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思想概述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09802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思想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思想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思想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思想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思想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思想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发展规划}儒家思想概述(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家思想概述,张全峰,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 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二儒学发展的各阶段及基本特征,、孔子开创的先秦原始儒学 、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经学) 、以程朱理学为标志的宋明新儒学(理学) 、西学冲击下的现代新儒学,(一)、孔子开创的先秦原始儒学,1、孔子、论语与儒学的起点 创立背景:A、东周时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2、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B、鲁国在文化上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为他创立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 论语与孔子的思想 “仁”、“礼”是孔子的基本思想,2、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仁政”说 “性善论” “内圣” 由人而天,尽心知性,天人合一,3、荀子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化性起伪” “性本恶” 礼法不可分,重法 “人定胜天”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外王”,4、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第一、从礼乐文化向法制文化的转移 第二、突出伦理本位 第三、高扬人本主义,(二)、汉代新儒学(经学),1、儒家思想的独尊

3、,2、董仲舒的理论观点:,、“深察名号” -为什么学习经书 天意-真理-“名”、“号”-儒家经典 、“微言大义” -如何学习经书 “见其指者,不任其辞。不任其辞,然后可与适道矣。” (春秋繁露竹林) (即领会圣人没有明说,却透露于字里行间的意思。),、“大一统论” -论证一统专制的合理性,含义:所谓大一统就是大统一的意思,就是一切统一于天子朝廷的专制统治。,“大一统论”的根据:,A、宇宙论意义上: 其一、宇宙系统论角度,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都统一于天。 他说:“天有十端,十端而止已。天为一端,地为一端,阴为一端,阳为一端,火为一端,金为一端,木为一端,水为一端,土为一端,人为一端,凡十端而毕,

4、天之数也。”(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其二、从宇宙本原论上讲,宇宙的本原是天,还是一、元,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是统一的。 B、政治哲学意义的“大一统”。,维护大一统的手段之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的想法: 政治上要统一于受天命的新王,在当时自然是指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思想上则要统一于儒家经学,让儒家掌握思想的控制权。,“大一统论” 的影响:

5、,论证了一统专制的合理性,为西汉王朝的维护政治统一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的手段,儒学为西汉王朝接受开始成为官方哲学。 也为我国维护政治统一提供了借鉴,影响积极而深远。,、“天人感应论” -君权神授的理论根据、制约君主的工具,、“天”-世界万物的总根源 “天,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春秋繁露顺命) 、“人”-“天子”,、“天人感应论”的理解,“天”是以自然为外貌的有意志的至上神。“感应”的方式是“天”监察人的行为,然后通过一系列自然现象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对人间的统治者进行告诫和劝赏。 “天人同类” “同类相动” “同类相感” “灾异谴告说”,影响:,他提出“屈民而申君 ,屈君而申天”(春秋繁露

6、玉杯),这一方面为“君权”披上了“神授”的外衣,为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又在一定程度上对王权进行了限制,如果君主统治不善,也为人民评议时政提供了理论依据。,、“天道伦理观” -封建社会的根本法则,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春秋繁露基义) 董仲舒认为,君、父、夫属于阳,臣、子、妻属于阴,在天道上是阳尊阴卑,在人道上则是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妇卑,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春秋繁露基义),“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春秋繁露基义),所以,这种关系也是天然合理的,这里董仲舒就以“天”的名义,建立了他的封建社会的根本法

7、则。,、“人性论” -君王统治人民的理论指导,人身上有好、恶两面,要加强自身修养(内圣),同时要加强礼法。,、“三统”、“三正” 的循环论历史观 -封建统治永恒不变的根据,董仲舒认为: 正黑统、正白统、正赤统,三者循环不止,封建统治永恒变。,3、汉代儒学的特点:,第一、儒学政治化。 第二、儒学经学化 第三、儒学神学化 第四、广泛的包容性,(三)、宋明新儒学(理学),1、理学的创立,2、朱熹的理学体系,理气论-略当于近人所谓宇宙论及形上学。 A、所谓“理”,一般指世界和事物中具有的次序、条理、法则或道理,或可说是实质之内一切条理与规范;所谓“气”,指其实质部分,一般指以弥漫形态存在于世界的物质质

8、料。 B、“理”、“气”为天地之本,犹重于“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了。”,心性论 -宇宙形而上学在人生哲学上的落实,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性的内涵,是天理,“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 对人性进行曲解与束缚,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最后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目的。,格物致知论,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不湖涂。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模式就是“博学积累贯通推类”。,3、宋明理学的特征,第一、引入佛、道的哲思 第二、穷理灭欲、重建礼制的道德理想 第三、高

9、扬“内圣”的经世学风,(四)、现代新儒学,1、概况 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儒学主体为本位,吸纳融合西学,实现弘扬儒学之目的,、保持民族的自主精神等。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钱穆、冯友兰、贺麟等。他们强调在西方文化下解释儒学、发展儒学,建立起新的儒学体系。 2、现代新儒学的特色 第一、援西学入儒,融贯中西 第二、中西文化包容的特点 第三、中华文化情怀,三、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一)、仁-爱人-儒家最高的道德范畴 (二)、义-“仁”为个体在社会里行事为人作的一种观念形式的规范-封建道德的核心(三)、礼-“仁”的外在形式-一种统治制度 (四)、智(“

10、知”)-实现“仁”的重要条件-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五)、信-实现“仁”的重要条件之一,“仁”的重要体现-儒家的伦理范畴-立国、治国的根本 (六)、忠、恕- “仁”之方 ,“仁”的内容-儒家伦理道德规范 (七)、孝悌-仁之本-“仁”在家庭中的表现,四、一点想法,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回,“三从四德”与古代妇女的“贞节牌坊”,儒家思想的发展史,春秋时期-创立 战国时期-发展 西汉时期-改造 宋明时期-强化 明末清初-批判与反思,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战国时期受冷落

11、 秦朝遭受压制 西汉时期独尊 维新变法时期利用 辛亥革命时期抛弃 新文化运动时期抨击,作用:,儒家思想有利于防止暴政,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安定;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儒家的“有教无类”、“学思结合”等教育教学思想,对于我国古代乃至当代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等价值取向也造就了中华民族性格的负面影响。,你知道吗,儒家思想在世界上的影响,古代日本大化改新时,各级学校都教授儒学,七世纪后期朝鲜半岛上的新罗,设立国家,教授儒学,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对儒家学说都很重视,中国的传统民本思想,曾对其民权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态 度:,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