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 牛郎织女(一)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41106479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 牛郎织女(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 牛郎织女(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 牛郎织女(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 牛郎织女(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 牛郎织女(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 牛郎织女(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0 牛郎织女(一)(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闪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动人传说。,牛 郎 织 女 (一),人教五年级上册,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初读课文,郎,爹,嫂,辆,歹,罕,纱,妻,托,惯,lng di so ling di,hn gun sh q tu,小组合作、探究思考: 1.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 2.牛郎和织女是怎样认识的? 3.梳理提纲: 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 4.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

2、部分。 5.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初步自学,我们熟悉了这篇文章,了解了这个故事。谁能把这个故事复述出来? 复述时应注意:首先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时尽量口语化;复述尽量简化描述,只把重要内容突出即可,文章略写部分可以省略或简化。,复述练习,1.默写生字词。 2.继续阅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是怎样的人,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清清楚楚,五光十色,罚,爹娘,游泳,B,明明白白,五颜六色,第二课时,1.复习生字词。 爹 嫂 郎 罕 纱 妻 罚 趟 狱 酿 泳 辈 挨 2.再次请同学复述课文,复习课文内容,复习导入,1.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美好的生活!牛郎真幸运。他是多令人羡慕啊

3、,怎么,为什么只有他能得到这奇遇呢? 2.带着问题阅读,做好批注,以便交流。 把神话色彩去掉,我们会发现,神话故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现实愿望的反映。,精读课文,老牛和织女为什么如此青睐牛郎? (阅读有关牛郎的段落,体会牛郎的动作、语言等的描写,从中感受人物形象。) 牛郎勤劳。第三段、第八段有集中体现。 牛郎关心他人。到第三自然段中找。 牛郎十分乐观豁达。爹妈都死了、兄嫂不喜欢、吃剩饭、穿破衣裳、睡牛棚。牛郎的态度是哼小曲儿,对牛照顾周到,打柴种庄稼来安家。 小结:勤劳、关心他人、乐观,这些优秀品质使牛郎赢得了老牛的倾力相助,赢得了织女的芳心。,织女是个怎样的人? 在文中找到关于织女的描写再进

4、行总结。 织女是个善良的、追求自由的,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方面,用语录体的形式,写下你的感想。 示例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 “真诚的关爱必定能换来真诚的爱!” “幸福靠自己创造。”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不怨天不尤人,勤劳才能改变命运。”,1.牛郎织女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爱好古诗词的你背诵这首词: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传说,善于讲故事的你可搜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田螺姑娘等,准

5、备参加故事会。 3.爱好天文的你别忘了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拓展活动,板书设计,牛郎织女(一) 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 牛郎,心地善良 吃苦耐劳,心灵手巧 渴望自由,织女,课堂作业,一、给生字组词。 爹( ) 纱( ) 挨( ) 酿( ) 爷( ) 炒( ) 抬( ) 狼(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 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 2. 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 3. 形容人高兴愉快的样子。(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知道,牛郎是个 _的人,织女是个_ 的人。,灰狼,抬头,炒菜,爷爷,酿酒,挨打,纱衣,爹娘,善良,喜欢自由,勤劳、善良,眉开眼笑,一五一十,恋恋不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