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实验版选修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ppt课件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41108698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实验版选修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课标实验版选修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课标实验版选修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课标实验版选修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课标实验版选修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实验版选修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实验版选修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ppt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第六单元,第 3 课,1905年慈禧太后称“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候调查结束后,若果无妨碍,则必决意行之”,慈禧所谓的“立宪”是指什么?如若行之,她的目的何在?,一、挽救专制统治的新政与“预备立宪” 1.清末新政(19011904): 目的: 内容: 评价:,维护专制统治 改革官制、兵制、学制等 有进步意义,但未涉及政治制度,一、挽救专制统治的新政与“预备立宪” 1.清末新政(19011904) 2.预备立宪(19051911): 目的: 过程:,遏制革命,维护专制统治,派五大臣考察宪政 宣布预备立宪 设资政院、咨议局 颁布

2、钦定宪法大纲 形成立宪派,“皇族内阁”,一、挽救专制统治的新政与“预备立宪” 1.清末新政(19011904) 2.预备立宪(19051911): 目的: 过程: 实质: 后果:,借“立宪”之名加强专制 是骗局,统治更加孤立,晚清政府有哪几次政策的调整或改革?,延伸探究,1905-1911年的预备立宪,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1898年的戊戌变法,1901-1904年的清末新政,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发动革命作了哪些方面的准备?辛亥革命是怎样推翻封建帝制的?,问题探究,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1.民主革命的兴起: 民主革命思潮的传播(章、陈、邹) 革命组织建立: 团体: 政党

3、: 2.民主革命的发展: 表现:思想斗争 政治斗争 结果:推翻封建帝制,民国成立,与保皇派论战 反清斗争(武昌起义),兴中会等 同盟会(三民主义),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条件: 帝国主义干涉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支持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退让 袁世凯的实力与反革命的两面手法 2.标志: 袁世凯 北京 就任 临时大总统,准备干涉,“严守中立”,施加压力,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成员十个部中,只有陆军、外交和教育三个部的总长是同盟会会员,其余均为立宪派或旧官僚。这些立宪派或旧官僚的总长有些长期不到职,有些偶尔参与部内会议,大都由次长代行,人称“次长内阁”。,【探究延伸】,为什

4、么南京临时政府会出现“次长内阁”的现象?,10,1、封建反动势力过于强大,武昌起义后,许多省份是由立宪派和封建旧官僚相勾结控制地方政权的。 2、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与妥协性决定的。,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政治纲领反帝反封不彻底; 群众基础没有发动并依靠下层劳动人民; 政党基础同盟会后期力量涣散; 军事基础武装力量不强 政权基础对外(列强)妥协; 对内(立宪派、旧官僚)的妥协;,11,四、辛亥革命的评价 1.性质: 2.意义: 3.局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讨论: 【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 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诸葛亮、范仲

5、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展开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 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 丙: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四、辛亥革命的评价 1.性质: 2.意义:结束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3.局限:并未最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清末新政”的目的不包括 A.对外取媚洋人 B.对内笼络人心 C.维持其专制统治 D.镇压戊戌变法 2.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B.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完成革命任务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D,C,3 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骗局,主要是因为 A、它借“预备”之名拖延 B、载沣任摄政王总揽大权 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 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的权力,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