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办法副本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4628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107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办法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办法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办法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办法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办法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办法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办法副本(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建设工程质量见证取样人员资格培训,主讲人:史贵才常州常工院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所有限公司,2,说 明,1、培训教材:建设工程检测见证取样员手册(第三版)。 2、由于近年来检测标准、规范、规程更新速度太快,因此,本次培训授课内容若与教材不一致的,请以本次授课内容为主。,3,第4章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检测,4.1 概述4.2 依据标准4.3 抽样要求4.4 技术要求4.5 检测报告,4,4.1 概述,一、检测项目 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包含基桩检测和地基及复合地基检测。 基桩检测包含承载力检测和完整性检测。 承载力检测包含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检测、 单桩水平承载力检测。 地基及复合

2、地基检测包含天然地基承载力检测、 人工地基承载力检测。,地基检测项目包含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岩石地基载荷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 基础锚杆抗拔试验,5,6,二、检测方法 承载力检测采用静载荷试验方法,其中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高应变法测试。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方法分为慢速维持荷载法和维持荷载收敛法。慢速维持荷载法适用于试桩和工程桩检测,维持荷载收敛法目前仅用于工程桩检测。 基桩完整性检测可采用低应变法、高应变法、超声波透射法、钻孔取芯法测试。,7,4.2 依据标准,1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GJ08-218-2003)上海 2

3、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 08-11-2010)上海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03) 5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 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 DG/TJ 08-202-2007)上海 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8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GJ32/TJ109-2010) 9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142-2012),8,3.3.3 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 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 2 设计方认

4、为重要的桩; 3 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 4 施工工艺不同的桩; 5 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类桩; 6 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4.3 抽样要求,9,3.3.1 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 施 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 征值: 1 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 2 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3 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 3 根,且不 宜少于总桩数的1% ;当工程桩总数在50 根以内 时,不应少于2根。,一、静载荷试验,10,3.3.5 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 符合下列条

5、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 1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 2 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3 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4 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l%,且不少于 3 根;当总桩数在 50 根以内时,不应少于 2 根。 注:对上述第 14 款规定条件外的工程桩, 当采用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承载力检测时, 抽检数量宜按本条规定执行。,11,3.3.6 对第 3.3.5 条规定条件外的预制桩和满 足高应变法适用检测范围的灌注桩,可采用高应变 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验收检测。 当有本地区相近条件的对比验证资料时,高应 变法

6、也可作为第3.3.5条规定条件下单桩竖向抗压承 载力验收检测的补充。 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 5 根。 3.3.8 对于承受拔力和水平力较大的桩基,应进行 单桩竖向抗拔、水平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少 于总桩数的l%,且不应少于 3 根。,12,3.3.4 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 1 根。 2 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 且不得少于20根; 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 根。,二、桩身完整性检测,13,注

7、:1 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应在上述两款规定的抽检桩数范围内,选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0%。 2 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以及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0%,且不应少于 10 根。 3 当符合第3.3.3 条第 14款规定的桩数较多,或为了全面了解整个工程基桩的桩身完整性情况时,应适当增加抽检数量。,14,3.3.7 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 当受设备或现 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可采 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 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抽检数

8、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0%,且不应少于 10 根。 3.3.2 打入式预制桩有下列条件要求之一时, 应 采用高应变法进行试打桩的打桩过程监测: 1 控制打桩过程中的桩身应力; 2 选择沉桩设备和确定工艺参数; 3 选择桩端持力层。 在相同施工工艺和相近地质条件下,试打桩数 量不应少于 3 根。,15,灌注桩施工前必须试成孔,数量不少于两个; 灌注桩的试桩,在成孔后混凝土灌注前,必须进行孔径、孔深、沉渣厚度及垂直度检测,没有代表性的桩不应做为试桩; 一般钻孔桩工程,应随机、均匀抽检10%的桩进行成孔质量检测。,三、成孔质量检测,16,3.4.1 当出现本规范第8.4.58.4.6 条和第9.4.

9、7条中所列情况时, 应进行验证检测。验证方法宜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对于嵌岩灌注桩,可采用钻芯法验证。 3.4.2 桩身浅部缺陷可采用开挖验证。 3.4.3 桩身或接头存在裂隙的预制桩可采用高应变法验证。 3.4.4 单孔钻芯检测发现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时,宜在同一基桩增加钻孔验证。,四、验证和扩大检测,17,3.4.5 对低应变法检测中不能明确完整性类别的桩或类桩,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静载法、钻芯法、高应变法、开挖等适宜的方法验证检测。 3.4.6 当单桩承载力或钻芯法抽检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经确认后扩大抽检。 3.4.7 当采用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

10、发现的、 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宜采用原检测方法(声波透射法可改用钻芯法),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18,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GJ32TJ109-2010),19,20,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142-2012),3.3.5 混凝土灌注桩承载力验收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静载试验: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的; 2)施工过程变更施工工艺参数或施工出现异常; 3)场地地质条件复杂的; 4)新桩型或采用新工艺施工的; 5)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难以确定其影响程度; 6)设计单位必须通过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

11、压承载力的工程或具体桩位; 7)引孔法施工的预制桩。,21,2 采用静载试验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得少于2根;采用高应变法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10根。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乙级桩基工程,应适当增加抽检比例。,3.3.6 评价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低应变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50%,且不得少于20根,每个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对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的承台的工程,抽检数量还不应少于相应桩数的50%。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12、的乙级桩基工程,应适当增加抽检比例。 2 对于直径不小于800mm的混凝土灌注桩,应增加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 。,22,3.3.8 评价预制桩桩身完整性时,低应变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每个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对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的工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相应桩数的30%。对于多节预制桩,采用高应变法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 3.3.9 对抗拔桩和对水平承载力有要求的桩基工程,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23,4.

13、4 技术要求,3.2.6 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 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 小于15MPa。 2 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 期达到28d 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 强度。,24,3 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除应达到本条第2款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外, 当无成熟的地区经验时,尚不应少于表3.2.6规定的时间。,25,第5章 主体结构工程检测,5.1 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5.2 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现场检测5.3 结构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5.4 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5.5 混凝土后置埋件现场力学性能检测,2

14、6,5.1 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5.1.1 概述5.1.2 依据标准5.1.3 抽样要求5.1.4 技术要求5.1.5 检测报告及不合格处理,27,混凝土的主要质量指标是以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为依据。但是标准试件的 成型、养护条件和受力状态不可能与结构混凝土完全一致。 结构混凝土现场检测方法:钻芯法、拔出法、贯入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回弹法以及超声法。 我国用钻芯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回弹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用超声法检测结构混凝土缺陷。,5.1 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5.1.1 概述,28,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011版)2 结构混凝土抗压强

15、度检测技术规程( DG/TJ08-2020-2007 )3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非破损检测技术规程( DG/T J08-507-2003 )4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11) 5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 02:2005)6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 03:2007) 7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50081-2002 ),5.1 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5.1.2 依据标准,29,一、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5.1 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5.1.3 抽样要求,JGJ/T23-2011第4.1.3条1、取

16、样批量:混凝土生产工艺、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一批同类构件应按批量检测。2、试样数量: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宜少于10件。单个构件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30,5.1 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3、取样方法: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 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 10 个, 对某一方向尺寸小 于 4.5m 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 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 5 个。 (JGJ/T23-2011第4.1.4条) 当结构或构件所采用的材料及其龄期与制定测强曲线所采用的材料及其龄期有较大差异时,应用同条件试件或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修正,试件或钻取芯样数量不应少于 6 个。(JGJ/T23-2011第4.1.6条),31,二、钻芯法,1、取样批量: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2、试样数量: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