.为政爱民,国君当严于律己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由中书省

15、草拟诏令,门下声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 的政务部门,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 都有错误,图51-2,由中心向四周分为宫城、皇城、京城三重; 城市布局分为南北两部(京城、外城); 中轴线突出,东西对称; 突出皇权。(各1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现代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政治性城市之特色,到西周已十分明显,西周所建立之城市,确立了今后两三千年中国城市的基本形态。吴越春秋中说:筑成以卫君,造郭以居民。其军事防御性能十分明显。” (引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其(西周城市)经济地位也十分重要,西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手工业、商业由政府控制,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的。” (引自张岂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图例:文字 食盐 冶铁 商业都会等,材料:西晋灭亡之后,北方长期处于战乱状态,中原地区的农业人口大量死亡或迁移,致使土地被大量抛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