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免疫规划知识培训演示教学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061229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免疫规划知识培训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2017年免疫规划知识培训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2017年免疫规划知识培训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2017年免疫规划知识培训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2017年免疫规划知识培训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免疫规划知识培训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免疫规划知识培训演示教学(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规划知识培训,全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高永强 2017年2月,免疫规划概念,免疫规划是指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划,使用有效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所制定的规划、计划和策略, 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通过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卫生文明水平。,内容,1、法律、条例、规范 2、预防接种免疫学基础 3、疫苗使用管理 4、冷链系统管理 5、预防接种服务 6、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理 7、资料管理 8、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及疫苗补种 9、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与免

2、疫规划有关的各类法律、条例、规范文件,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12月1日) 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16年4月23日)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预防接种工作的指导性法律规范文本】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06年) 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行动计划(2003年) 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2006年) 20062010年全国乙肝防治规划(2006年) 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2005年) 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方案(2006年) 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2006年) 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2006年) 儿童预

3、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2007年)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2007年)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2008年) 全国麻疹监测方案(2009年)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2010年)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相关监测信息报告工作方案(2010年),法律、条例、规范,传染病防治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 施行时间:2004年12月1日起 与免疫规划相关的条文(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 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

4、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法律、条例、规范,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于2005年3月16日经国务院第次常务会议通过,由温家宝总理在3月24日签署予以公布。 施行时间:2005年6月1日起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目的 加强疫苗流通管理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疫苗流通,第一类疫苗的流通如下:,省CDC,市CDC,县CDC,乡级医 疗机构,疫苗生产或 批发企业,其他单位 或个人,申报计划,下发疫苗,接种 单位,疫苗流通,第二类疫苗流通如下:,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省CDC,市CDC,县CDC,接种单位,法律、条例、规范,接种单位; 应当具备下列条

5、件: 1.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2.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3.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4.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法律、条例、规范,接种人员; 1.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社区防保组织根据其职责、任务、结合区域服务人口、面积和地理条件,合理配置相应专业技术人员。 2.接种单位根据工作任务,合理安排工作人员。 3.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

6、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法律、条例、规范,接种单位职责; 负责区域内预防接种,按技术规范要求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制定一、二类疫苗的需求计划,做好疫苗管理,保障疫苗冷藏。 按有关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及时发现流动儿童。 做好常规接种率报告和疫苗针对传染病报告。 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一般反应进行处理。 设有产科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谁接生,谁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的原则,为新生儿接种服务。,第2节:预防接种免疫学基础,预防接种免疫学基础,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1; 微生物包括三大类 真核细胞类; (原虫、真菌等) 原核细胞类; (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 非细

7、胞类; (病毒、类病毒等) 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大多数与人类生活、食品工业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只有极少数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的,称为病原微生物。 传染病:由于病原微生物可以在病人与健康人之间传播,引起的疾病具有传染性,故称此类疾病为传染病。,预防接种免疫学基础,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2; 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生物特性多样,其致病性和浸入途径会有所不同; (皮肤或伤口、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 病原致病力弱、量少或途径不适宜,往往形成隐性感染和潜伏感染。 病原致病力强、数量大且感染途径适宜,呈显性感染或急性发病。 (多频次、小剂量感染对人体有益,“产生天然主动免疫力”),预

8、防接种免疫学基础,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3; 病原微生物具有“病原性”和“抗原性”的双重特性 病原性; (病原微生物引起机体发病过程中,引发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 抗原性; (病程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预防接种免疫学基础,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4; 抗原; 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致敏免疫活性细胞,并能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抗原”。凡具有上述2种特性的物质称为全抗原,大多数蛋白质属全抗原,大多数多糖和所有脂类属于半抗原。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结合即成为全抗原。 (流脑A+C结合疫苗、Hib结合的是吸附破伤风蛋白)。,预防接种免疫学基础,免疫和免疫应答1; 机体的免疫系统

9、有识别自己组织和异己物质的能力,并有自我保护和排斥异己的功能。 免疫是复杂的生理病理活动过程,免疫反应既有对自身有利的一面,也有对自身有害的一面。 (如:乙肝病毒在肝细胞中生长繁殖,乙肝病毒本身对肝细胞无损害。免疫活动过程中,抗原抗体生成复合物,诱导机体组织免疫细胞对局部进行清除处理,即清楚异己物质,又损害正常细胞,产生局部症状。非典、某些病毒感染临床使用激素) 免疫学是预防接种的理论基础,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免疫学基本知识,尽力达到有利无害的目的。,预防接种免疫学基础,免疫和免疫应答2; 机体免疫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表现有三大作用; 1、防御作用; (消除外来物质,包括病原微生物、综合

10、体内毒素) 2、稳定作用; (清除体内衰老的和被破坏的细胞) 3、监视作用; (监视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癌细胞”) 若功能失调,反应性过高可出现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病(过敏等)。 若免疫反应性过低表现为免疫缺陷,易发恶性肿瘤。,预防接种免疫学基础,自动免疫与被动免疫; 自动免疫:是指经过抗原的刺激使机体自身产生免疫力。 天然自动免疫; (感染患病后获得的免疫力) 人工自动免疫; (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 被动免疫:是指机体获得由其他机体产生的活性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 天然被动免疫; (胎儿通过母体获得的IgG抗体) 人工被动免疫; (通过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清、抗毒素等获得的IgG抗体),第

