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总依据培训讲学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110366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6.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版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总依据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15版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总依据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2015版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总依据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2015版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总依据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2015版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总依据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版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总依据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版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总依据培训讲学(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政组:杨瑾娟,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2)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学难点,赖祖亮小木虫,赖祖亮小木虫,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社会主义初

2、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第二节,镜头二:新中国的起点,镜头三: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进入21世纪,“超越”可谓中国经济总量增长的一个关键词:2006年,GDP首次超过英国,2007年,又把长期占据第三把交椅的德国拉下,现在,又将排名世界经济总量第二长达四十多年的日本赶超!越来越庞大的数字面前,我们真的富有了吗?,问题与思考,跑马乡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从镜头二和镜头三可以看到,我们从一穷二白的物质基础到如今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请问我们真的富有了吗?,“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

3、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探索历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是世界社会主义实践所提出的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到中国共产党,都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经历了艰难曲折的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过程。,过渡时期,共产主义 的第一阶段 或低级阶级,共产 主义的 第二阶级 或高级阶段,第一阶段:过渡阶段 第二阶段: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第三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发达社会主义论 为苏联顺利建成共产主义 创造了条件,社会主

4、义建成论 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之时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建成论 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 20年建成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发达社会主义和不发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过程,邓小平指出:“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为什么会出现“大跃进”这样的严重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党对基本国情认识的深刻教训是什么?,课堂讨论,十五大,不断强调,十六大,十七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5、,十八大,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十三大,“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引自党的十三大报告),十三大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阐述了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五大,十七大,2007年十七大和2012年十八大:肯定了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6、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强调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十八大,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性质)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发展程度),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956年,2050年 左 右,100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

7、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思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区别吗?,从经济基础 方面看,根本区别: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主要区别: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否得到基本确立。,从上层建筑 方面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和联系,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区别,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8、本特征,讨论: 请同学们就自己了解的情况谈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哪些基本特征?,1997年,党的十五大概括了初级阶段九大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一阶段的转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的总体概括,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括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一阶段的转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进程所呈现的基本特征。,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

9、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一阶段的转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和基本特点。,第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一阶段的转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进程所呈现的基本特征。,第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一阶段的转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变化的基本特征。,第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一阶段

10、的转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经济结构呈现出的特征。,第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发展变化呈现出的特征,实现这一阶段的转变需要很长的时间。,第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一阶段的转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精神状态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的基本特征。,第九,这个阶段是逐步缩

11、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一阶段的转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在分别叙述了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各项特征和任务之后,从当代世界范围的角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历史进程特征的又一总的概括。,上述中,第一和第九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个方面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党的十五大的这一概括,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历史实践表明,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

12、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认识到其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又要认识到其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

13、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毛泽东对当时中国国情的概括: “一穷二白” “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我们能造什么?桌子,茶碗茶壶,还能种粮食磨面,但我们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1)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所决定: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1956年,毛泽东参观天津拖拉机配件厂。,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美、印比较,但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却没有能将上述思想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即发展生产力联系起来,而将其与阶级斗

14、争扩大化、绝对化的观点连在一起,成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出发点。,1952、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简表,“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简表,我国的过渡时期太短,预计用十五年的时间却在三年完成,从某种程度上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补过渡时期的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不 够格”的社会主义。,(2)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我国的生产力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邓小平说:“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代化的水平和标准是不断提高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

15、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实现工业化,两大任务,迎接信息化,我国现代化临两大任务,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是否完成有三个指标: (1)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必须降到15%以下; (2)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 (3)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最后,现实启示,其次,首先,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要求我们埋头苦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吸取教训,克服急躁情绪,实事求是地建设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2.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16、的新的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舌尖上的浪费,全国贫困人口约6000万,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下节课思考题,请你列举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我们在生存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有哪些(至少两例)?上述困难说明了什么?该如何解决?,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现阶段中国的国情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零距离”:听听“百姓呼声”“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病不起,药费让人脱层皮” 这些难说明了什么?,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