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讲描述运动的物理量(教科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04718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讲描述运动的物理量(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讲描述运动的物理量(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讲描述运动的物理量(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讲描述运动的物理量(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讲描述运动的物理量(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讲描述运动的物理量(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讲描述运动的物理量(教科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描述运动的物理量,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必修(教科版),参考系、质点(考纲要求),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的点叫做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_和_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把此物体看作质点,质量,形状,大小,2,参考系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一个其它的物体做_,这个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叫参考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_ 通常以_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不同,地面,参考,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_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等状态量 (2)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

2、_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等过程量.,1,线段,点,位移和路程 (1)位移: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化移为位移,用从 _指向_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_的长度,是标量,2,初位置,末位置,轨迹,位移、速度(考纲要求),速度 (1)速度: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2)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_所用时间的比值,即 ,是矢量 (3)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_ (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速率和平均速率 (1)速率:_的大小,是标量 (2)平均速率:_与_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3,4,发生这段位移,某

3、一时刻,瞬时速度,路程,时间,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_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的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_的比值,加速度(考纲要求),3定义式:a_,速度变化,变化量,时间,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 有时不能看做质点 解析在研究乒乓球旋转情况时,尽管乒乓球体积和质量很小,但其不同位置的转动情形不同,即此时乒乓球不可视为质点,故选项A、B错误;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选项C错误正确选项

4、是D. 答案D,1,下列几个速度中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 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在第3秒内的速度是5 m/s 解析平均速度与某一段位移或某一段时间相对应,故应选B、D正确 答案BD,2,如下表是某同学浏览央视网站主页看到的当日的节目单,那么节目单中出现的13:30、14:50、15:20、18:19、20:30表示的是 (),3,A. 都表示时间间隔 B都表示时刻 C13:30表示时间间隔,14:50、15:20、18:19、 20:30表示时刻 D13:

5、30表示时刻,14:50、15:20、18:19、20:30 表示时间间隔 解析节目单中出现的13:30、14:50、15:20、18:19、20:30表示的是节目开始时的时刻,选项B正确 答案B,观察如图111所示的漫画,图中司机对乘车人说:“你没动”而路上的小女孩说:“真快!”司机和小女孩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所选取的参考系分别为 (),图111,A地面,地面 B地面,汽车 C汽车,地面 D汽车,汽车 解析乘车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保持相对静止,而相对地面说,车在运动故选项C正确 答案C,4,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112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 m,800 m赛跑的

6、起跑点;B点是100 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400 m和800 m赛跑则() A甲的位移最小 B丙的位移最大 C乙、丙的路程相等 D丙的路程最大,5.,图112,解析甲的位移大小为100 m,乙、丙位移均为零,A错误,丙的路程为800 m最大,D正确、C错误 答案D,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 m/s2, a乙4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 D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 解析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

7、小,甲、乙加速度大小相等,A错甲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所以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做减速运动,B对加速度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甲、乙速度变化一样快,C错由vat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速度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 答案B,6,1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物体能否看成质点: 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同一物 体在有些情况下可 以看成质点,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不能看成质点如 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时就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但研 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时间时就可把火车看成质点,考点一对质点的进一步理解,下列情况下的物体,哪些可以看做质点 ()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B研究飞行中

8、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 C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 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 D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量 思路图解,【典例1】,答案AD,【变式1】,以下情景中,加着重号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 解析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做质点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旋转球”上的不同点转动情况不同,故不能把它看作质点;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故应选D. 答案D,

9、考点二对速度和速率的理解,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如图113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典例2】,图113,A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B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 C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 D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思路图解 答案AD,【变式2】,如图114所示,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

10、理量不相同的是 (),图114,A速度 B位移 C路程 D平均速度 解析运动过程中两人的速度方向不同;起点、终点都相同,说明位移相同;因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在相同的时间内所走的路程相同;根据平均速度公式,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故应选A. 答案A,考点三对位移、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理解,1.,在同一条直线上判断物体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 要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方向相同则增大,方向相反则减小,而“增大”或“减小”的快慢就要看加速度的大小 对位移的理解应注意 只要速度方向不变化,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就一直增大,只有速度方向相反后,其位移才会减小,与速度的

11、大小变化无关,2,3,【典例3】,(改编题)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速度先逐渐变大,然后再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 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先均匀增加,然后增加的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 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 位移达到最小值,解析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速度应增大,当加速度不变时,速度均匀增加;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仍增大,但不再是均匀增大,直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再增大,A项错误,B项正确

12、;因质点速度方向不变化,始终是向前运动,最终匀速运动,所以位移一直在增大,C项和D项均错误 答案B,某质点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 s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又经过2 s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 B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 C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 D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 度相等,【变式3】,答案A,阅卷教师揭秘 (1)命题分析 高考试题中单独考查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的命题不多,主要从概念的内涵和

13、外延、矢量正负号的含义(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矢量的变化率等方面进行考查,例如2009广东17题、2010全国24题、2011安徽16题等 (2)主要题型:选择题,1.对直线运动基本概念的考查,(3)卷面错因 不能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分不清矢量与标量,没能正确理解矢量正负号的含义; 不能正确理解速度、速度变化量及加速度的关系 (4)解决方法 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不但要知道知识结论,还要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体会物理学家的思想,这样才能灵活地驾驭知识,取胜高考.,(上海单科,11)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5 s内物体的 () A路程为65 m 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典例】,教你审题,关键点: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路程、位移、平均速度、速度的变化量,自己试一试!,答案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