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习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90909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习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机械制造工艺习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机械制造工艺习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机械制造工艺习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习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习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一、问答: 1、为什么要求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2.为何对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3、在卧式铣床上铣键槽。经测量,工件两端的键槽深度大于中间,且都比调整的深度尺寸小。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4、有色金属工件的精加工,为什么不能采用磨削的方法来完成?5、车削细长轴工件时,车刀的主偏角一定要选择90,即Kr90,为什么?6、若镗床、车床主轴均采用滑动轴承支承,当镗床、车床主轴轴径和轴承内孔均存在圆度误差时,试分别分析上述误差对两种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二、填空1、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2、零件表层的机械物理

2、性质包括(),(),()。3、零件的表面质量包括()()()()。4、切削加工后引起表面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有()()()5、磨削长薄片状工件时若在长度方向两端顶住,在热影响下工件发生( )的变形,冷后具有( )的形状误差。 6、在普通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长轴外圆,若机床刚度较低,则工件产生( )的形状误差;若工件刚度较低,则工件产生( )的误差。 7、主轴轴承外环滚道有形状误差则对( )类机床的加工精度影响较大;内环滚道有形状误差则对( )类机床的加工精度影响较大。8、机械加工过程所产生的加工误差,根据性质可分为两大类( )与( )。机床的制造误差属于( ),刀具尺寸磨损属于( ),工件材料硬度

3、变化导致的误差为( )。9、车床主轴轴向窜动使被加工零件端面产生( )误差,加工螺纹时将造成工件的( )误差。10、工艺系统的热源来自( )三个方面。其中影响刀具和工件热变形的主要是( );影响机床热变形的主要是:()11、机械加工中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四种()()()()12、误差统计分析法中常用的有( ),( )。其中能平行指导生产过程的是( )。13、在X-R点图中,若点在X点图控制界内,在R点图控制界外,则说明机床( )好( )大,建议找出( )的原因;若点在X点图控制界外,而在R点图控制界内,则说明机床( )和( )不稳,( )较小,建议调整机床使( )与( )重合。14、应用点图进

4、行误差分析时,X和R的波动反映的是( )的变化趋势和( )的分散程度。三、判断1.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加工后的工件精度与毛坯的制造精度无关。 ( )2.由于冷校直而产生的工件表面应力为拉应力。 ( )3.定尺寸刀具的制造误差引起的工件加工误差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 ( )4.表面粗糙度小的表面质量就好。 ( )5.细长轴加工后呈纺锤形,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的刚度。 ( )答案:一、问答:1、答案:加工余量均匀背吃刀量ap一致切削力F均匀变形y均匀加工质量稳定2、答:对于车床,车削外圆时:导轨在水平面内的误差y,引起工件在半径上的误差R,且R=y;导轨在垂直面内的误差z,引起工件在半径上

5、的误差R(z)/2 R;可见,导轨在水平面的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比在垂直面的误差影响大得多。3、在卧式铣床上,在细长轴上铣长键槽,会因为工件刚度低,特别是中段,将产生受力变形而让刀,故两端深,中间段浅。同时,铣刀杆也会因受力变形而反向让刀。故上述深度比调整深度尺寸小。 4、大多数有色金属工件切屑软,磨削为高速切削,磨削温度高。切屑易粘结在砂轮上,堵塞砂轮气孔,使砂粒无切削刃,将导致砂轮成为光轮,而不能磨削。5、细长轴加工时,会因为工件自身刚度弱。在径向力FY的作用下产生变形,而造成形状误差。当车刀的主偏角为90时,则可使FY=0,这样可减轻工件变形,从而提高加工精度。6、答: 车削时,车床

6、切削力方向固定,支承轴径的圆度误差对主轴回转精度影响最直接,而轴径内孔圆度误差影响很小; 镗削时,由于切削力方向变化,两者对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恰好相反。二、填空1答案: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相互位置精度2答案:表面冷硬、表层残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3、答案:表面粗糙度及波度、表面冷硬、表层残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4、答案:塑性变形、温度变化、金相组织变化5、答案:上凸、下凹6、答案:中凹、腰鼓形7、答案:镗床、车床8、答案: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常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偶然误差9、端跳误差、螺距误差10、答案:切削热、传动热、环境辐射热、切削热、传动热。11、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

7、自动获得法12、分布曲线法、点图法、点图法13、调整中心好、尺寸分散大、尺寸分散;调整中心、平均尺寸,尺寸分散;调整中心,平均尺寸14工件平均值 随机误差三、判断 1. X2. X3. 4. X5. 1.轴类零件、盘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加工时,其常见的统一基准分别为:( 两中心孔连线 )、( 圆孔、端面 )、( 一面双孔)。2.磨削淬火钢时,影响工件金相组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磨削温度 ),所以通常分为( 回火 )烧伤、(退火)烧伤和(淬火 )烧伤。 3.由于工件材料硬度不均匀而引起的加工误差其性质是( 随机性误差 )。 4.不完全互换法适用于(2、5),修配法适用于(3、4),固定调节法适用于

8、(1、5)。大批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多环装配尺寸链;少环装配尺寸链 5.应用点图进行误差分析时,和R的波动反映的是(工件平均值的变化趋势)和(随机误差)的分散程度。 6.工艺系统是由( 机床 )、( 刀具 )、( 夹具 )、( 工件 )构成的完整系统。 7.分组选配法装配对零件的( 加工精度 )要求不高,而可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 8.机床导轨在加工表面(法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切线)方向上的直线度误差影响小。 9.各种钻夹具中,以( 固定 )式钻模加工精度最高,各种钻套中以( 固定 )式钻套加工精度最高。 11.分组选配法装配对零件的( 制造精度 )要求不高

9、,而可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 12.为减少毛坯形状造成的误差复映,可用如下三种方法,分别是:( 减小毛坯制造误差 )、( 提高工艺系统刚度 )、( 多次加工 )。 13.生产类型为( 单件小批 )生产时,极少采用夹具,一般用划线及试切法达到精度要求。 14.工艺系统热变形和刀具磨损都属于工艺系统的( 动态 )误差,对工件加工误差而言,造成( 变值性 )系统性误差。 15.在选择精基准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基准统一 )、( 基准重合 )、( 互为基准反复加工 )、( 自为基准 )。 16.工序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 入体 )方向,而毛坯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 对称 )分布。 17.机械加工中获得尺寸精

10、度的方法有( 试切法 )、( 调整法 )、( 定尺寸刀具法 )、( 自动控制法 )。 18.基准位移误差是( 定位 )基准相对于( 起始 )基准发生位移造成的( 工序 )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19.镗模上采用双镗套导向时,镗杆与镗床主轴必须( 浮动 )连接。 20.工件上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点、线、面称为( 定位基准 )。 21. 表面质量中机械物理性能的变化包括( 加工表面的冷却硬化 ),( 金相组织变化 ),( 残余应力 )。 22. 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 轴向跳动 ),( 径向跳动 ),( 角度摆动 )。 23. 机械加工中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 轨迹法 ),( 成型法 ),( 展成法 )。 24. 夹具对刀元件的作用是确定( 刀具 )对( 工件 )的正确加工位置。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