11、3节:疫苗使用管理,疫苗使用管理,疫苗分类和种类; 一类疫苗;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免疫程序受种的疫苗。 (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白破二联疫苗、麻风减毒活疫苗、麻腮风减毒活疫苗、流脑多糖疫苗、流脑A+C多糖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 二类疫苗;指由公民自费并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除上述一类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疫苗使用管理,免疫程序,疫苗使用管理,基础免疫 完成基础免疫接种后,都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力 基础免疫针次 (乙肝第1、2、3针,卡介苗1针,脊灰疫苗第1、2、3剂,百白破第1、2、3针,麻风1针,乙脑第1针,A群1、2针,甲肝1针),疫苗

12、使用管理,加强免疫 灭活疫苗产生的免疫力不能维持终生。 随时间推移抗体逐渐衰退,少数人可能转阴。适当时间再接种一次,可刺激产生回忆性免疫应答,并维持较高的免疫水平。 加强免疫针次 (脊灰疫苗第4剂,百白破第4针,麻腮风1针,乙脑第2针,A+C第1、2针,白破1针),疫苗使用管理,免疫程序内容1 免疫起始月龄 考虑三个因素 来自母传抗体的干扰 个体免疫系统发育状况 传染病暴露机会 最佳:存在发病危险小而又能对疫苗产生充分免疫应答能力的最小月(年)龄,疫苗使用管理,免疫程序内容2 接种剂量 过大,超过机体免疫反应承受能力,会出现免疫麻痹或抑制、加重反应症状 过小,抗原量不足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良

13、好的免疫应答,无保护水平的特异性抗体,造成免疫失败。仅产生IgM(临时抗体),不产生IgG(保护性抗体),疫苗使用管理,免疫程序内容3 接种次数 灭活疫苗接种一次仅起到动员抗体产生的作用,只产生(IgM)抗体,其抗体滴度随时间而下降,须接种二或三次方可以获得高水平抗体和牢固的免疫,不产生局部抗体。 活疫苗接种类似自然感染过程,病毒在体内复制增生,可形成局部和全身免疫,一般接种一次即可产生比较理想的免疫效果(IgG)抗体。,疫苗使用管理,免疫程序内容4 接种间隔 2次或以上接种要有一定间隔时间,间隔长短影响免疫效果。 长间隔比短间隔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好。 但过长会推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时间,增加暴露

14、的机会。 间隔应适当。 间隔过长中断者,不需重新开始或增加次数。 间隔过短,(包括首针提前)该针次不应作为程序中的一次,视为无效接种。,疫苗使用管理,免疫程序内容5 接种途径 接种途径与免疫效果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采取与自然感染相同的途径是最佳的接种途径 皮下注射和肌内注射是预防接种最常用的途径,接种疫苗后能引起较强的体液免疫 口服减毒活疫苗通过肠道感染,产生IgG同时,也产生肠道分泌型抗体sIgA,sIgA不但限制病毒的初始感染,也参与清除绝大多数病毒 目前所有疫苗使用中只有4个途径,即口服、皮内、皮下、肌内,疫苗使用管理,免疫程序内容6 接种途径和部位 皮内注射 上臂三角肌中部,4-4.

15、5号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进针刺入皮内,注入疫苗形成圆形皮丘,旋转针头180斜面向下快速退针,切忌用酒精棉球和干棉球按压注射部位。 皮下注射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皮肤附着处,5-5.5号针头,与皮肤呈30-40角进针约3/1或3/2长度,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干棉球压针眼快速退针。 肌肉注射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5.5-6.5号针头,与皮肤呈90角垂直进针3/2长度,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干棉球压针眼快速退针。 口服 糖丸剂型,儿童用汤勺直接喂服或凉开水送服,小月龄幼儿将糖丸碾碎凉开水喂服,30分钟内不喂奶和吃热食。液体剂型直接滴入口中。,疫苗使用管理,免疫程序内容7 同时接种 2种灭

16、活疫苗、1种灭活疫苗与1种减毒活疫苗、注射疫苗与口服疫苗 可以在同一天在不同部位接种 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在不同部位接种 2种减毒活疫苗 2种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如未同时接种,则应间隔4周以上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不主张同时接种 由于补偿机制不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疫苗使用管理,特殊情况下的接种 免疫损害者的接种 接种灭活疫苗并无危险性,但免疫应答不如无免疫损害者 常需接种较大剂量或多次进行加强接种 接种活疫苗风险大 ( 接种活疫苗类似于一次轻度的人工感染,疫苗病毒可在体内生长繁殖。免疫缺陷者(如白血病、某些药物治疗、HIV感染)使用活疫苗,疫苗病毒的复制生长可失去控制,从而引起严重或致命的反应。) 停止化疗3个月后可以接种活疫苗 接受免疫球蛋白( Ig )预防或治疗者的接种 在接受Ig后至少4周才能接种活疫苗 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不能接种活疫苗,停止后至少3个月才能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