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3)(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9719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3)(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3)(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3)(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3)(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3)(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3)(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3)(2020年8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我想家长朋友们首先得了解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首先,孩子学习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校园环境的变化。升入一年级以后,孩子们所处的校园更大了,对孩子们来说的学习生活环境也相对变复杂了。比如说:孩子们上厕所不再像幼儿园那样在本班教室中,而且男女厕所分开了。平时,孩子们的音乐课啊,美术课啊,还要到其它专用教室

2、上课,上大操场去做操、上体育课等等。所有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也是考验。第二个方面是班级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每天都有2位老师和1位阿姨360度的保护和陪伴。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老师执教,所以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会感到生疏,而且,有很多时间,教师是不在教室的,因此碰到了问题怎么办?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怎么办?这都得孩子自己去面对,去处理,不少孩子就茫然了 。在小学的教室里,我们给每个小朋友安排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但是基于孩子的成长需要和教室的实际情况,我们一般将两张桌子合在一起,即让两个小朋友成为同桌。

3、这样的环境变化,无疑是对孩子的合作和交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进入一年级,就不能随便迟到了。早上我们要求小朋友们在8点15分前到校,一年级的老师每天都会早早地等候在教室,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并且组织小朋友开展内容丰富的早读或口算,帮助孩子复习巩固已学的拼音,一个月后会有拼音过关测试。因此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准时到校,参加早读。所以从现在开始让孩子养成上幼儿园要准时,不迟到,否则孩子会不适应上小学后的每天早起。小学是不安排餐点的,也不允许从家里携带食物到校,所以大家要和孩子一起养成早起的习惯,保证用早餐的时间,吃饱、吃好,以确保上午近四个小时的身体与学习的基本需要。第三,

4、教育内容与评价方式的变化更为明显。幼儿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习形式以轻松活泼的游戏为主,适合儿童身心特点。而进入一年级后,学习有了明确的任务、目的,而且以各门课程的形式出现。目前,一年级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棋类、品德与生活等。这就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所以,以听和写为主,孩子就会觉得小学不如幼儿园,没有玩具,没有游戏,不好玩。家长们朋友们,听了我刚才的介绍,你可能会心情紧张,或者说有点担心。怎么有这样多的变化,我那年幼的孩子能适应吗?其实大家不必有太大压力,更不要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

5、,使他们对升学感到畏惧、害怕。二、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心理准备)不能用上学来恐吓孩子,如“你玩呀,等到上小学就玩不成了!”、“开心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等上小学给你上紧箍咒”,以免孩子因态度和情感问题产生入学障碍,从而产生冷漠、紧张、惧怕等消极态度。家长也不能光以上小学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等表面现象吸引孩子兴趣,还要通过参观、交谈、激发孩子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和好奇心,从而形成正确的入学动机与学习态度。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

6、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再加上后来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大班的孩子走进一年级的教室,和小学生一起上课。这都能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三、做好入学前的生理适应准备(能力准备)1、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在现阶段,要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每天6:30以前起床,晚上8:00就寝。暑假在家适当缩短午睡时间(控制在50分钟左右,并且尽可能及时入睡以便保证有50分钟的睡眠

7、时间)。晚饭前后与孩子共同商量一些活动内容,如画画,弹琴,玩玩具,看书等,动静搭配,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节奏,与小学生的生活相接近。2、提孩高生活自理能力父母要教会子一些入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脱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倒开水等。特别是让孩子知道课间要先小便,做好课前准备再玩。最重要的是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教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物品,进行分类摆放;再教会孩子在绘画、看故事书和学习结束的时候将物品收拾好,从哪儿拿的,还放到哪儿去;开学后还要让孩子养成每天上学前根据当天课表检查学习用品的习惯。3、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站、坐、行姿势。家长要注意孩子看书、写字时的正确坐姿,因为孩子

8、正处在长身体阶段,若不注意,脊柱容易变形。孩子看书、写字时,身体要坐直,眼睛距离书本需一尺左右,笔尖与手指距离一寸,胸前距离桌子一拳。需要补充的是,孩子在家吃饭时,家长最好要求孩子与大人同桌吃,不允许他边吃边玩,更不允许端着碗到处走,这不但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身体的健康。4、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从现在开始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认识到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些事,从而树立任务意

9、识。5、培养孩子活动的坚持性上小学后,孩子上课和完成作业,很大程度上需要较强的坚持性。一般,大班孩子注意的保持时间为7-15分钟,小学的一节课时间为40分钟,所以很多孩子上小学后首先觉得上课时间太长,就会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要想让孩子坐得住,应从坚持性入手。 家长可以先选择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观察孩子坚持活动的时间; 再选择绘画、看书或孩子不太感兴趣的活动,观察孩子坚持活动的时间; 将两个时间的均数作为目标一般从10分钟为起始,家长与孩子一同玩开展孩子不感兴趣的一类活动,如果孩子坚持下来,可以给予小小的物质鼓励;家长离开,让孩子自己玩不感兴趣的活动,并延长时间,成功了,再给予适当的小鼓励;

