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历史课件: 第二单元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人教版选修1)(27页)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062180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二历史课件: 第二单元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人教版选修1)(2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4年高二历史课件: 第二单元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人教版选修1)(2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4年高二历史课件: 第二单元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人教版选修1)(2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4年高二历史课件: 第二单元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人教版选修1)(2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4年高二历史课件: 第二单元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人教版选修1)(2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二历史课件: 第二单元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人教版选修1)(2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二历史课件: 第二单元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人教版选修1)(27页)(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识记基础知识,第二单元,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基础随堂巩固,知能综合提升,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1商鞅的崛起 (1)早年立志:商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又称卫鞅,他热衷于 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2)魏国之行:起初,卫鞅投身于魏国丞相公叔痤的门下,受到赏识,但未受到 的重用。 (3)弃魏投秦:向秦孝公提出自己 的主张,被任命主持变法。 2商鞅变法 从公元前356年开始,卫鞅两次在秦国全面推行变法。,法家,魏惠王,治国平天下,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 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这反映了商鞅的什么主张?

2、我的思考 变法图强。,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1目的 发展 ,增强经济实力。 2主要内容 (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 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受到奖励,免除 ;限制工商业。 (3)统一度量衡。颁行标准的 ,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农业生产,井田,徭役,度量衡器,右图为“商鞅铜方升”, 这与他变法中哪一措施有关? 你认为他推行这一标准器具的主要目 的是什么? 我的思考 统一度量衡。 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中央集权。,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1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争取兼并战争的主动。 2措施 (

3、1)奖励军功,实行 。 (2)废除“ ”,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3)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 。 (4)普遍推行 。由国君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5)“燔诗书而明法令”。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了秦律。 (6)改革 ,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二十等爵制,连坐法,县制,世卿世禄制,社会风尚习俗,一、商鞅变法的特点有哪些? (1)变法改变了土地所有制,促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土地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商鞅变法中实行的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土地等措施使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2)商鞅在变法中取消了秦国旧贵族的一些特权,因而遭到旧贵族的嫉恨。但他所

4、实行的新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明显的成就。,(3)在变法中全面贯彻了法家的治国主张。这些措施已经带有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特征,也体现了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 (4)积极倡导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顺应了诸侯兼并混战的客观形势,有利于积累实力,但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消极影响,既直接约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轻视商业的传统观念,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阻力之一。 特别提醒商鞅倡导的重农抑商政策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对于这一政策要客观认识,它在封建社会前期是积极的,但到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阻碍因素。,二、商鞅变法如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 (

5、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势力。 (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 (3)“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 (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材料一商鞅徙木立信图,材料二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探究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商鞅为什么要这样

6、做? (2)联系现实中的法律制度的推行,你认为我们该从商鞅身上学习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迁移理解能力。第(1)问可从材料中直接得出答案,商鞅之所以这样做是取信于民,为变法服务;第(2)问可联系社会现实分析作答,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事件:“徙木立信”。 原因:商鞅的变法法令彻底改变了原有制度,容易让人产生怀疑。战国时期的混乱让人们对政府缺乏足够的信任。 (2)在现实中,政府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等以赢得人民的信任。,材料一(梭伦的诗歌)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

7、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探究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思路?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梭伦改革的最重大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之后,“秦无敌于天下”的原因。 (3)两次变法都涉及“法治”,两者内涵是否相同?各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解析本题以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为切入点,从整体上考查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第(1)问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得出改革的思路

8、(特点),成果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第(2)问需要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分析;第(3)问需要从变法的特点和影响入手分析回答。 答案(1)思路:抑制奴隶主贵族的势力;改革中力求公平、公正;依法治理国家。 成果: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2)原因: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增加了政府收入,发展了封建经济;废井田、“决裂阡陌”,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农业的积极性;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教民耕战”,既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又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真正实现了“富国强兵”,所以秦能无敌于天下。 (3)内涵不同:梭伦立法,开辟民主;商鞅立法,建立专制。 影响:梭伦的法治,使雅典走向民主化道路;商鞅的“法治”,激化了国内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