10、鼓励孩子的进步,让孩子自己设定坚持的时间20分钟左右,小学的课中段有放松活动。四、做好入学前的心理适应准备(习惯准备)(阅读能力的培养、倾听能力的培养、注意力的培养等)1、注意力的培养低年级学生刚入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坐不安稳、听不专心、凳子左右摇晃、身体趴在桌上,有时甚至头枕在手臂上,手里小动作不断,玩橡皮、玩铅笔、玩书角,和同桌讲话(有知识积累的人还能吃个把月的老本,本来就没有知识积累的人就跟不上了。)确实,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端端正正地坐满40分钟,这是相当困难的。但现在我们可以慢慢地培养孩子们静得下。训练孩子的注意力的一般方法一:可以让孩子明确活动或学习的目的。当孩子瞄准目标以后,他内在的动

11、力系统便开始启动,而内在的动力是调动孩子有意注意和持续注意的关键,能够激发起孩子无限的潜能。这就是在一些竞赛活动,孩子注意力水平为什么比平时高的原因。比如:有一个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传统游戏叫“偷象棋”。把棋子哗啦一下倒在棋盘上堆成一个堆,然后用食指轻轻地将棋子一颗一颗地拿走,发出声音就算失败了。这种游戏很容易集中精神,因为孩子都有征服和获胜的欲望,他可以通过达到不让棋子发出声音这个目标而得到成功后的快乐。孩子一般都不愿意关注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但是发展的需要要求他们必须去学习他们不喜欢的课程。家长和老师必须使孩子充分地认识到这些课程的重要性。低年级的孩子以自己做的事情能否让别人高兴、能否获得别人的

12、认同作为评价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父母可以告诉他,学好某一门课,父母、老师、亲戚、朋友都会更喜欢他。对于高年级的孩子,父母可以对他说,只要学好这门课,才能升上理想的中学,将来才能成为他理想中的人物。可以经常给他讲述他所崇拜的人小时侯为了成就事业而刻苦学习的故事,会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注意力训练方法二:视力引导法,一般用于阅读、计算水平的低级阶段,以及容易出错的繁琐的计算中。我们经常发现,会计在阅读报表,累计大串数字时,会一边用笔尖顺着数字滑动,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以便集中注意力。会计手中的笔就是视力引导工具。使用视力引导工具能够大大改善注意力集中的水平,并且能够促使眼睛进行平稳的、有节奏的运动,可

13、以帮助阅读者纠正看书过程中反复、回跳和视线游离等注意力分散状况。不仅使阅读速度得到提高,而且还增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很多低年级老师特别是一年级老师会让学生用手指着书去读书。注意力训练方法三:积极思考。活动中注意的稳定和集中情况与思维的活跃程度成正相关。思维越活跃,注意就越集中、越稳定。许多科学家在工作中忘我地思考,注意力的稳定和集中都是超水平的。注意力训练方法四:培养稳定的兴趣。兴趣和注意有着很密切的关系,除了培养直接兴趣外,还要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指向的是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当间接兴趣得到发展以后,孩子的求知欲便会旺盛起来,对学习也有了高度的自觉性,从而促进注意力的形成和发展。注

14、意力训练方法五:培养坚强的意志。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意志力的具体表现。我们要求孩子遵守课堂纪律,遵守作息制度,做事情善始善终,主动抵制外界干扰,即使遇到强烈的诱惑,也要将思维集中在正在进行的任务中,都有利于注意力的培养(珠心算的训练)。注意力训练方法六:给孩子规定任务和期限。家长在督促孩子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这次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应该在多少时间内完成。如果孩子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就应该让他休息,或者让他做些别的事,千万不要再重新给孩子布置作业。因为那样,孩子就会觉得父母说话不算话,就不会再信任父母,以后再给他任务,他就不听了,甚至会故意拖延时间,或者心不在焉地学习。到那时,再想让他集

15、中注意力来学习就很难了。除了以上介绍的一般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在练习中,在活动中,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在练习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是比较简单而又适用的。比如:听力测试、视觉注意练习,还有一些观察活动、实验活动、猜谜活动、比赛背绕口令等等。在游戏中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听命令,快速反应做动作;比如:鹦鹉学舌游戏。这些游戏不仅能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还能训练孩子的语言感受能力,增加孩子的知识积累。2、倾听能力的培养进入小学后,孩子主要从课堂上获得知识,老师主要以语言传递的方式进行教学,孩子能不能专心听讲是.学习效率的关键.比如:能跟着老师的节奏,听懂老师的问题和要求;学会一边听讲,一

16、边思考;能专心听同学的发言,并能判断对错等等.倾听是一种最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对生动的故事和琅琅上口的儿歌有极大兴趣,经常让孩子听广播和录音,能帮助孩子在表达时积累丰富的素材,并锻炼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家长在与孩子说话时,语言尽量规范准确;对孩子安排任务时,可以从含有一个条件向含有多个条件过渡,比如:”请你送三本书给隔壁的小宝”请你送三本图画书给隔壁的小宝”请你明天早上送三本图画书给隔壁的小宝”,就包含了从一个条件向多个条件的变化.家长切忌罗嗦和重复,要相信孩子的记忆力,罗嗦对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很不利,孩子很难抓住要点,很难直接辨别哪些是要听的,哪些是不要听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孩子没兴趣听,不认真听.3、阅读能力的培养说道阅读,首先提到的应该是识字。现在的小学新教材中,对孩子识字量的要求是很大的。孩子一边要学拼音,一边还要识字,是挺累的,其实很多字,孩子平时的生活中就可以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